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诚信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探
2014-05-30《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研究》课题组
《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研究》课题组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包括“诚信”在内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特殊群体的诚信观念如何,将对其自身及全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如何科学评估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与水平,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与问卷调查结果,尝试建立旨在评估大学生诚信状况的指标体系,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评估;指标体系
一、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估体系的背景与意义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指人在社会中务求真诚,恪守信用。诚信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被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诚信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必须的准则和要求,也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基本前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诚信是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包括“诚信”在内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都提出在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诚信体系的建设,并将诚信建设作为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另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已获国务院原则通过,并将于近期颁布。该规划对主体信用体系进行了构建并基本实现了社会信用的完整覆盖。按照规划,在2017年,各信用信息将建立起统一的平台,并实现资源互通与共享。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国家之兴旺所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诚信观念如何,不仅影响到其在学校中的表现,也会直接影响其社会行为,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家庭成员和子女。我国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储备,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接班力量,理所应当地在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不诚信的行为屡屡可见,比如不守时,随意迟到早退,缺乏时间观念;借他人钱故意不还,侵占他人遗失财物;考试舞弊,抄袭他人作业;在学术研究中论文作假,剽窃、修改、占有他人研究成果,伪造、修改研究数据等等。这些不诚信行为对高校的有序教学活动产生了冲击,影响和干扰了学生、学校之间的正常关系,导致社会公众对大学生产生较多负面印象,从而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从已有文献总结来看,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诚信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多,但在诚信评估方面则少有涉及。这既与诚信本身的主观属性有关,也与当前社会诚信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焦点有关。然后,诚信的评估却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诚信量化的缺失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深入实施。在此情况下,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征状况,参照国内外同行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加快加深高校大学生的诚信评估研究。通过规范的方式和制度科学地测量大学生诚信现状,及时找准差距并对症下药,从而为社会输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合格人才。基于此背景,建立和健全标准的大学生诚信评估指标体系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国内外大学生诚信评估的研究综述
西方对于诚信的研究始于哲学、宗教等,但在经济学引入以后得到快速发展并进入活跃期。由于西方社会市场经济的兴起,诚信被作为一种准则与市场经济相挂钩,失信行为将面临约束和惩罚。诚信很早就由单纯的道德观念演变为法律规范,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向西方各国传播。比如《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等。由诚信衍生的法律条文在长期的实践中被证明是对企业、组织以及个人的有效约束。许多国家的民商法中都对“诚信”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其他领域也开始对诚信展开讨论。比如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中提出:“信任可以在一个行为规范、诚实而合作的群体中产生,它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群体成员的素质”。
Moffat M.曾提到:“在大学,作弊似乎像呼吸一样自然;作弊像阅读、写作、数学技能那样,是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术技能”。由此表明,在国外大学中也不乏作弊之人,这一问题或许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一现象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探讨。国外学者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对诚信的概念进行了研究:第一维度认为,诚信是个体特性,可以根据此判断研究出测度个体诚信与否的工具;第二个维度从商业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诚信是一种道德行为;第三个维度包含了心理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观点,认为需要对人进行诚信管理。具体搭配大学生诚信方面,讨论得较多的主要是学术诚信,比如抄袭、剽窃、作弊等学术不端行为。
而在国内,我国理论界对大学生诚信评估体系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两种观点:
观点一,以评估内容为重。以陈岩(2006)为例,认为大学生诚信评估应包括信用记录、诚信守诺制度、诚信评估制度、诚信公示以及诚信度档案等内容,据此建立起全面的大学生诚信评估体系。观点二,认为不仅要关注评估内容,更应将评估方法纳入评估体系之内,包括指标体系的构建,合理的评估方法选取等。通过此手段对大学生诚信作出客观评价。
通过对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在建立诚信评估指标体系的时候多从学习、经济、生活和择业四个方面的诚信来考量。但何玉娟(2006)则从诚信认知和诚信行为两个方面来考虑。在诚信行为指标下,包含学习、生活、经济和工作四个子指标;在诚信认知指标下,包含价值观、意识、意志和态度四个子指标。缺陷是诚信认知指标下的四个子指标如何区分和量度成为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在评估方法上,多采用主观赋权法或简单的加权平均。也有学者在评估方法中提出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评估,但在确定一级指标的權系数上采用德尔菲法主观赋值使客观性受到影响,而且在确定隶属函数的时候,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有待商榷。最后由模糊评判结果划定大学生诚信隶属等级时,简单地将等级换算成百分数予以加权计算是否合适也有待验证。
以上研究无疑对探究大学生诚信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仍有许多不够深入、尚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领域,表现为:一,对大学生诚信的实证研究不足。目前大多数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而且多停留在理论思辨的层面,未能有实际数据作支撑,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二,在研究内容上来看,尚不够深入。以笔者视野所及,现有文献多从大学生诚信内涵着手,多关注于现状描述与分析,而关于诚信评估方面尚处于萌芽阶段。基于此,笔者提出构建一套标准的大学生诚信评估体系十分重要。
