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H17惨案会否变悬案?

2014-05-30方亮

南风窗 2014年16期
关键词:坠机空难武装

方亮

截至笔者落笔,7月17日发生于乌克兰东部的坠机事件已经过去6天,对事件的调查刚刚发展到黑匣子已被送至英国分析、荷兰同意领导国际调查、遇难者尸体已被运往乌克兰哈尔科夫并即将运往荷兰。从这个进度可见,这6天里各方在事件调查方面取得的进展极为有限,基本上从事件发生第三天后,占据媒体报道焦点位置的就已经不再是空难本身,而是这场灾难对整个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和西方间紧张关系乃至国际格局的影响。围绕空难数量众多的分析、阴谋论、证据,实际上都在以俄罗斯和西方间的对抗为观察对象做着舆论游戏。

除悲剧本身,上述事实应当是另一个让人痛心的事实:当悲剧与国际格局柱石型国家的利益冲突重叠在一起,为亡者讨公道和为生者寻公理的任务便退居次位。其实,这一现状是打这一悲剧刚一发生时就可以预见到的,毕竟当事情涉及俄罗斯和西方的对抗,就找不到一个既足以让双方信服的公正性又有双方都畏服的威势的第三方力量。

所以,如果这起空难的调查最终不了了之,大家不必意外。

当现场被嫌疑方控制

1988年12月,洛克比空难发生后一周的时间内,英国警察已经找到了大部分遇难者尸体和大大小小1.8万余件飞机碎片。但是目前乌东坠机事件给我们的信息是:遗体被亲俄武装分子以国际调查人员迟迟未到为由直接送进了铁路冷藏车厢,使得现场遭到破坏,后来荷兰调查人员在哈尔科夫检查这些遗体,发现它们并未被冷冻而发出腐臭;运抵哈尔科夫的遗体只有200具,少于亲俄武装承诺的282具,此前乌克兰方面曾经指责亲俄武装抢走了38具尸体;而飞机碎片构成的现场也早已被破坏,部分碎片有被切割过的痕迹。

这一切主要因为飞机坠毁地点当时及目前均由最大嫌疑方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控制,他们可以对事件现场随意进行处置,并且干扰国际调查。在坠机两天后,亲俄武装才通过欧安组织、俄罗斯、乌克兰三方联络小组的斡旋同乌克兰方面达成协议,划出20平方公里的人道主义走廊,供乌方履行人道主义使命,向家属移交遗体。此外,欧安组织调查人员抵达现场进行调查时也遭到了亲俄武装的干扰。而在人道主义走廊划定前的两天时间,足够让亲俄武装对坠机现场进行任何方式的处置。

这又同洛克比空难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坠毁地点为苏格兰境内,赶来的苏格兰警察把现场重重保护了起来,保证了日后调查的顺利进行。在这个问题上,亲俄武装和苏格兰方面对比,一个为事件的直接相关方,另一个则基本与事件不相关。而且洛克比小镇因为这次坠机赔上了11条人命,苏格兰一方有充足的动机查出真凶。

这种立场上的差异使得亲俄武装几乎天然地难以被信任。

被政治遮蔽的悲剧

当然,整起悲剧的政治属性让其廓清事实、伸张正义的路途必然布满荆棘。1992年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理事国投票对英美法三国提出的制裁利比亚提案进行表决,结果俄罗斯投了赞成票,中国投了弃权票,提案无反对票得到通过。从中可见在制裁“真凶”利比亚的问题上有着较高的国际共识,至少是幾乎没有遇到反对力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苏联、俄罗斯的立场。洛克比空难发生时,苏联正忙于戈尔巴乔夫发动的改革,无暇他顾,而且苏联的外交立场此时也发生了西方乐见的巨大转折。所以在事件发生及调查期间,基本见不到苏联影响,更遑论苏联阻挠。而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联邦的外交政策在最初也是很大程度上亲善西方的,故此在投票中可以看到俄罗斯投下的赞成票。

而此次坠机事件则大相径庭。其发生的背景是俄罗斯支持的亲俄武装正与西方属意的乌克兰新政府交战,争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州的控制权。这场战争直接反映的是:普京领导的俄罗斯不满于地缘势力范围的进一步丧失,而将责任单方面归结于西方,并带着意识形态目标与西方展开对抗。尽管克里姆林宫不承认,但国际舆论均确认的是亲俄武装得到了来自俄罗斯的物质、资金和武装支持,而乌克兰得到的则是欧美国家利用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所提供的间接支持。此中双方立场自有正义与否的差别,但双方对抗之紧张已经发展到促使一些媒体将当下局势与一战对比甚至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地步。而坠机事件就发生于这一大背景下,所以围绕这次坠机必然会发生就事故责任认定的对抗,事件本身的政治属性不言自明,其对悲剧本身的取代十分明显。

洛克比空难发生后,英美两国迅速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对事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出炉后便提交给了联合国安理会,随即在表决后让“真凶”得到了惩罚。但是,此次坠机事件中,单单调查力量的组成问题就必须拿到安理会会议上进行解决。

就是在安理会会议上,荷兰同意领导这次对空难的国际调查。这显然是一个各方妥协的结果,荷兰获此任命并非单纯因为它是MH17客机的出发国,也不单纯因为遇难者大部分都是荷兰人,更主要因为这个国家的国际立场可以得到俄罗斯和欧美的共同认可。

