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脑梗塞的CT诊断价值及漏诊防范分析
2014-05-30张银初罗永超等
张银初 罗永超等
【摘 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脑梗塞CT诊断价值,旨在提高早期诊断率,防范因CT漏诊延误治疗而产生医疗纠纷。资料及方法:对我院在2007年12月~2013年12月间接收的113例早期脑梗塞的患者使用常规CT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所有患者均是在发病6小时内到院接受检查,并且在发病的24小时之后复查或使用MRI确诊为脑梗塞患者。结果:113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有异常征象出现,其中有21例表现为占位征,占比率36.8%,15例表现为稍低密度灶,占比率26.3%,有8例表现为皮质征,占比率14.0 %。有6例表现为豆状核征,占比率10.5%,有3例表现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占比率5.3%,4例表现为脑岛带征,占比率7.0%,但初诊漏诊达15人次,漏诊率达26.0%。结论:使用CT对早期脑梗塞进行诊断有其局限性,CT漏诊情况亦常见;面对可疑患者,应紧密结合临床,适时调整窗宽窗位采用双侧对比观察法仔细观察,必要时薄层扫描,并建议患者进行CT复查或MRI检查,以提高诊断率,防范因漏诊而延误治疗产生医疗纠纷。
【关键词】 早期脑梗死 CT诊断价值 漏诊防范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293-02
脑梗塞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相对较高,对人类的健康危害较大。所以在早期诊断出脑梗塞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是至关重要的。自CT问世以来,常规CT扫描一直是脑中风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且能及时除外颅内血肿、脑肿瘤等疾病[1]。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我院接收的113例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使用CT进行扫描,有57例患者有异常征象的出现,现在将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07年12月~2013年12月间接收的113例早期脑梗塞的患者使用常规CT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所有患者均是在发病6小时内到院接受检查,11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64例,女性患者为49例,患者的年龄为41~82岁,平均年龄为(62.3±5.7)岁。113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意识模糊,8例患者有肌力下降的表现,有10例患者失语,有24例患者有感觉障碍及单侧运动障碍,3例患者出现同眼同向凝视,17例患者有昏迷现象。3例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1.2 检查方法
CT机为GE公司Prospeed SYS#CT型号的螺旋CT扫描机。参数为:电压120千伏,电流80毫安,扫描时间2秒,矩阵256×512,DFOV:25厘米,层厚及层距是5~10毫米,部分使用3毫米,扫描方式均为平扫。所扫描出的图像,由我院两位从事CT诊断的主治医师,一位副主任医师来进行分析和判断,所有影像征象,需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可。
2 结果
2.1 CT诊断表现
在平扫CT的图像表现上,占位征在平扫CT上的表现是因病灶靠近脑室或脑沟、裂、池,压迫相应结构使其变形变窄;稍低密度灶表现为:病灶密度较对侧对称部分密度稍减低;皮质征的表现主要是皮质局限性的密度较正常降低,基本等同于脑白质密度;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密度增大,其密度大于脑皮质的密度,但对钙化的密度要低;豆状核征的表现主要是豆状核密度接近脑白质密度或更低,边界比较模糊难以看清;脑岛带征的表现主要是整个脑岛带中的导叶结构界面比较模糊。检查结果显示,近70%的患者合并有脑萎缩现象。
2.2 CT诊断结果
本次检查113例患者,有57例患者有异常征象出现,其中有21例患者表现为占位征,占比率36.8%,15例患者为稍低密度灶,占比率26.3%,有8例患者为皮质征,占比率14.0%。有6例患者为豆状核征,占比率10.5%,4例患者为脑岛带征,占比率7.0%。有3例患者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占比率5.3%,但初诊漏诊达15人次,漏诊率达26.0%。
