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4-05-30徐琼玉
徐琼玉
[摘要]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培养 思维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开端,引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为一节课的学习作好必要的心理铺垫。如果开场白讲的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宛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因此,导入新课要在“求奇、求趣、求妙、求新”上下功夫。
例如,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动画片:猴山上,美猴王给三个小猴分仙桃。美猴王说:“我这里有3块仙桃,你们要哪块?第一块是把一个仙桃平均分成2份,它占其中的一份。”小猴红红说:“我要这一块。”美猴王又说:“第二块是把一个仙桃平均分成4份,它占其中的2份。”小猴乐乐说:“我要2块的。”最后美猴王又说:“这第3块呀,是把仙桃平均分成6份,它占其中的3份。”最后哪只小猴苗苗说:“我要。”这时教师停止动画片的播放。问学生:“这三只小猴拿到的仙桃到底谁的最大呢?”同学们都瞪大眼睛,认真思考。这时,教师引入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的故事,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发问:“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教师说:“同学们,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几岁,就过了几个生日?可是小明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整节课的始终。为此,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数学材料中挖掘和构建好的问题“预案”。精心设置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三、以语言的艺术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鼓励和陶冶。数学这门学科系统性和抽象性较强,更需要教师能以精湛的语言艺术,并赋以优美恰当的表情、动作、手势、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声为有声,变无形为有形,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艺术氛圍,使他们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进行实践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同时也要尽可能变教具为学具,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思考、应用等形式充分感知,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的实际能力,让学生用动促思,以思促言,达到学以致用,自主学习的境界,从中发现并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轻、重”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让学生动手惦一惦书包和文具盒谁轻谁重?学生很快就能分辨出书包重,文具盒轻了,获得对轻重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惦一惦语文书和数学书哪一本重时,答案就不统一了。这时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准确地分辨出谁轻谁重呢?”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只有借助工具,用弹簧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确定物体的轻重,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如,在教学“文具”时,让学生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文具,说说铅笔盒里有什么?有多少?学生通过手脑并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多边交往,有的学生会分类出各种文具,有的学生把几种文具合起来数。这样的开放性教学既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又为学生创设出了一种自我表现的氛围,形成宽松的学习心理状态,为每个学习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运用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五、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这种直观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激发其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就会聚精会神,锲而不舍,以苦为乐。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优生和差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优生从被动等待中解放出来,差生从被动压抑中解放出来,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场面。
总之,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完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