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有灵魂的教育培育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

2014-05-30袁艺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师学生

袁艺

[摘要]培养学生社会公民意识与素养,既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也是教育的基本要义。培育学生的社会公民素养,教师应为、可为之处在于平衡学科教育的“知识方面”和“教育方面”这一基本矛盾,追寻有灵魂的教育,把“成人”教育置于教育的首义。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学生一起构建“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社会公民意识 学生 教师 可为

近期,中国游客形象排名全球倒数第二,更爆出两名中国游客在从瑞士飞往北京的航班上大打出手。另外,自2006年11月,南京的“彭宇事件”发生后,一系列这样的事件就不时出现。所有的这些事情的发生,究其原因,都在于人的社会公民意识的缺乏。追溯到教育方面,就是教育失衡引起的后果,过去及当前的教育重点在于单纯的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忽视了学科的“教育方面”。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以人类也。”

发展与完善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是教师道义上的责任,事关学生的人生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一、平衡教育的基本矛盾,事关学生社会公民素养的形成

任何学科的教育都存在学科的“知识方面”与“教育方面”,例如,数学教育就存在“知识方面”和“教育方面”,其它学科教育也同样存在“知识方面”和“教育方面”。“知识方面”是关于学科的知识、内容体系的教学,侧重点在学科的科学性;而“教育方面”则主要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品质、道德修养等,侧重点在于人文素养。学科的“知识方面”与“教育方面”构成学科教育的基本矛盾,教师要处理好这一基本矛盾,过于偏重某一方面,都会造成教育的失衡,导致畸形教育的出现。

“知识方面”的教学是很重要,关系到学生的成績和学校的“实利”,从而导致以“实利”作为教育目的的大有人在。显然,科学是有用的知识,可以给人类带来了财富和成功,但获得知识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且学生获得的知识应是有血有肉的科学知识!蔡元培先生也不反对培养专门人才,认为是“目前的急务”,但培养人格更重要——“国民人格完善与否,则事关国家的隆盛。”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MT)在其《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的标准》中就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社会目标”:(1)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劳动者;(2)终身学习的能力;(3)平等的教育;(4)明智的选民。四个“社会目标”的指向是把学生培养为能履行“公民”职责和为社会所认可、需要的人。数学学科的教育有如此目标,其它学科的教育也应有所但当。

只注重“科学知识”的教学,很大原因是受到了19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的影响。书中论述: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这个论断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明显存在其历史的局限性。论断忽略了教育中人的因素,唯利而舍意,是一个物质至上、典型的实用主义的答案,只追求对社会“有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的认识也逐渐深刻,雅斯贝尔斯就指出只注重科学知识的教育是教育中的“唯利是图”,违反了教育的本原,教育要体现人的主体性,回归人本主义教育。

二、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有灵魂的教育

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中提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实利”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时,给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把人文教育融入学科知识教学中,实现教育的平衡,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健全的人。健全的人意指全面发展,不但具有学科的科学知识与素养,而且兼备实实在在的人文素养——有自强的意识、自尊自重的精神、自立的能力;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担当责任的勇气;有明辨是非的知识;有公平民主的观念。实际上,这就是有灵魂的教育。

有灵魂的教育,要首先反思一些社会性的事件,这些事件实际上起到了一种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目前,在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上问题不少,出现了偏差,有时还相当严重。对还不能明辨是非的中、小学生误导很大,造成学生有时分不清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有一种普遍现象,看一所学校的好与差,就是以这个学校是否培养出高官显贵、明星与富翁作为标准,否则,就认为这个学校不是好学校。对这些人的人格修养、道德品质等“看不见”却很重要的东西,却往往漠视无睹,一概不问,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人就是模范公民。一旦这些人出现负面新闻或做了坏事时,媒体亦或社会就会为其找开脱的理由,让年轻一代误认为这些“负面新闻或做了的坏事”都没什么,我们也可以去做。再举一例,“干露露”现在成为网络、媒体的热点新闻,暴露的不能在暴露了,已远远超出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非常负面的,社会的相关部门早就应该加以规范和约束。目前的这些情况,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工作,也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给学生以正确的社会道德、人格品质、公民意识等培养的引导。