三、大学生诚信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设计原则
实际中可以用来度量大学生诚信状况的指标有很多,而选择哪一种指标取决于对诚信的背景知识积累以及经验判断,还有对大学生诚信研究动态的把握。在建立高校大学生诚信评估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高校大学生的诚信评估体系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系统。对大学生的诚信进行评估涉及到很多方面,既有对不同层次间纵向指标的考察,也有对同一层级间横向指标的比较,因此在设计指标时要做到全面细致,不留遗漏。
2、科学性原则
一个有效的评估体系首先是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上的,通过理论的指导来解释被评估对象的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抓住其实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其次,要能结合评估的实际要求,选取合适的方法和模型来展开评估,这些方法和模型必须是客观的抽象描述。
3、系统性原则
在评估过程中为了反映被评估对象的特性,一般选用若干指标来进行衡量。在设计这些指标时,采用系统的方法,在结构和功能上保持层次性,既不能使指标体系过于复杂,也不能仅仅使用单因素指标,应该统筹兼顾,达到评估系统的整体最优效果。
4、独立性原则
综合的评估指标体系应该是多层次、一体化的,同一个层次的指标必须满足独立性。指标之间不存在交叉和包含关系,也不存在因果关系,即一个指标不能对另一指标产生影响。
5、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指标要求尽可能简化,各指标所需的数据应该易于获取,其信息来源渠道要可靠。在采集数据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客观性。
(二)评估指标的理论遴选
1、样本说明
根据前文对诚信内涵的阐述,可将大学生诚信划分为学业诚信、生活诚信、经济诚信和社会诚信这四个维度,在这四个维度下分别对大学生诚信状况进行评估。
数据来源方面,课题组选取了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十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分析,统计梳理当前大学生诚信的现状,探究其原因,并提出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设想。为此,课题组于2012年7月至12月面向十所高校的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1984份,回收率99.2%,其中有效答卷1960份,占回收总数的98.8%,同时结合学生座谈、专家访谈等形式进行剖析,这些数据都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从理论层面上推论出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在方法和理论运用上有一定的创新因素。
在访谈形式和内容上,课题组以问卷加访谈的形式征询样本对象对大学生诚信各指标信息的意见。
2、问卷结果的隶属度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各位被调查者对大学生诚信的总体印象,课题组以有效问卷为基础,对各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可以把调查中与大学生诚信或失信有关的所有指标{X}视为一个模糊集合,把每个指标视为一个元素,对每个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假设在第i个指标Xi上,被调查者选择总次数为Mi,即总共有Mi位被调查者认为Xi是反映大学生诚信或失信的行为,该指标的隶属度为:ri=Xi /1000。
如果ri值较大,说明该指标Xi有很大的可能性属于该模糊集合,在评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可以保留它;反之则可以剔除。通过对2000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隶属度大于0.2的短语如表1所述。
课题组对以上短语进行大致分类,可以发现大学生诚信主要可以归纳到学业、生活、经济和社会四个维度,与之前课题组构思的维度墓本符合。
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之前文献研究结论,课题组决定以学业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和社会诚信这个四个一级指标作为对大学生诚信的量度,在一级指标遴选构造了16个二级评估指标,从而构成了大学生诚信评估指标体系(见表2)。
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诚信评估体系之后,选取有效的评估方法十分关键。在实践操作中,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状况,常采用自评、互评、班级组织评议、教师评议、校方评议以及第三方中介机构评议等多种评估形式相结合。一方面技能强化学生的诚信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理念,也有助于科学客观地对大学生展开评估。
高校大学生诚信是当前社会的重要命题,研究大学生诚信问题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大学生诚信评估展开研究,对于国内高校探寻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新方法,提高大学生整体诚信水平,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本文对大学生诚信进行研究,希望能对该领域的工作有所促进,并引发教育工作者对诚信评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陈云涛.大学生诚信文化理论与实践.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付霞.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现象探析.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6):57-61.
[2]谷秋颖.对大学新生“心理断乳期”的思想引导.中国科技博览,2010(3):220-221.
[3]黄蓉生.当代大学生诚信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蓝寿荣.社会诚信的伦理与法律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马斯洛著,许金生译.动机与人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何玉娟.高校大学生诚信评估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3):30-32.
[7]麦林.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估体系的思考[J].百色学院学报,2006,(4):125-128.
[8]王丽娟.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动因及其对策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7(2):136-140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JDSZ2012)的阶段性成果。
参与本文写作的课题组主要成员
齐文远(1956— ),男,内蒙古赤峰人,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
周巍(1981— ),男,副研究员,湖北武汉人,法学硕士、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在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团委书记,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徐会超(1982— ),男,山东临沂人,法学硕士,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
韩秦(1981—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法学硕士,助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办副主任;
梁娜(1981— ),女,河南新密人,法学硕士,助理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团委副书记;
林晶晶(1986— ),女,安徽芜湖人,教育学硕士,助理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团委干事。
此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杜秦智对本文的撰写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