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分析
2014-05-30喻学琴
喻学琴
【摘要】目的 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1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观察组75例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通过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4.0%,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护理工作要求,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可以消除护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内科护理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39-02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之自身特殊性和不可预测性,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规范心脑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护理隐患,是目前该领域治疗和护理关键。为了将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避免出现更多医疗纠纷,最大程度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性,本文对我院1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1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進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1例,女69例,年龄41~8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1]。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男42例,女39例,对照组男36例,女3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文化差异以及病因等方面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7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并根据患者回馈、部门领导综合意见等分析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护理工作评价指标: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技术操作是否合理等。
1.3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
对患者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实验数据录入到SPSS 15.0统计软件中,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反映出以下几点信息,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
组别 n 非常满意(n/%) 比较满意(n/%) 不满意(n/%) 满意率(%)
观察组 75 54(72.0) 17(22.7) 4(5.3) 94.7
对照组 75 26(34.7) 22(29.3) 27(36.0) 64.0
表1反映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患者满意度为94.7%,明显高于观察组(64.0%),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常规护理存在严重不足,进而带来安全隐患。通过广大医护人员总结和分析,认为原因如下:
2.1规章制度贯彻不力,法律、安全意识淡薄、
常规护理制度下,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往往很难约束护理人员日常护理行为,护理人员并没有做到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工作,错误操作随处可见。例如,对医嘱漏抄、错抄,交接班时不注意床头交接班,患者抢救记录书写不规范,药品管理不合乎医院相关规定等等,这些问题最终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同时,护理人员法律、安全意识相对淡薄,也缺少相应自我保护能力,对于可能出现的医疗事故和纠纷缺乏预见性。
2.2责任心不强、工作认真程度不够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会跌倒、坠床,长期卧床也极易出现压疮,若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安全教育和宣传,就会导致患者和家属对危险因素认识不清,进而导致严重后果。护理人员在夜间单独值班时,不能做到及时巡房,对患者病情变化也做不到心中有数,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安全隐患。
2.3护理水平、工作效率低下
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先进项目大量被引进医院,侧面上加重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也对护理技术提出了新要求。一些实习护士,其护理水平达不到规范要求,极易出现延误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情况
2.4缺乏真诚沟通
常规护理工作缺乏人文主义关怀,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没有做到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真诚沟通,导致患者对自身病情发展、治疗情况没有清晰认识。由于医患之间缺少良性互动和沟通,常会导致误解,进而引发纠纷。
3.讨论
本文通过对我院1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结论,常规护理方法有很多弊端,人性化护理模式能逐渐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消除。但摆在广大医护人员面前问题是,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必须建立在提升整个护理队伍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前体下。笔者认为,开展现代化护理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增加自身法律观念。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安全性与医院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联系密切,《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和我院“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要求,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依据法律法规实施人性化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加深对规章制度的理解程度,并不断增强自身法律知识和责任感,为护理工作良性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其次,定期组织实习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进而不断更新自身医学和护理知识结构。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并制定考核措施。另外,护理人员要先与医师沟通,确定无错误时再执行医嘱。要与患者保持长期联系,并进行真诚有效的沟通,做好疾病宣传和教育工作[3]。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要予以耐心解释。同时做好用药指导、检查指导、生活指导、饮食安全指导和出院康复指导等工作。提升整个护理队伍综合素质还应包括:规范护理人员言行、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流程、严格执行相关护理工作操作流程等。
通对观察组75例心脑血管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满意程度达到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之下,两组数据出现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位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努力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和就医环境,引导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为提升我院护理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玉兰.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浙江创伤外科,2013,8(12):14~15.
[2]周佳.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7):5~6.
[3]孟明霞.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201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