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技术在放射医学临床上的应用
2014-05-30牧仁高娃
牧仁高娃
摘要:放射医学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普及,使科内显示、存储、传递图像均已数字化,基本实现无胶片化。但由于受到数据存储和网络通信技术图像传输的制约,目前大多数医院内仍未能实现图像传输无片化、网络化,临床上观看图像仍以胶片为主要方式,远远不能发挥数字化影像设备应有的作用;再者近年来医技检查费用大幅下调,且胶片一般不需另外收费,导致滥打胶片,浪费极大,大大增加成本,影响了医技科室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临床医学;诊断显像
【中图分类号】R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92-0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学进入了全面数字化的崭新时代。放射医学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普及,使科内显示、存储、传递图像均已数字化,基本实现无胶片化。但由于受到数据存储和网络通信技术图像传输的制约,目前大多数医院内仍未能实现图像传输无片化、网络化,临床上观看图像仍以胶片为主要方式,远远不能发挥数字化影像设备应有的作用;再者近年来医技检查费用大幅下调,且胶片一般不需另外收费,导致滥打胶片,浪费极大,大大增加成本,影响了医技科室的正常运行。笔者通过利用移动存储介质或院内局域网络将放射医学影像数字化资料(CR、DR、CT、MRI)传输至各临床科室的计算机,采用DICOM阅图软件,既方便临床医生阅看图像,又能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且明显降低运行成本,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数字化影像设备(北京万东DR、美国GE公司CR、美国GE公司prospeed- AI型CT机及中健医学影像工作站、德国西门子0.35T MRI及ZKPACS数字影像工作站);移动存储介质(U盘或光碟刻录机);院内局域网络系统或计算机;DI-COM专用阅图软件(如photoshop软件)。
1.2 方法。将放射医学影像数字化资料以DICOM格式传输至各临床科室的电脑,临床医生在电脑通过DICOM阅图软件(photoshop等)进行图像后处理及诊断。具体转输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已具有院内局域网且临床科室电脑已与局域网相连的,笔者将放射科数字影像资料存于一台性能较好电脑中,使这台电脑与院内局域网连接,此机保持常开状态,其他各台电脑权限设为只读,网络中各台电脑均可调阅影像资料,且在显示终端可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以满足临床阅图的需要。二是对于无局域网或不与局域网相连的电脑,笔者通过将放射医学影像数字化资料拷贝至移动存储介质(笔者采用“U盘”),然后将资料下载至临床科室的电脑中,再在电脑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处理。
2 结果
利用局域网及移动存储介质传输影像资料完整无损,查阅简便快捷,通过利用显示设备的简单实用DICOM阅图软件(如photoshop)进行图像后处理,如窗宽/窗位的调节、放大缩小、放大镜、图像对比度反转、多幅拼图等操作,使图像显示清晰、内容丰富、信息真实,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对临床诊断带来极大的帮助。
3 討论
数字化医院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建设数字化医院,数字化影像科是基础,其核心是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放射医学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日益普及,为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无胶片的影像科创造了条件;而PACS系统,因花费过于巨大,国内医院目前处于可望不可及的形势,仅有少数大医院开展,在国内普及还需要较长时间。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及临床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对亲自阅片的愿望日益强烈,需打的胶片日益增多。据笔者统计我科每天摄片量CR及DR约为50%,CT约为60%,MRI约90%。我院行CR及DR检查平均每天共约100例,CT约90例,MRI约20例,则每天约需打片共122(50+54+18)张,按每张片成本26元计,则每天胶片支出约3 172元,则每年仅是胶片支出就达百万之巨;而其中很多是不必要摄片,医生仅是看了一眼就弃之一隅的,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节约胶片支出及方便临床医生阅看图像,笔者将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应用于临床,作PACS过渡时期一种暂时解决方案。与传统胶片对比,其有极大的优势:一是传统胶片成本高、浪费大,而本技术是利用现在局域网资源,或仅是购买移动存储介质(U盘或光碟),所需投资非常微少,且能反复使用,基本不造成浪费;二是传统胶片容量十分有限,CR及DR仅能拍一张图,CT、MRI等最多能拍30~40幅图,远远不能满足多部位、多图像、多种窗技术的需要,要打完所有图像,只能增加用片量,否则,就只能凭放射科工作人员的经验选择其认为必要的图像摄上,这样就极有可能遗留重要的图像,容易造成漏诊;而1G的移动存储介质就可以存储数百幅图像,远远满足容量的需要;三是传统胶片不能进行后果处理,图片质量好坏由放射科工作人员经验而定,图像的黑白度、对比度、清晰度往往难以达到临床的要求,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而本技术通过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通过对图像的窗宽、窗位调节,及除噪、旋转、移动和放大、缩小等操作,临床医生可以对兴趣区域随意调节,使图像显示更清晰并适合个人阅图习惯,方便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4 结论
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不仅解决了临床医生的阅片需求,且能进行图像后处理,通过调节窗位窗宽、放大缩小等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图像,图像资料齐全,一改过去胶片阅图的诸多弊端,大大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明显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作为PACS过渡时期的替代方案,其简便实用,投资小,效果好,节支明显,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翟辉.数字影像技术与现代医学影像科技术人员的关系[J].实用医技杂志,2002,9(7):502.
[2] 徐明珍,江捍平.数字化医院-医院现代化的必然选择[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4):249-251.
[3] 蒋一峰,纪震,牟轩沁,等.医用数字影像设备PACS组件的设计[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9,23(2):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