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下尿路梗阻的系统性分析

2014-05-30陈文杰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8期

陈文杰

【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对下尿路梗阻的疗效,并进行系统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28例下尿路梗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体会展开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时间复发率为10.71%,经二次手术后治疗后痊愈。治疗前后,患者在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尿流率、残余尿量等的比较上t=34.0491、7.1512、14.0420、60.31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对下尿路梗阻的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展开使用。

【关键词】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下尿路梗阻;系统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069-02

尿路梗阻是由于多种诱因导致的尿路疾病,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常需要进行开放手术。目前,由于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完善,腔镜技术逐渐在临床上开展使用,为尿路梗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1]。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科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对下尿路梗阻的28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进行如下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28例下尿路梗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比较;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19~75岁,平均(41.2±5.3)岁;病程在4个月~10年,平均(3.2±1.6)年;尿路梗阻原因:8例跨骑伤、12例车祸伤、2例炎性尿路梗阻、6例前列腺术后梗阻。入院时无法排尿患者有6例,排尿难度大22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进行尿道逆行联合造影剂膀胱造影检查,确定梗阻的长度及部位,其中发生膜部尿路闭锁5例,膜部尿路狭窄23例;假道形成患者共6例,梗阻长度约1.0~2.9cm,平均(1.4±0.2)cm;入院前膀胱造瘘患者14例。

1.2治疗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方式,使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英国Gyrus),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割镜型号为为F24内鞘30°镜,治疗时电极采取等离子柱状电极形式,功率为160W,电凝功率在60W~80W,直视操作下进镜到达瘢痕增生梗阻处,经输尿管逆向在膀胱中放入F3导管作为內鞘镜的引导;在引导管周围3点钟、9点钟、12点钟位置处使用柱状电极进行汽化处理,将梗阻部位的瘢痕组织切开,将镜鞘置入膀胱;尿路闭锁的患者需行膀胱造瘘,然后向后经尿道置入金属探条达闭锁近端,从尿路闭锁远端中心处采用电极切开一小孔,退出探条后置入导管作为引导,扩大尿路狭窄部位或者是将瘢痕组织处的小孔扩大,并用24F镜鞘进行扩张推进,反复进行此项操作,使镜鞘能够顺利进入膀胱。在镜鞘后退时,可观察到尿道外部括约肌的收缩。伴假道的患者行残端切除,电灼假道上皮进行破坏旷置。更换为环状电极,从近到远进行汽化切割,彻底清除瘢痕组织,扩大尿道并使之整齐。手术完成后,按压膀胱进行被动排尿的畅通测定,若通畅则留置22F尿管(气囊型)。术后留置尿管3~5W,尿管拔出后行尿道常规扩张,1次/W,共扩张2~3次。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尿流率、残余尿量等进行观察记录;随访1年时间,观察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2]。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手术约为15~55min,平均(33.2±5.7)min;术中少量出血,均未行输血治疗;未发生尿道穿孔、电刺激等发生;术后未发生尿失禁。随访1年时间,复发3例,行二次手术治疗后痊愈。治疗前后患者各指标分析,具体见表1。

3讨论

尿道梗阻是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常见的发生原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外伤性,另一种为炎症性,发病原因主要集中在外伤性尿路梗阻[3]。患者在受到创伤后解剖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受伤部位纤维化,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尿路梗阻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有内镜直视下狭窄切开术、尿道扩张、尿道补片成形术以及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等。传统的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损伤大、并发症多、且手术失败率高,不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其应用在臨床上也受到限制。近几年,由于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操作技术更加娴熟,已经逐渐开展到尿路梗阻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可直视下操作、可重复操作、对患者损伤小等优势,被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接受[4]。

表1治疗前后患者各指标比较(χ±s;分;ml/s;ml)

n 排尿症状评分 生活质量指数 尿流率 残余尿量

治疗前 28 20.5±2.8 5.8±3.2 8.5±2.9 165.3±13.4

治疗后 28 2.3±0.4 1.4±0.6 24.3±5.2 10.7±2.1

t - 34.0491 7.1512 14.0420 60.3136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注: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提高;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研究中采取了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的治疗方法,弥补了传统切割切除不彻底的不足,并克服了单极电切易发生热损伤的弊端。通过对本文研究数据的分析课得出,手术时间短,平均为(33.2±5.7)min;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1年时间复发率仅为10.71%;这主要与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工作时低温切割有关,切割温度保持在约60℃,切割后表面凝固,厚度约在0.75mm,有效降低了对深层组织的热创伤,从而降低对直肠及尿道括约肌的伤害,促进尿路上皮的修复,降低复发率。另一方面,生理盐水作为递质,降低了组织对水分的吸收,防止水肿的发生,细胞坏死的可能性降低,进而减少瘢痕组织的产生,进一步避免复发[5]。由表1数据可得:患者术后排尿症状评分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指数、尿流率显著上升,残余尿量减少,治疗前后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双极等离子电切对尿路梗阻的治疗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转归。

综上所述,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对下尿路梗阻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具有可重复操作、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廖乃凯,俞建军,徐月敏等.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联合2μm激光汽化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2,26(1):27-31.

[2]谢富彬,吴爱明.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9):145-146.

[3]肖伟,杨科,吴万瑞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J].中国性科学,2012,21(10):20-23.

[4]刘俊峰,谭朝晖,李三祥等.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比较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12):1405-1408.

[5]汪群锋,陈志洁,朱劲松等.钬激光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尿道狭窄7例[J].临床医学,2013,33(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