有灵魂的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和呼唤,也是教育的宗旨,同时也是教育赋予教师的使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的教育是有共识的,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人才,先成人,后成才,这说明“人”乃“才”之根本。实际上,哈佛大学教育体系也是这么安排的,大学教育重点在“成人”,研究生教育重点才在“成才”。环顾当前社会,我们都有深深的体会,“成人”先于“成才”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利大于弊。上世纪40年代,潘光旦先生就指出:“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但无人文情怀而又自以为是的专家,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人。这样的人越多,合作就越困难,冲突就越多,‘国家的和谐康泰越不可闻”。

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有灵魂的教育,简而言之,即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将培养有德性、有教养的人置于第一位。“真关于求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喜欢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

有灵魂的教育要有“开放教育”的态度。现在的教育不能局限在校内和教材,而应把教育放在整个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可以围绕某一具体“问题”,把生活的、历史的、现实的内容进行整合与融合,向学生呈现某种“社会文化形式”的异同及背景原因。

三、有灵魂的教育——教师的可为

有灵魂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追求学生能获得教育的幸福,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教师,在基于平衡教育基本矛盾的前提下,把“成人”教育置于教育的首义。

首先,发挥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說,处于文化的优势,道义上,教师必须负起“价值引导”的作用。“价值引导”重在启发,原北大校长蒋梦麟先生说的好:“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即使在欧几里得那里:“学习几何学是为了引导灵魂接近真理和和激发哲学情绪,以便了解关于永恒存在的知识,进而掌握“善”的本质和形式。”

“价值引导”需要教师的言行一致,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受到学生的崇拜与尊敬。教师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打动学生,以自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以自己对卑劣行为的憎恶和对崇高人格的景仰来塑造学生。好的教师绝不能为取媚他人而随意创作(教育学生)、随意改变自己的思想,只有视学生的教育幸福为自己灵魂存在方式的教师,才能“寓教于乐”。在自然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影响和教育了学生。

“价值引导”的最重要途径是师生间的思想“冲突”,坦诚地交流,并不能能完全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生思想的“冲突”是“价值引导”的最佳方式,师生间的思想“冲突”不是两个人的简单对话“冲突”,而是两种不同思想、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文化理解的“冲突”。师生间的思想“冲突”是对教师的教育智慧、渊博知识与文化素养的考验。“冲突”只要在健康氛围中进行,那么,“冲突”就有教育价值。“冲突”就可以使学生心灵深处的东西在碰撞中浮出水面,带领学生共同探讨人身价值、人性的本意。

其次,创建教师引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教室文化”。教室作为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场所,其学习氛围的浓度、文化气息的强度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学习共同体”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的需要,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具有社会性,而个人实践存在易谬性和局限性,“学习共同体”中的集体学习有相互交流、评估的机会,避免个人建构主义对学习的消极影响。同时,“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也是基于以下因素的考虑:一是自主、自我教育应当成为教育的首选,是真的有效教育。教育过程中,应追求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享有学习的自由权。“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使命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上。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好的“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标准,“学习共同体”中不仅要注重认知因素,也要高度重视“情感”等非认知因素,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教育不断面临新问题,既是挑战,也是荣耀。教育研究需要教师不断回顾、总结与反思,也需要教师自主地前行,更需要教师有自己的思想,“思维方式是一切文化的主体设计者和承担者”。有探求的愿望和永无止境的责任心,就会有希望,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杨承运.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2005.

[2]刘铁芳.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4.128.

[3]朱光潜.无言之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7.

[4]蒋梦麟,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03.

[5]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近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34.

[6]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2.

猜你喜欢

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快把我哥带走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教师赞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