3 讨论
3.1 早期脑梗塞的CT征象机理
脑组织对于脑部供氧不足或者供血不足时表现非常敏感,如果脑部的局部血流被完全阻断10分钟,就会导致患者神经元永久性坏死。经过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如果脑部的缺血部分持续的供氧不足及供血不足,只需要10分钟左右就会使细胞离子泵衰竭,而产生细胞毒性脑水肿,如供血得不到恢复又会出现血管源性脑水肿;如果脑部组织每增加百分之一的水分,那么CT值会相应的降低2.5H左右,因此只有在患者的脑水肿达到一定的级别之后,在CT上才可以观察到患者脑梗塞的病灶[2]。根据水肿的不同程度及缺血性坏死的严重程度或者不同的解剖位置,缺血性脑水肿会引发患者脑岛带征,豆状核征,占位征同时也会导致低密度灶及皮质征等。本次针对患者使用CT诊断,显示近70%的患者合并脑萎缩症状,这对于观察占位征引起的脑沟的变化和低密度灶比较有利,但是在同时也需要注意使用双侧和调整窗宽的对比。
3.2 早期脑梗塞患者使用CT诊断的价值
脑梗塞发生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脑血栓导致的,发生的部位如在大脑中动脉供血部位,在CT平扫图像上表现一段动脉密度增高,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或致密动脉征[3],是脑梗塞患者在早期的表现,一般在心源性脑梗塞的患者中比较多见。据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如果患者显示有致密动脉征并伴有脑实质密度的变化或者致密动脉征伴随脑池及脑室受压变形的现象,则对于针对患者的早期脑梗塞有十分重要的的临床意义;但是如果仅仅是大脑内部动脉高密度征出现,则需要考虑到另外的可能性。
皮质征在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中作用较大,一般表示患者的脑梗范围比较大,也用于区别占位病变和脑梗塞的表现,占位性病变一般多累及白质,不累及皮质;而脑梗塞,尤其是大面积病变若同时累及皮髓质多为梗塞。稍低密度灶对早期脑梗塞的表现相对明显,和临床结合可以直接做出诊断,但如果病变大于1.5厘米,则需要与占位鉴别。豆状核征及脑岛带征对于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较高,据文献报道,豆狀核征的阳性率达到了92%,脑岛带征的阳性率为75%~100%。占位征的主要表现是脑沟消失,脑池及脑室因受压导致形状变化,中线结构向两则移位等,此征象在发病4~6小时观察到,在病理上揭示病变区细胞外水肿的出现[4]。
3.3 提高脑梗塞诊断率
在CT诊断过程中调整窗宽窗位并采用双侧对比观察方法,同时应用薄层扫描,会使脑梗塞患者在早期的诊断率得到提高。在病症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选用3~5毫米的薄层扫描会使脑梗塞患者在早期的检出率提高。本次研究中有14例疑似有早期脑梗塞患者,通过调整扫描层厚,使用3~5毫米的薄层扫描病灶区,在薄层扫描下显示病灶区的密度和正常脑实质密度差与普通扫描对比有进一步加大的现象,以此提高诊断率。
3.4 漏诊防范分析
本次材料经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现初诊漏诊达15人次,漏诊率达26%,总结原因如下:1、临床认识不够,部分医师对临床资料把握不够,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部分医师对早期脑梗塞CT征象不熟悉,无法评判梗塞;3、查看图片不够仔细,尤其是晚夜班急诊患者,漏诊机率增大。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提高对早期脑梗塞的CT征象认识,面对可疑患者,紧密结合临床,适时调整窗宽窗位并采用双侧对比观察法仔细查看分析,必要时薄层扫描,以此提高诊断率,并建议患者进行CT复查或MRI检查,防范因CT漏诊延误治疗产生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裴俊龙,严伟耀.早期脑梗塞的CT诊断[J].当代医学.2008,14(22):96~97.
[2]林顺发.脑梗塞的早期CT和MRI诊断研究进展[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8:379~380.
[3]夏孟飞,陈永明.CT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1,10(6):269~270.
[4]陈彦芳,吴恩惠,刘国栋.实验性急性脑梗塞早期CT表现病理基础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12):843~845.
作者简介:张银初:湖南浏阳人,1980.3月出生,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