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2014-05-30郑洁
郑洁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的治疗实例,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意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2例,以自制中药贴敷相关穴位,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肺部功能下降及复发情况。结果:中药贴敷后患者肺功能下降趋势减慢,复发率降低。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132-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 ic obstructive pu lmonary d 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COPD患者反复发作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1]。居全球人类死亡原因第4位,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3位致死原因和导致经济负担的第5位疾病,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因此,探索有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方法势在必行。我科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年期间在我院住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152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0±13.5)岁。由临床医生发给患者治疗简介并介绍治疗方法,取得患者同意后,留取患者的详细地址及电话号码,以便联系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2]:①有危险因素接触史。②症状:慢性咳嗽、咯痰、呼吸困难。③肺功能检查: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70%。为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说明气流受阻,并不完全可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断标准[2]:患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基础常规用药,通常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与既往对比,肺功能、血气分析恶化,胸部X线影像异常。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组成
白芥子、延胡索 、甘遂 、细辛 、肉桂 、小茴香 等按比例研末,姜汁调备用。
1.2.2 贴敷方法
1.2.2.1 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足三里、丰隆、天突等穴位。
1.2.2.2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 cm,高度O.5 cm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 cm×5 cm的脱敏胶布固定。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每2次贴敷之间间隔10天。每次贴时间为6—8h,也可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与治疗前1年比较,冬季不发病为痊愈;发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发病时间缩短为好转;病情无减轻或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资料:采用SPASS13.0软件。等级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后与治疗前相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不良反应:除1例患者因贴敷时间过长(超过10 h),贴敷药物部位出现水疱(局部处理后,无碍)外,其余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2.3 典型病例,张某,女,73岁,有1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009年夏季首次接受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患者平时畏寒,白色泡沫痰多明显,选穴肺俞、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肾俞、足三里、丰隆,以中药按操作规范于三伏天头天进行贴敷,每次8小时,每10天一次,连续3年。结果患者在进行治疗后首先出现畏寒症状缓解明显,连续3年,未再出现急性加重。
2.4 治疗期间发现3例患者下肢局部是水肿疼痛,经穴位贴敷治疗后意外发现局部水肿疼痛缓解。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药时候应注意:⑴镇静、麻醉剂:重症呼吸衰竭病人应避免使用,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和咳嗽反射。⑵呼吸兴奋剂:用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烦躁、面部潮红、皮肤瘙痒及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⑶利尿剂:可引起低钾,低氯性碱中毒而加重缺氧,脱水过度致血液浓缩、痰液黏稠而出现排痰不畅等不良反应;使用排钾利尿剂时遵医嘱补钾,监测电解质变化。⑷洋地黄类药物:病人由于慢性缺氧和感染,对洋地黄耐受性差,易发生中毒反应,应遵医嘱准确用药,一旦出现中毒反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⑸血管扩张药物:应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变化。⑹抗生素:注意观察感染控制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三伏天“穴位贴敷”源于《内经》“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理论,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应用,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扶助人体阳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減少疾病的复发,同时该治疗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副反应少,推广性强的优点,是广大慢性肺疾病患者,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患者的福音。
参考文献:
[1] 陈春林, 张仲达.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011(04)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10)
[4] 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02)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 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01)
[6] 欧阳振波,张仲达,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