教师管理要“以师为本”
2014-05-30韩凤平
韩凤平
国务院发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作为最大事业单位的教育系统,必须以教师为本来管理教师队伍,才能真正贯彻落实《条例》。
在现代管理学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应该“教师第一”。作为管理者,要更新管理观念,应具有而且必须强化“教师为本”的人性化观念,来实现学校的民主管理。实现“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空间。
一、要做到换位思考
过去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考虑学校领导意图多,注重教学任务分配多,重视教学活动开展多,却很少去考虑教师究竟是在怎样的心态下接受任务,他们是否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压力与快乐等。如果我们的管理者在布置或检查工作时能够换位思考,就会避免许多粗暴生硬的操作方式,也会使教师愿意接受任务,并且愉快地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笔者做行政工作多年,没有因为工作的事情和老师有过大的摩擦,秘诀就是制定制度时我经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名爱岗敬业的老师,学校的制度严重干扰了我的教学工作,或我无法完成任务,那么这项制度就不要制定了,同时我要向校长做好解释工作,因为我和校长也要换位思考,一切从大局出发,从工作实际出发,换位思考,管理工作就好开展了。
二、要做到尊重与信任
“士为知己者死”,这句古语充分强调了人们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等强大。因此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就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们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在学校里,教师与管理者只是分工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要努力营造一个尊重人的管理氛围,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相互发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要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亲,要给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使教师怀着快乐的心情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因此,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要增强服务意识,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加大对教师的感情投入力度。
三、要盡量满足教师成就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一名教师,职业角色决定了他的追求和价值取向,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被认可、被赞扬、被发现、被重视,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远甚于物质利益。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每一位教师的成就需要,不以同一目标培养教师,不以同一目标评价教师,使每位教师在不同的工作层面上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一)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通过目标管理、质量检查、精神鼓励等方法,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使教师胜任工作。
目标管理,就是把教师的工作任务,尽可能地分解成近期目标(一学期)、长期目标(一学年或者以上),并尽量做到“量化”,使教师的工作成果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做到目标明确、信心十足、成绩透明。
质量检查,就是对教学、教研工作给予客观的、科学的、公正的评价,激励教师不断进取。
精神鼓励,就是单位、领导对他们教学、教研、科研工作的理解,成果的肯定。广大教师除了评职晋级外,他们的高层次需求更多的还是来自精神方面的鼓励。
(二)帮助教师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
为教师搭台子、铺路子,使每位教师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显露身手的空间。为此,学校每学期应举办骨干教师示范课、年轻教师汇报课、教学大赛、教研记录展等。每次活动,教师们都会认真准备,学校公正客观地评价,对优胜者给予物质奖励,或颁发荣誉证书,使教师乐于教学、快乐工作,体验成功乐趣,不但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还能满足教师的成就需求。
四、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人才流动的今天,光说空话,不为教师办实事,所谓“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做法,是不能建立起一支思想稳定、业务上不断进取的教师队伍来的。当然就现有的物力、财力而论,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下子就丰衣足食。但起码应使我们的教师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看到希望,看到光明,看到差距在缩小,看到我们领导在思想上、工作上处处关心他们,从而理解学校,愿意和学校一起奋斗,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当然,“以教师为本”,人性化管理,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必须以学校一定的规章制度和常规要求为前提,坚持原则,不能放任自流,不能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