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效应扩散机制构建探析
2014-05-30郭建
郭建
摘 要:扩散效应在整个区域地理空间结构的变动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与运行过程就是扩散机制。文章从点轴理论出发,从“点”、“轴”和“面”三个角度来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效应扩散机制,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扩散机制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4-0125-02
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由扩散引发的地理空间结构的变化的这一现象,称之为扩散效应,扩散效应在整个区域地理空间结构的变动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与运行过程就是扩散机制。扩散机制一般有四种表现形式:就近扩散、跳跃式扩散、等级扩散和随机扩散。
扩散机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一直是我国学者在探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但鉴于扩散与集聚在推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中的相互对立与并存的关系,学者们在研究扩散机制的同时,常常把集聚机制纳入一起进行探讨。在对区域空间的扩散与集聚研究时,学者们经常基于行政空间来探究域内的集聚与扩散,如王越等人对广东省的产业集聚与扩散趋势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闫彦明探究了上海金融资源的集聚与扩散机制。也有部分学者跳出行政空间,以更加宏观的视野来研究集聚与扩散,如宋马林等人分析了我国中部六省第二产业的空间聚集与扩散模式;韩剑等人通过建立空间模型,基于1987~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FDI空间演化的规律。但随着经济区域化、城市区域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城市间区域合作的愈加紧密,以经济空间如都市圈、经济密集带、城市群等经济联系紧密的区域城市体系为考察对象的集聚与扩散机制的探究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重点关注。吕新雷、钟立新、毕秀晶等人分别利用区位商、SP指数、Morans I指数与空间误差模型等相关空间计量方法,从不同角度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进行了实证研究;刘朝明在度量成渝过渡带城市群内部各单元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的能力强弱的基础上,对城市群内各单元城市的进行新的战略定位。
泛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战略支撑点,自提出以来,该地区凭借其独特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受到各方更的高度关注,纷纷前来寻求合作和发展。然而如何在合作过程中使得各方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并为各国带来实质的经济效益,这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此,从“点”、“轴”和“面”三个角度對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效应扩散机制构建与进行探讨。
1 扩散机制“点”的构建
“点”是指区域扩散机制最底层的基点,是扩散机制的起始点,亦是扩散效应的辐射源。在区域集聚与扩散过程中,城市群是其所在区域的增长中心,中心城市则是城市群的增长极核与辐射源,因此,扩散机制中的“点”就是中心城市,而构建泛北部湾合作区扩散机制的第一步便是打造区域增长极点——中心城市。
作为中心城市,首先,其区域经济地位重要,城市规模必须足够大,城市化进程也需到达成熟阶段发展,扩散效应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导作用,其辐射圈足够广,能覆盖其所在区域。其次,由于泛北部湾合作区本质上是跨国合作,涉及交流层次比较高、问题比较深、范围比较广,这就决定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政策方面有很大的决策权,以便能够灵活应对各方事务。最后,当中心城市的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外扩散时,需要通过各种交通渠道流动。因此,作为扩散源,中心城市的交通区位条件必须十分优越,具备完善的综合交通网。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泛北部湾合作区的城市进行考察,选出越南的胡志明市、河内,缅甸的仰光,柬埔寨的金边,文莱的斯里巴加湾,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泗水、棉兰,老挝的万象,马来西的吉隆坡,菲律宾的马尼拉,泰国的曼谷,中国的香港、澳门、广州、南宁,以及新加坡。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每个国家都有一个中心城市,且该城市的辐射圈基本上覆盖各自国家,有些国家可能有几个中心城市,如印度尼西亚有三个,中国有四个。在印度尼西亚国选择3个中心城市,主要是因为印度尼西亚国领土分布东西比较狭长,国内最大城市雅加达位于中部,其扩散能力恐无法达至东西两岸,而泗水、棉兰两市分别位于东、西部,属于大城市,具有比较强的扩散能力,能够与雅加达形成互补。在中国选择4个城市的原因:①四个城市都属于大城市,都具备很强扩散能力;②四个城市有各自的特色。其中南宁市是广西自治区首府,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与东南亚各国交流的交通枢纽,且以其为中心的北部湾城市群,是泛北部湾最有发展活力的地区。广州市、香港和澳门三市都是世界大都市,其辐射圈基本覆盖整个泛北部湾合作区。还有些国家可能在城市规模上称不上中心城市,如万象、斯里巴加湾市,这个主要从未来发展潜力、战略布局和机制运行的角度出发。通过选择这17个城市(作为中心城市,来构建扩散机制的“点”,奠定泛北部湾扩散机制的基石。这些“点”作为扩撒运动的扩散源,各自覆盖其所在的区域,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而推动整个泛北部湾的经济发展。
2 扩散机制“轴”的构建
“轴”指的是交通线。交通线是中心城市对外扩散与交流的媒介,中心城市的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沿着交通线流向其他集聚点,随着交通线的延伸逐渐衰减量度,并在运输成本的作用下,沿着交通线呈一定层次的空间分布。完善的区域交通网,在有效的扩散机制作用下,可以缩减区域经济差异分布,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通过降低运输成本和可到达区域内各个地区的交通网络,扩散运动基本上可触及区域内各个角落,从而使得扩散效应获得最大的效益,拉动整个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甚至有些交通线凭借其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要道,在拉动区域经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逐渐发展为经济带,通过扩散效益沿交通线向周边地区扩散,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区发展。
