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探索 梦无止境——音乐鬼才卞留念的青奥情结
2014-05-30薛云霞
文/本刊记者 薛云霞
承载着世人的赞美与回味,2014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青奥会”)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当圣火点燃时,相信全世界的观众都为之心潮澎湃,开闭幕式的精彩演出让大家记忆犹新,其中乐曲部分的旋律仍萦绕耳旁。作为开闭幕式音乐总设计师,卞留念在谈到青奥会的音乐创作过程时,仍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1 音乐的探索
卞留念说:“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做别人想了还没做到的事情,这是我的三个原则。既不要重复别人,也不要重复自己,这是我在艺术创作中奉行的艺术追求。”正因如此,开幕式整体的音乐风格用“音乐探索”(music discover)来定位,在音乐的创作、制作、应用、表演、技术上是一个全新的颠覆式的创作概念。
1.1 鲜明的青春梦想主题
青奥会的属性与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全运会都不一样,它首先所展现的是14岁到18岁青少年的面貌,然后再与奥运精神和国家文明相结合。青奥会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围绕“点亮未来”这一主题展开,以“青春”作为引子,《追梦》、《筑梦》、《圆梦》三个篇章循序推进。音乐的创作也不例外,其核心就是要用艺术的方式来呈现青春梦、实现中国梦、展现世界梦。因此,开场的青奥会会歌《梦无止境》一方面呈现了博大、神圣的奥运精神,另一方面深情地娓娓道来,展开梦的想象翅膀;结尾歌曲《点亮未来》是开幕式主题曲,同样也是会歌的主旋律,但通过朗朗上口的副歌部分,展现了青春的动感活力。在音乐结构上,同一段音乐首尾相接,给人不同的听觉感受,表达了不一样的音乐情感。
1.2 全新的音乐剧形式
整场青奥会开幕式贯穿着梦的主题,因此需要一个旋律的主题,将不同形式的节目串联起来。卞留念运用了整体音乐剧的概念,将音乐剧创作的结构和形式运用于大型体育馆演出,这种音乐表现形式将主题贯穿始终,同时又有旋律变奏,进而不断发展,有律动、有情感、有青春活力,整场演出起承转合之间都由音乐作为粘合剂,音乐之间有着逻辑性、情节性。不仅如此,大型广场音乐剧的模式中贯穿了微型情景剧,两分半钟的微型儿童音乐剧《憧憬》画龙点睛地表达了青春与梦想的主题,整场音乐融入了“主题回旋”的概念,使音乐剧始终有一个情感记忆点。主题曲《点亮未来》的音乐元素贯穿整场,当最后点燃火炬,四位明星唱起主题曲时,全场观众已经能跟着其旋律哼唱起来。
1.3 不可复制的人声乐器化
开幕式上,由520名河南塔沟武校的“少林小子”组成的筑梦之塔,伴随音乐不断变化,在空中形成各种造型,成为全场最精彩的节目。事实上,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从总导演、编导、舞美设计以及空中威亚技术,到音乐的创作,大家一开始都处于一团迷雾之中,并不知道如何呈现。经过6个月的试验,一步一步地摸索,最后呈现为惊艳全场的作品。伴随视觉震撼的是一种超越了人声和乐器的“天籁之音”,声音随着轻盈的功夫动作和奇幻的变阵而起伏跌宕,旋律中的音符点缀在表演中,使音乐有了生命、有了灵性。
这美妙的声音就是由卞留念自己吟唱的人声器乐化的部分。通常,人声器乐化是指具备歌唱自然条件的嗓音,经过专业训练后具有与器乐相似的多方面演唱技术技巧的总和。人的演唱更加器乐化,用无词歌的方式来吟唱出器乐化的魅力,同时,人声的演唱又有着器乐无法比拟的即兴气氛,这种方式比较罕见,《筑梦之塔》中将这种方式切入得非常美妙,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听感体验。因为对音色、音区、音域、乐感都有要求,演唱技巧和难度极高,所以是不可复制的排他性的音乐创作。
《筑梦之塔》中的音乐全部是即兴创作。开始,卞留念只是根据节目所表达的内容在脑海中编制出相应的音乐,写了初稿,让演员先排演。后来又到排练现场去实际感受并发现问题。他在现场恍然大悟,很快明确了音乐的结构,也丰富了音乐演绎的空间。经过一次次的尝试和实验、数次打磨,音乐旋律才能最后呈现出来。在这个节目中,音乐起到了关键的指挥作用,如果没有音乐中的节奏和提示音,空中的表演在视觉和听觉上容易产生错位。同时,音乐的设计、结构、表现,含有极其丰富的元素,用具象的文字无法表达,只有人们去想象去感受。在节目的最后部分,音乐上做了特别的设计,视觉上动作越快、听觉上音乐越慢,形成一种“返打”的效果,实现艺术上独到的、玄妙的处理。
2 系统化的音乐工程
2.1 与其他工种的配合
