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2014-05-30张丽晔
张丽晔
【摘要】责任意识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推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一些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原因,探讨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途径,有效促进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增强,既能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又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优秀群体,其责任意识决定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影响着个人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由于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在自我意识泛滥的当下,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因此,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在遵循学生主体原则、贴近现实原则、注重实践原则的基础上,转变责任意识教育观念,提高责任意识教育方法,健全责任意识教育体制体系。
一、责任和责任意识
1.责任
在西方思想史上,责任是个古老的话题。柏拉图认为人是分等级的,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责任,苏格拉底认为责任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公民应该具备的本领和能力,纵观古今中外,对责任的理解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份内应该做的事情,即应尽的责任;二是指没有做好份内应该做的事情而必须接受的惩罚或是承担的后果。遵纪守法是所有公民的责任,廉政为民是官员的责任,爱岗敬业是职场员工的责任。人人都勇于担起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这个世界就会文明和谐、健康发展。就个人而言,敢于担当责任是决定其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具备这样品格的人,才有勇往直前的源源动力,才能感受到存在的自我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2.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和责任感形成人们的责任品质,一个人履行责任的自觉程度取决于他的责任意识的高低。责任是客观的,它是外界条件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规范,而责任意识则是主观的,它是人们认同和接受责任后,把责任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属于主观范畴。责任意识存在于人脑深层次当中,支配着人体的外在行动。责任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后天的不断强化,内在意识的强弱,通过外在行动表现出来。责任意识强的人,工作敬业而且总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因此,可以降低工作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更容易得到老板的肯定与赏识。反之,缺乏责任意识的人,其工作态度则是敷衍了事,导致工作效率低,甚至小问题酿成大祸。所以,关注和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至关重要。
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增强其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和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本质是以大学生为前提,使其获得一定的责任意识,并将责任意识转化为责任行为。我们强调责任教育,是为了使当代大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更加自觉地履行应尽的职责。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情感,促进大学生的责任认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能力,形成大学生的责任行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原因
1.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些不良风气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如自私拜金、奢靡腐败、金钱至上等缺失公德的思潮,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觉悟,责任意识淡泊。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些责任缺失的现象和行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三鹿奶粉中认识了三聚氰胺,再比如“小悦悦”事件,7分钟内,有18位路径的人经过,但却全部视而不见,冷漠走开,这是一种怎样可怕的场景,这其中涉及到社会责任的深层次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过分溺爱,父母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责任,造成子女责任心的“失重”状况。还有的家长怕子女在外面吃亏,教育孩子莫管他人闲事,致使孩子自私冷漠,漠视社会责任。长此以往,导致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懂得感恩。因此,对于社会将来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的责任素质问题,以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2.责任意识教育的机制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马加爵杀人案”、“硫酸泼熊”、“药家鑫撞人杀人案”等事件引起了高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势在必行。许多高校广泛开展了以“诚信”、“感恩”为主题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增强和改进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机制体系的保障。但很多高校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升,缺乏严格的个人责任制;责任教育内容不明确、方法和途径不正确;更有甚者忽视责任意识教育。这些现象和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研究大学生责任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开始探索评估责任意识的指标体系,部分学校的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一些学校建立了教育评价体系,却未能落实到实际操作上。大多数学校对责任意识的评价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的的唯一标准。由于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内容过于繁杂,致使花费大量精力,思政队伍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问题也需要其他专业课教师的配合,而实际上,专业教师队伍与思政教师的资源整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德育和智育两张皮的现象,这也大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责任意识教育有待进一步强化。
3.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现实存在差距
随着高校扩招计划的实施,大学生录取人数不断上升,当年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如今的大众教育。同时,又由于我国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愈发难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现实存在着很大差距,也是导致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因素。大学生在学校的象牙塔中接受的是纯道德性质的教育,而社会现实中存在许多道德层面的负面现象,与大学生的思考模式形成强烈反差,使他们对正确的做人准则产生了怀疑。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宣传与我国主流意识相对立的思想文化,对于自制力和辨别力不强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资本主义价值观和不良信息的影响,弱化自己的责任意识。
因此,帮助大学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与学业规划的统一,树立科学正确的求职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大学毕业生更好适应人才市场,成为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责任教育的重要内容。总之,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贴近现实,启迪大学生的心灵,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增强。
三、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途径
1.通过社会实践增强责任意识
当责任意识形成后,还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来强化这种意识,使得承担责任的行为变得更加自觉。在教育过程中,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这就要求通过各种渠道,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以促进其社会化进程,实现责任感的强化过程。高校应主动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相关部门要积极挖掘责任意识教育资源,提高责任意识教育方法,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利用一些著名的纪念馆、博物馆等教育实践基地,增强大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学校和教师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际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责任心。比如,去敬老院义务服务,清理校园、街道、社区垃圾,参加慈善救助活动等。通过生动的社会实践,使学生们树立热爱生活、服务社会的意识。
2.通过勤工俭学培养责任意识
大学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并积极参与勤工俭学,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把责任规范和要求内化为精神财富。只有在具体生动的责任實践中,才能加深对高尚情操和责任规范的理解,从而提高履行责任的自觉性。通过勤工俭学,学生们既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也能增强责任意识,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感受到他人及社会对其责任的要求,激发责任情感,增强责任动机。要使学生形成这样的生活态度,即生活是属于自己的,任何人都无法代替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注重发挥实践的教育功能,使受教育者明确实践的意义和要求,增强参与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学阶段是心智和性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影响着一生。只会读书不会做人,缺少责任心的人格,对学生未来发展极其不利。学校理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用净化和谐的校园风气为大学生增添正能量。
3.健全责任意识教育体制体系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想取得长期稳定的成效,必须建立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管理体制。制定并严格执行健全的责任意识教育管理体制,有助于克服管理中的随意性,实现责任意识的教育目标并完成工作任务。其次,要建立健全责任意识教育的评价监督体系。应制定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切实将责任意识评价融入到大学生的整体评价体系中。高校还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责任理论为指导编写具有针对性的责任教育读本,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教学和培养。总之,只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提高履行责任的自觉性,把责任认识、责任观念逐步升华为相对稳定的责任行为,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教育共同体,不断丰富责任意识培养的内容,拓展责任意识教育的途径,把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落实到实处,培养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宏宇.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蓝超英.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7,(3).
[3]陈建华,高明.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1).
[4]彭媚娟.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02).
[5]赵娜,杜磊.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