因此,打造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综合交通网络,是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扩散机制的重要一环,是扩散渠道的铺设。目前泛北部湾的交通线路以铁路为主,其他交通渠道为辅。铁路运输主要是以南宁为交通枢纽,南下主要是通过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来促进泛北部湾合作区各国之间要素的流动,北上则是通过南宁与京广大命脉的铁路对接来实现与中国华中、华北、东南地区的经济联系。
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其地理走向基本上覆盖了整个泛北部湾合作区,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合作交流愈加紧密,该走廊已成贯穿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的重要经济廊道,各国更是以该廊道为载体和扭带,沿线城市为依托点,大量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跨国扩散到周边地区,从而促进区域内投资和产业合作。但是,随着各国经济交流加深,联系愈加紧密,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为主交通网路已不能满足各种资源和要素的跨国流动需求,南宁与华中、华北、东南沿海地区的交通线也不够充裕。因此,为实现扩散机制能获得更大的效应,我们应该在完善原有交通线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其他运输方式。加快南宁与东盟各国的交通对接,加快改造和新建广西对接东盟的2 500 km“三纵三横”铁路,扩充扩散渠道,加快对东盟各国的现代化公路共建设,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全力构筑对接东盟的交通网络。大力推动海运互联互通,加大海港建设,充分利用泛北部湾内的丰富的海港资源,构建海运网络。加强各国之间的协商,积极建立覆盖泛北部湾各国主要城市的空运体系。扩大南宁与京广铁路的对接,加强建设广西至广东、云南、贵州和湖南周边各省的对接。最终实现覆盖泛北部湾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战略目标,即以南宁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以海港、空港为龙头,以泛北部湾海上、南宁—新加坡陆路和南宁通往东盟国家航空三大通道为主轴,以广西通往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方向运输通道为主线的国际通道体系。
3 扩散机制“面”的构建
“面”其实指的是整个泛北部湾合作区,以“点”为依托,以“轴”为纽带,逐渐向区域纵深扩散,从而推动整个经济“面”的发展。然而在进行整个扩散运动时,总需要一些集聚点来承接和吸收要素和经济活动的扩散,这些集聚点我们称之为卫星城市,这些卫星城市的规模没有中心城市那么大,主要是对中心城市的各种要素和经济活动的承接,并对其周边地区的次级集聚点进行扩散,从而实现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卫星城市之间的扩散梯度,进而呈现出区域内的产业梯度。一国的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共同构成一个区域城市体系,在以交通线纽带,构成了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面”,然后各国的区域经济“面”通过交通线的链接和特大城市辐射,最终构建出覆盖整个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跨国经济“面”。
本文在前面已经选择出了中心城市和构建了交通网络,接下来只需要选择出卫星城市即可。以城市人口和区位为考察因子,并考虑到各个国家的经济装况,我们选择出各国的几个主要城市作为卫星城市(见表1)。从前文我们可以知道,有些城市规模比较大,等级比较高,已经成为国际都市,其扩散运动可以辐射到整个泛北部湾合作区,如广州、香港、澳门、雅加达这4个城市。这4个国际都市与其他的中心城市、卫星城市一起构建一个泛北部湾城市体系,并和泛北部湾四大通道轴一起支撑起整个泛北部湾合作区的扩散机制的扩散架,最终结和泛北部湾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构建成泛北部湾合作区扩散机制。
4 结 语
本文从点轴理论出发,创建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效应扩散机制,但是由于各种数据难以获取,在构建效应扩散机制的时候只能简单地从城市人口规模和区位优势方面加进行阐述,没有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人口规模、商品零售额、外贸供货额、交通、区位条件等各方面综合考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文的质量,但对结果影响不大,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越,周銳波.近年来广东省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变化趋势:基于广东省年鉴数据论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2,(7).
[2] 闫彦明.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的机理和模式分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6,(9).
[3] 宋马林,王舒鸿,黄蓓,等.我国中部六省产业集聚与扩散的空间计量[J].地理研究,2012,(3).
[4] 吕新雷,从海燕,魏守华.长三角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实证研究:兼论城市产业转型及发展方向[J].现代城市研究,2010,(11).
[5] 钟立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与扩散的尺度效应与政策启示[J].生态经济,2012,(3).
[6] 毕秀晶,宁越敏.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溢出与城市群集聚扩散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3,(1).
[7] 周伟,王花兰,王元庆.基于中心城市经济扩散效应的卫星城市规划[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