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角度分析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2014-05-30李延阳邹玉磊肖佳
李延阳 邹玉磊 肖佳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46)
[摘 要]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路易·阿尔都塞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将意识形态与国家机器相结合创立了此概念。本文在解释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内涵的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面临的来自外部、内部两方面的挑战,并结合的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识形态国家机器;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7 — 0011 — 02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避免产生信仰缺失危机。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到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一直指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為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方向,在新时期、新背景下,从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角度分析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对实现马克思主义领导权具有重大历史作用。
一、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内涵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首次作为一个概念出现是由法国左派思想家路易·阿尔都塞提出的。他首次将意识形态问题纳入社会物质生产结构当中进行讨论,在很大程度上绕开了将意识形态当成精神现象或理论体系的一般思路,将主体建构、劳动力的再生产与国家机器等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揭示出主体及主体性建构的物质基础与体制化结构。〔1〕(63)这一理解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意识形态一开始被理解为虚化、神秘化的东西,第一个把它纳入西方哲学史的是法国思想家托拉西,这时它已是哲学概念。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是黑格尔,他揭示了意识异化的欺骗性和虚伪性,随后的费尔巴哈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严肃批判了意识异化产物——宗教的虚伪性。对意识形态概念作出革命性贡献的当然是伟大的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他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不再追究意识形态是否真实,而是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根源。与此同时,马克思还看到意识形态不再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简单反应,而是被赋予了一种政治力量。之后的思想家列宁、葛兰西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形成影响更大。列宁强调国家是用暴力手段进行统治的阶级工具,提出意识形态的阶级性,需要从外部向无产阶级灌输思想,也就是用意识形态思想来配合专政管理,这一解释扩展了意识形态概念的外延。另一位思想家是意大利共产党人葛兰西,他将上层建筑分为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其中市民社会的管理依靠政党、工会、教会、学校等机构,以此来实现文化霸权;而政治社会则依靠暴力机关如军队、法庭、监狱等来实现政治霸权。当然,葛兰西更看重的是文化霸权,注重意识形态中的文化领导权,这是葛兰西思想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阿尔都塞在以上思想家的影响下,特别是受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启发,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一概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把国家视为强制性的国家机器,为了达到统治者的目的,对被统治者施加暴力,而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与国家机器相结合,创建了一个新的概念,简言之,即国家权力的实施不仅仅需要强制性的国家机器和暴力手段,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一套看似温柔实则弥漫着暴力气息的思想控制工具,也就是对意识形态的操控,只有两者联合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统治阶级的统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困境
新时期、新阶段,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当今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矛盾冲突愈加明显,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敌视社会主义的利益集团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与霸权,采取各种方法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与侵袭,试图以此来瓦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挑战与冲击。这种挑战与冲击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一个是内部。
(一)从外部来看,自20世纪20—3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主义思潮不断涌现,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更有甚者,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论,这无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动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社会主义阵营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此时的西方敌对势力不再使用暴力,而是依照其价值观发动了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加强攻心战略,他们凭借物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力图以文化扩张的形式称霸世界,并通过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多种途径将西方的思想观点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苏联解体就是最好的证明。苏联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过程中,逐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但是由于后期管理的僵化和集中,以及戈尔巴乔夫错误路线的推行,使得党内思想开始多元化。加之美国等西方列强实施蓄谋已久的“和平演变”政策,苏联垮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了困境期。
(二)从内部来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期间,由于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性,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一些错误,给党的利益造成了极大损失。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以来,中国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拥护党的路线,解放思想,跟随党的步伐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大道。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格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日益丰富,当然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网络化的普及,信息流通的便捷,使人们接触到外来思想的渠道越来越多,接触到的信息也是越来越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贪污腐败开始抬头、升温,这些都加剧了信仰缺失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再次受到了影响。
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我们必须警惕苏联的教训,防止重蹈覆辙,更重要的是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意识形态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意义。
三、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十八大报告中重点强调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指出确立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
信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在当今思潮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背景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观点及其后人对它的发展,在中国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作为科学的思想、主导的思想,引领着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团结他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不懈奋斗。由于经济全球化、网络普及化带来的负面效应,造成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多样化,相应地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边缘化问题,这种信仰缺失的危机可以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化解,并且还能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学习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建设。
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领导权。中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转折期,思想文化大交融,各种矛盾凸显,如何把握好思想文化的领导权,这一点至关重要。“文化領导权”实质上就是指在意识形态领域争取霸主地位的问题,它象征着权威和服从。作为阶级统治不可或缺的意识形态手段,文化领导权的取得不能仅仅依赖于国家机器的强制性授受,更有赖于社会成员广泛的信任与支持,这样的一种思想文化简言之就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它能够结合国家这个强制性的机器发挥作用,从而使国家的政权更为扎实牢靠。此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领导权还能为社会主义确立价值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行动指南。
最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科学理论武装的党,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党,在建党以来的近100年时间里,我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围绕这个理论提出和展开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的。苏东剧变已经给了我们警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没有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深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果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同与服从,那么党内政治生活将会一团糟,国家将会失去有力的领导核心,进而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就会缺乏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文化根基,就难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坚持学习、贯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深入人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国家政权。
现在,我们不再把意识形态看成是一种虚化的东西,它是一双温柔的手,结合国家这个强制性机器的身体发挥作用。当然,在今天,暴力机关仍然对于胆敢逾越社会秩序雷池的人起着震慑作用,但是在整个权力结构的秩序化进程中已经渐渐居于次要地位,〔2〕(94)如今的我们是更希望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双温柔的双手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伟大复兴。
〔参 考 文 献〕
〔1〕 孟登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J〕.外国文学,2004,(01).
〔2〕 黄菊,蓝江.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01).
〔3〕朱晓慧.试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J〕.新疆社会科学,2007,(04).
〔4〕任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矛盾与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5).
〔责任编辑:谭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