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牛人创“汉能奇迹”

2014-05-30王玉琴

职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李河君晶硅金安

王玉琴

个性工科男,中关村淘到第一桶金

今年47岁的李河君出生于广东河源。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尽管他出身工科,但似乎天生就没打算安心做一名工程师。他曾笑称,自己的第一桶金只有12元钱:大学二年级,他组织30多个同学,在学校食堂大门口卖了3天胶卷,挣了12元钱,“这点钱被大家一顿饭就吃掉了,让我感觉到挣钱的不易。”

不安分的李河君当时满脑子都是做生意、挣钱。李河君向学校机械工程系一位教授借了5万元钱,说自己要下海。对方非常信任他,没想到这笔钱不到3个月就被他全部折腾光了。背下5万元债务,怎么办?李河君开始在中关村卖电子元器件等,反正什么赚钱做什么。他做梦都没想到几年下来,在中关村的经商竟让他赚到了近8000万元。

而他真正走上专业化的路子,是从1994年底介入水电开始的。原本为了收购上市公司坐庄圈钱,但李河君發现水电是不错的行业,他开始在广东、青海、浙江、广西等多地收购或者新建小水电站。

破例投资,建成无风险公司

到了2002年,中央某部门组织民营企业赴云南投资考察。李河君经过项目可行性调研,与云南省政府签下了金沙江中游6座百万级千瓦水电站的建设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约1400万千瓦,总投资约750亿元。这个石破天惊的水电计划所遇到的困难,让李河君始料未及:“当时没人相信这是真的,他们都觉得李河君疯了,发改委领导也不相信民企能干这个,所有的部委都批了,就发改委不同意。”其实对方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大型水电站所耗费的资源对一家民营企业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葛洲坝、三峡等水电站无不是倾全国之力建成。

博弈之下,“最后就给我们批了一个金安桥,它是6大水电站中资源较好的一个。”作为对李河君前期投资的补偿,他可以部分参股其中,在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汉能获得了11%的股权。含金安桥,汉能在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上总共获得约400万千瓦的总装机权益,这和李河君最初的规划相比只是一个零头。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巨额资金的压力。“为了应对高峰时每天1000万元的投入,汉能把前些年建设的效益好的优质电站一个一个地出售,这些项目都凝聚了汉能人的心血。在最困难的时候,汉能将多年积攒下来的风险准备金全部投了进去,金安桥水电站项目却像无底洞一样总也填不满,最后我们甚至从汉能高管个人和家里借钱投资金安桥。”

面对金安桥项目长达10年的建设期,李河君还要稳定军心,团队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当时有一个分管金安桥项目的副总裁中途跑了,他觉得跟着我干没前途。”李河君笑着回忆。在异常艰难的岁月里,有人建议他将金安桥项目卖掉。“当时如果卖掉,我们可以挣300亿”,但“这不是挣钱的事,金安桥一旦做成,我们不会缺钱,而如果卖掉,没法对支持我们的人交代”。2011年3月,金安桥水电站一期24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李河君认为,金安桥水电站的建设成功,至少为汉能带来了三个层面的收获。其一是不菲的经济效益,现在金安桥水电站每天的现金流超过1000万元,而且,水电价格目前被人为压低了,如果水电、火电同价的话,金安桥效益还能翻一番,每年有五六十亿元。其二是赢得了外界信任,因为“这小子把金安桥这么复杂的事都干成了,估计干其他事也没问题。”而李河君认为,商场上最宝贵的就是一个“信”字。其三是为汉能团队带来了自信,“汉能核心团队通过金安桥十年的历练,获得了心智的成长、团队力量的成长,我们也有了自信,觉得我们可以干大事。为什么我们后来能够干薄膜太阳能?就因为我们干成了金安桥。”

“汉能是全球私营企业中最大的水力发电公司,年年有几十亿的正现金流。一年挣几十亿并不稀奇,但年年挣几十亿谈何容易!我们的原材料成本是零,水电的特点就是一把干起来以后,它就会成为印钞机。”李河君坦言,后来之所以敢投300亿元进军光伏产业,就因为汉能产业基础非常扎实,有非常稳定的现金流。在他看来,汉能是一个最没风险的公司。

打造全球最大薄膜太阳能“航母”

李河君为之骄傲的第二个“汉能奇迹”,是“汉能用三年半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生产商,华丽转身,战略升级,立马成为行业领导者”。

对于进入薄膜太阳能行业的初衷,李河君解释为使命感。“汉能整个团队的使命就是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汉能相信通过太阳能薄膜技术能够改变能源格局,我们想把火电、核电给替代掉。”在李河君看来,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未来行业的主导者。

