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2014-05-30贾晖

医药与保健 2014年8期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贾晖

【摘 要】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60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使用甘露醇,甲强龙,丙种球蛋白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均比对照组要短,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重症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183.4 【文献标识码】 A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学龄前儿童,临床观察发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菌感染造成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以手足口等部位的疱疹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脑炎、心肌损伤、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我科在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间采用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符合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准[1]的重症病例60例,分期均为2-3期[2],无先天性疾病及其他基础疾病,排除危重症病例。年龄11个月-5岁,平均年龄2.16岁,男孩34例,女孩26例,发病天数0.5-3d,入院时所有病例均有发热,皮疹,惊跳,精神差,13例患者伴有呕吐,15例患者血压偏高,10例血糖偏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4-25.3×109/L,咽拭子病原学检查47例EV71阳性,10例COXA-16阳性,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根据入院顺序,将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热毒宁治疗,共3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共30例。

1.2.2 给药方法 两组治疗上均予控制液体入量,甘露醇降颅压,应用甲强龙,丙种球蛋白,血压高的加用血管活性药物,两组均视病情给予对症处理,酌情使用抗生素及退热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热毒宁0.6ml/k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对照组则使用利巴韦林10mg/kg·d,分成两次进行静脉滴注。

1.3 疗效标准 用药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体温,精神恢复正常时间,惊跳,肢体无力,抖动等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体温,精神恢复正常时间,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疗效及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全部治愈出院,无神经系统后遗症。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出现白细胞减少,考虑与利巴韦林有关,停用后白细胞逐步恢复正常。

3 讨论

儿童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其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患儿手足部、臀部、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可引起发热、不思饮食等症状,本病虽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少数严重患儿可发生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患儿死亡。由于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其语言表达不清,往往不能准确的描述不适症状,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2]。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柯萨奇A-16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具有有一定的自限性。目前临床对于手足口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以抗病毒、解热、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为主。

该病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多种,常引起爆发性流行,病情严重的患儿会继发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威胁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经列入国家丙类传染病中。但是,目前尚无疫苗及特效药物进行免疫,治疗。手足口病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做好控制病情以及預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后果。

中医上将手足口病归属到“温病”范畴中,认为其发病过程为:湿热病毒通过口鼻进入人体内,发于手足,上熏口咽,外透肌肤,常见症状为发热、倦怠、恶心、便秘等,甚至会出现高热、肢体萎软等症状[3]。本次试验中使用的热毒宁注射液是《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推荐的救治重型手足口病的药物之一,包含有青蒿、金银花、栀子等多种组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抗炎、抗病毒及解热作用。青蒿辛、苦、寒,是解表清热、宣郁散邪之良药[4]。金银花以清毒泄热为主,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5] 。栀子具有清火、导热下行等功效,能有效降压、解热、抗菌等功效[6]。将上述药物采用合适方式合用后,能有效祛除表里上下的火,从而在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效果。

本次临床实践结果表明,热毒宁是一款治疗幼儿手足口病的重要注射剂,治疗组的患儿在体温下降、精神状态恢复正常的时间、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缩短,治疗组用药后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综上所述,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 年版)[S].

[2] 卫生部.肠道病毒 71 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Ol1 年版)[S].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S].

[4] 谭涛,秦宗会,谭蓉.青蒿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9,18(3):63-64.

[5] 高春梅,杜跃中,潘小鹏,等.金银花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人参研究,2007,4(0):16-18.

[6] 那莎,郭国田,王宗殿,等.栀子及其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90-92.

猜你喜欢

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吞咽功能治疗仪在手足口病恢复期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奥司他韦口服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分析
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临床观察
蒙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9例临床观察
360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赣州市城区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