一个值得关注的侧面新闻是,目前荷兰多家企业正在刚刚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考察,欲在那里进行投资。在克里米亚处于如此敏感时刻,荷兰资本却如被俄大力欢迎的中国资本一样进入克里米亚,此中显见俄罗斯对荷兰的态度。而且,在欧盟刚刚进行的一次决定是否对俄施加进一步制裁的外长会议上,荷兰外长没有支持制裁。

一则值得关注的旧闻则来自乌克兰“二月革命”之际。当时借这场革命获释的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在电话中威胁对俄动用核武器的音频在互联网上流传,而将其传到网上的恰是一家身在荷兰却享受着俄罗斯官方资金支持的民间机构。

这些事实都意味着荷兰是俄罗斯可以接受的国际调查主导方。而作为欧盟成员国和西方世界当然成员的荷兰,自然也是欧美在政治上可以接受的对象,更何况这个小国是这次空难最主要的受害方。

调查目前确定由荷兰领导,但是俄罗斯已经明确表示将让自己派出的代表成为调查组成员,可以想见欧美国家也将做出同样的选择。这样一来,调查过程毫无疑问将布满荆棘。

洛克比空难中坠毁的飞机机型是波音747,其起飞重量、机长、翼展、宽度、载货量都要大于此次坠毁的波音777,二者载客量不相上下,实际遇难人数上此次空难也只比洛克比空难多出36人。爆炸时,波音747的飞行高度是9100米,比此次空难的波音777略低。

可以说,两次空难的规模不相上下,但洛克比空难的调查持续了3年,那还是现场得到良好保护,政治和外交上有着充分保证的背景下的结果。

那么,乌克兰东部的这场空难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找到真凶呢?

信息源的立场问题

其实,洛克比空难一个典型特征是,“行凶国”利比亚面对的几乎是整个国际社会。但是眼下有嫌疑的乌、俄、亲俄武装三方分属两个不同的立场阵营,俄罗斯更是直接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此次乌克兰危机中向欧美直接挑战者的身份,抗拒着任何对自己和自己支持的亲俄武装做出的指责。

这使得这次空难的发酵早早地就堕入了口水战和阴谋论轨道里。乌克兰安全局在事故发生后最先抛出了有力证据:两段截听到的亲俄武装分子与俄军总参对外情报部门“格鲁乌”军官的对话,前者向后者交代了刚刚发生的事件,后者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询问。亲俄武装则以自己并不拥有“山毛榉”防空导弹以及并不掌握其发射技术为理由进行自辩,这型导弹被认为是击落客机的“真凶”。此外,他们还援引目击者的话称在飞机坠毁的一瞬间天空中出现了乌军苏-25战机的身影。但是,網上流传着亲俄武装此前自夸搞到了“山毛榉”导弹的社交媒体信息的截屏,其最高军事指挥官伊戈尔·斯特列尔科夫则在飞机刚刚坠毁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了一条自夸击落了一架乌克兰军队安-26运输机的社交媒体信息,此后他虽删帖,其截屏却也已经传遍了整个互联网。而且,亲俄武装所援引的所谓“目击者”的话本身就更容易让人怀疑其真实性。乌克兰公布的证据则得到了欧美官方及媒体的背书。显然,这一阶段的“证据战”中,欧美和乌克兰完胜。他们基本上只用了3天时间就将“肇事方”钉在了耻辱柱上。

在此之后,俄罗斯才用技术手段拿出了较有说服力的证据:飞机坠毁时处于乌军“山毛榉”防空导弹的射击范围内,而且还找到了乌军苏-25战机在客机坠毁时接近它的证据。但是,这些都显得有些太迟了。在信息发酵了3天之后,受众基本上已经处于接受疲劳状态中,俄方证据所起到的效果很难击破西方证据对大众舆论构成的“先入为主”效应。包括后来美国调查记者罗伯特·佩里引述美国情报官员的消息,称卫星图片显示可疑导弹的操作者似乎身着乌克兰军队制服,这一“发现”也没有得到舆论重视。

这场舆论战,俄罗斯和亲俄武装似乎处于下风。欧美酝酿对俄采取新一轮制裁,利用的恰恰是这场舆论战取胜后构成的所谓优势。

当然,这幅双方激烈“互骂”的图景也给出了另一个事实,任何单方面提出来的事实,受众都要打上一个问号,留待以后比较、分析。因为所有信息源都身处这场争夺之中,其立场都因此而值得怀疑。

这自然也为日后对受众认知的改变造成了困难。对舆论现有态势的改变恐怕只能寄望联合国等中立方的结论,但可惜,就像上文分析的那样,这些第三方势力缺少让各方畏服的威势。欧安组织的成员一度连现场都进不去,日后的调查怕是也没法指望这些第三方了。

事实上,从波兰总统在俄坠机悲剧,到乌克兰“二月革命”中的狙击手疑云,国际社会都曾有过进行国际调查的呼声,但最终都不了了之。后一起事件同样是欧美与俄罗斯在乌克兰进行争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悬案,是一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双方舆论力量态势的事件,对它的调查却也在乌克兰危机出现新的“题材”后不了了之。

或许,对这种“高规格”的国际悬案,本来就没法指望所谓的国际调查。

猜你喜欢

坠机空难武装
这四个小孩,空难后丛林生存40天
出人意料的坠机
从波音公司坠机事故看安全与效益
爱红妆更爱武装
空难的那些事
埃塞坠机,157人遇难
军机空难 一箩筐
M-24武装直升机
空难
长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