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研究
2014-05-30佟彤
摘 要:随着商品市场的日趋成熟,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已成为会计领域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阐述了通货膨胀会计基本计量模式、核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据我国国情及不同行业特点,选择适合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关键词:通货膨胀会计;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会计模式
从2003年年中开始,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张和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我国三大物价指数全面上涨,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出现已经不容置疑。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购买力下降,原先的币值不变会计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存在依据发生动摇,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客观性原则与稳健性原则的含义也发生改变。此时,若仍旧按照传统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势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引起一连串负面影响,从而产生诸如:资产的表述脱离资产的现行成本;以原始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物价上涨造成虚计利润;货币性项目因货币内含购买力的变化而产生的持有损益未能在财务报表上加以揭示等的许多问题,使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企业财务分配关系模糊、财务状况混乱,影响企业的未来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因此,通过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国有效的会计理论与实践,对建立和完善我国通货膨胀会计模式进行开拓研究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
通货膨胀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新领域,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出现通货膨胀后,尤其是持续的通货膨胀,历史成本较多地背离了资产的实际价值,会计信息不能为使用者提供真实的数据。为了解决和克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问题和影响,会计界提出了各种会计改革设想和模式,从而产生了如实反映通货膨胀影响而采取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即“通货膨胀会计”。
1、通货膨胀会计基本计量模式
(1)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计量模式
该模式又叫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它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而计量单位改用购买力相等的货币单位,目的在于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的影响。该计量模式的主要优点是:
1)与现行成本计量模式相比,有关调整数据更容易获取。各企业只需按国家定期公布的一般物价指数对期末报表作一次性调整即可,并且一般物价指数比现行成本更具客观性和可验证性,而不是企业自行确定的调整依据,故调整依据比较客观。
2)如果各企业均用一般物价指数和相同的方法来调整会计报表,那么调整后的报表数据在各企业间就具有直接可比性;又由于采用以稳值货币来进行计量,因此使得企业间以及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也具有直接可比性。
(2)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
1)能够反映一般物价变动和个别物价变动的全面影响,从而更准确的揭示在物价变动条件下资产的现行成本和可分配利润。因此,采用该模式能够消除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能够如实的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盈利的水平,从而更可靠的反映出企业的现行财务状况和现行财务成果。
2)能够稳定会计的计量单位,从而在现行成本的基础上提供更为可比的财务会计信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市场的成熟程度决定了企业能否取得真实、公允的现行成本资料,以及科学、权威的一般物价指数资料。
2、 不同通货膨胀会计模式下的核算
(1)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模式下的核算
在这种核算方法下,物价指数的选择是一个关键,可以是城市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总指数、全国零售价格指数以及生产资料物价指数等。在计量时,需要划分货币性资产项目与非货币性资产项目。货币性资产不因购买力变动而改变其账面金额,虽然会形成购买力变动损益,但不需要按物价指数将账面金额换算为一般购买力金额;而非货币性资产项目,由于其价格虽物价变动而变动,不会形成购买力变动损益,故要将账面金额换算为一般购买力金。其换算公式为:某项资产的一般购买力价值=该项目以名义货币计量的金额×报告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
例:某企业2010年12月31日购置的固定资产Q的成本为230000元,当时物价指数150,该固定资产按10年计提折旧,预计残值为零,2011年12月31日一般物价指数为170,编制2011年一般物价水平资产负债表时,调整该项的原值,累计折旧额和净值。计算过程和结果如下:
固定资产Q原值调整后金额为:
230000×170/150=260666.67(元)
固定资产Q累计折旧调整金额为:
(230000/10)×4×170/150=104266.67(元)
固定资产Q净值调整后金额为:
260666.67-104266.67=156400.00(元)
由于企业固定资产品种繁多,且购置时间不同,预计使用时间和残值不同,因此需根据以上方法逐一计算。
(2)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下的核算
这一模式又称为现行重置成本计量模式,表示企业现实中为取得现有相同资产所需的交换价格。如果企业个别资产无法取得相关的交换价格,则需要利用同类资产的价格指数或者通过股价的方法做出近似的现行重置成本。
例:期末A商品结存5000公斤,账面单价为25元,现时成本单价为45元。
期末按现时成本对A商品进行账面调整,需调增金额为:
5000×(45-25)=100000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A商品 100000
贷:未实现资产损益 100000
通货膨胀下,企业利润由资产损益和经营利得构成。持有利得的高低取决于物价上涨幅度。而经营利得的多少则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现行成本法所确定的各项资产更能反映企业所拥有资产的实际状况,它使经营收益与资产损益分开列式成为可能,并使以各项资产现实价值想家的总数比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历史成本总和更富有意义,从而增加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正因如此,现行成本法代表了通货膨胀会计发展的趋势。
3、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选择
(1)对于大型资本密集型企业,根据其机器设备占总资产比重较大,且物价上涨时资产账面价值严重低于其实际价值的特点,可以采用以实物资本保全观念为基础的现行成本会计,并于会计年度终了按现行成本重新编制基本财务报表作为补充报表。
(2)对于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其存货占资产总额比重最大,且存货资产重置的可能性大,比较容易在市场上找到相同或类似的产品,因此,这类企业只需对存货资产进行重估计价,同时考虑固定资产,其余可忽略不计。
其它企业可依据成本效益原则、资本保全原则、客观性原则、谨慎性原则以及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原则,选择适当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4、运用通货膨胀指数对报表调整
(1)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整体调整
在运用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模式对各会计要素核算时运用通货膨胀指数的调整能部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整个财务报告仍处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在期末时可按照政府公布的CPI指数.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及利润表中的销售收入和费用加以换算、调整,从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影响。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性项目和利润表中的项目的调整如下:假设一个项目的金额在期末是A,期末的通货膨胀指数为CPI2,期初的通货膨胀指数为CPI1,则该项目以期初的通货膨胀指数为基准的调整为B=CPI2×A/CPI1。
(2)增加会计信息的披露
按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确认、计量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在会计年度终了企业应提供有关通货膨胀的补充信息;在会计报表中增加附注资料并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加以披露和说明。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尽可能地反映出真实可靠的信息。当然会计信息披露应把握适度的原则。因为披露过量将增加成本,披露不足将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货膨胀会计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界的难题,无论是对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还是投资者的决策都造成了不利影响。首先,需在我国建立通货膨胀会计计量模式,通货膨胀会计下的计量模式可以总结为两种,历史成本下的计量模式和现行成本下的计量模式,两者各自有其优缺点。其次,我国企业根据其不同的行业特点以及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的不同,应该合理选择合适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最后,我国在逐步建立和推行通货膨胀会计的过程中需注意结合国情,不可照搬照抄国外经验,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准则规范,以防止企业利用通货膨胀会计操纵利润。
参考文献:
[1]郭巍.《我国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现代商业.2011
[2]彭三平.《我国实施通货膨胀会计相关问题探讨》.财会月刊.2012
[3]张林.《浅析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应对》. 财经界(学术版).2012
作者简介:佟彤,中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