剑走偏锋的李河君,并没有选择主流的晶硅太阳能这条路线,而是选择了薄膜太阳能这条令整个光伏业界瞩目的道路。“薄膜具备高科技+能源的双重属性,高科技行业的特点是高速增长,能源行业的特点是门槛高、周期长,但需求和增长长期稳定,我们同步做,1+1等于11。”李河君认定,薄膜化和柔性化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薄膜会替代晶硅,薄膜和晶硅有什么区别呢?一个通俗的理解就是,台式电脑与iPhone、iPad的区别,或者是黑白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关系。”闯入光伏产业后,李河君不断对外宣扬他这个饱受争议的观点,而目前光伏行业中晶硅占据九成市场,薄膜的比例还不到一成。

事实上,即便在汉能公司内部,对于两条不同战略路线的选择也有过争执。“我要干薄膜的时候很多老员工都不信。第一个观点是,我们水电都那么好了,干这个干吗;第二个观点是,我们干晶硅,因为我们自己有电厂,晶硅成本中40%靠电,我们自己发电很便宜,不到一毛钱一度,在金安桥旁边建一个晶硅厂,我们可以做到10GW(千兆瓦),有3个施正荣那么大,施正荣才做到3 GW。”

李河君至今还为当初的抉择“得意”,他称自己3年前就预见到了晶硅太阳能产业的寒冬,“我在公司2010年年会上讲了,不能够干晶硅。当时我有一个判断,未来薄膜一定是主流,整个新能源将来都是薄膜的天下。”因为欧盟、美国的“双反”,门槛低、产能过剩且竞争激烈的晶硅太阳能行业至今还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

然而,2009年,李河君初涉薄膜太阳能行业时,抛出的2000兆瓦的“宏伟计划”仍让大家觉得仿佛回到了大跃进时代。李河君说,他提出2000兆瓦,不过是想做到全球第一,因为当时的行业龙头——美国第一太阳能(FSLR.NSDQ)有1800兆瓦产能、两条技术路线,“所以我们提出两年2000兆瓦,超越它一点点,这个目标是这么来的。”

李河君试图不重蹈让许多富豪陷入麻烦的光伏泥沼,他的方式是从一开始就做得更大,打通全产业链,从上游光伏电池和组件的生产线装备,到中游电池、组件生产,再到下游光伏电站发电。2011年,李河君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成为在香港上市的硅基薄膜太阳能设备制造商铂阳太阳能(现已更名为汉能太阳能)的实际控制人,从而直入上游装备制造。2013年汉能太阳能盈利超过20亿港元,目前市值已经超过300亿港元。

此后三年半,李河君成功布局了七大光伏制造基地,完成了对全球3家技术领先公司的并购。汉能并未透露收购金额,但3家公司被收购的时间恰恰处于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这一全球光伏市场的冰期,因此,“我们基本上是以抄底的价格收的。”

“3年以后的结果是,我们做到了3000兆瓦、7条技术路线,美国第一太阳能干了8年,是1800兆瓦、两条技术路线。”李河君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完成几个大的并购之后,我们一跃成为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的领导者,把全球最领先的技术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了。包括并购、基地建设,我们总共才花300亿就干起来了。”站在大多数人对立面的李河君,再一次创造了奇迹。

2014年3月,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商业奖项——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创业》“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评选结果揭晓,汉能位列全球第23位、中国第2位,在中国企业中仅次于腾讯。

2014年4月22日,特斯拉汽车创始人马斯克在上海公开表示,汉能作为首家和特斯拉达成合作协议的中国充电站供应商,将利用其薄膜柔性光伏系统为特斯拉建设首批位于北京的两座充电站,并在上海嘉定汽车城提供第一座超级充电站建设,在未来还将陆续建设七大超级充电站网络。与特斯拉强强联手,切入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系统,标志着汉能在薄膜太阳能应用领域再次取得突破。

李河君在薄膜太阳能领域取得的成功,归结于在剑桥学习生涯带来的全球视野,在李河君看来,具备全球视野,对中国民营企业非常重要。

李河君认为,汉能能够创造两个奇迹,首先归功于“踩对了点”:“汉能的幸运在于我们点踩得特别好,是新能源大规模替代傳统能源的一个时点,并且掌握了核心技术,所以运气特别好。其次在于专注。汉能20年只干了一件事情——清洁能源,风电、水电、太阳能,没干过任何别的。现在到处都是雾霾,而20年来,汉能就从来没有干过一瓦的火电,全部都是清洁能源。”

谈到公司未来的规划,李河君说:“我们非常有雄心壮志,2020年要做到万亿元销售额。我们希望汉能将来能够像三星在韩国、苹果和微软在美国一样,成为中国的代表企业之一。其实中国想变成强国,要像美国那样,有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汉能的理想是2020年之后,给国家贡献两个世界500强企业。”

猜你喜欢

李河君晶硅金安
深圳市金安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钙钛矿/背接触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
激光推进纳米硼浆在N型高效晶硅电池制作选择性发射极中的应用研究
《晨曦》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3
镶嵌纳米晶硅的氧化硅薄膜微观结构调整及其光吸收特性
李河君PK马云成功登上中国首富宝座
李河君:登顶“2015新财富500富人榜”
李河君 财富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