青奥会开幕式演出的呈现是以整体创意为中心,经由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化装等各个工种按照整体结构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音乐的创作是创意中的“先遣部队”,它是整体创意的情感和灵魂,起到了串联的作用。可以将整体结构比作一张网,其他各工种在这张用音乐编织的网中填充各自的内容,如同镶嵌宝石,使开幕式变得非常紧凑、充实。卞留念认为,一台成功的演出,各个工种之间必然有艺术性及专业性之间的关联性,它们之间的呼应关系一定要在前期设计好。只有各个工种之间有机的交错,才能编织成一个庞大有序的工程。因此,大型活动缺少不了各工种相互之间同步的创作,以及不断的打磨和修改,最后融合在一起。青奥会的创作流程是非常顺畅的,这要归功于创作团队拥有的多次重大活动的经验以及多年来共同合作的默契。
2.2 音乐制作的流程
青奥会开幕式的音乐创作由卞留念带领的20人的团队合作完成。作为音乐团队的总指挥,卞留念需要经常与导演开会,沟通创意。音乐设计是创意核心之一,需要考虑音乐创作的形象以及情绪,并用文字方式将音乐的定位表达出来,如热情、忧伤、豪迈等。通过各种音乐表情组织出音乐的结构,具体分为几个乐章或者段落,以及其间如何串联,进而用音乐丈量出整台演出的时间总长,然后再做切割,逐段地与演员、舞美、灯光等各工种配合演练。如果按照一台大型活动总时长90分钟来计算,从一次次的尝试到最后确认、修补,全部音乐创作的工作量要达到总时长的4倍。卞留念认为,必须通过优选的方式对最初创作的音乐做调整或者淘汰,选出旋律最精华、结构最合理的部分。
然后,整个流程就进入了音乐“车间”。音乐领域中至少有10~20种专业,包括作曲、指挥、演奏、演唱、录音、后期缩混等。卞留念的团队中包括了软件、硬件、操作等各种技术工种。如作曲中所用的节奏和音色等需要有人去采样,把这一段音乐篇章中所需要的材料备齐。进而进行各部门的分配,其中包括基础节奏的制作、主旋律的创作、特效的应用、配器的选择等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软硬件协同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把音乐情感数据化的过程。它需要各个工作流程有机和高效的结合,将wav音频、loop节奏循环和MIDI巧妙地编排在一起。有了旋律再进行编曲,初步完成一个小样,再经过不断调整修改。紧接着,就是在第一时间把修改之后正确的乐谱打印成总谱和分谱。后期的制作过程总体包括人声的录音、mix混音以及后期处理3个部分,目的是使整部音乐更加丰满。整个过程中都涉及到通过数字网络对各种音频文件的传输,需要人员之间紧密的配合。这个过程与一般的个性化写歌完全不同,只要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发生变动,所有工种都要跟着变化。所以,大型活动团队中的各工种必须混合、交错和同步创作。
青奥会开幕式是一个大工程,音乐的每一个单元和章节都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尽量在专业分流上不出现误差。综合来说,音乐创作就是高科技应用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一种团队集中合成的系统化工程,也就是系统音乐工程。卞留念已经在南京艺术学院挂牌成立系统音乐工程学院,以期为今后培养全面的音乐制作专业人员打下基础。他希望将其工作室多年来总结出来的在科技与音乐应用上的经验以及相对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实践知识传承下去。
2.3 立体思维的形成
卞留念表示,作为一个合格的音乐人,在前期的创作过程中要对后期的制作有预先的认知和把握,这是多元化音乐制作的必然要求。他能演奏多种乐器,又能作曲,并且参与音乐制作,是集作曲、编曲、演奏、合成、演唱于一身的音乐人,因此,他能融会各方面才能,尽情释放其即兴创作的能量。他对音乐的掌控能力极强,经常打破传统、颠覆常规,不需要乐谱即能表达音乐,已经形成了音乐的立体思维。这也是音乐创作与专业技术应用结合的体现,是最有代表性的凸显艺术和科技共融的一种艺术方法的尝试。在如今的科技时代,如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懂得了应用软硬件的技术原理,熟悉从作曲、编曲、录音,到后期合成以及现场监听的整个流程,再进入创作以及后期制作,就等于给作品装上了翅膀,就能实现一种随心所欲的艺术表达,丰富艺术表现手法。
青奥会开幕式的音乐制作不同于CD、磁带和电视音乐的制作,它以广场音乐作为服务对象,后期缩混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音乐的延时、混响、压缩、均衡(EQ)、降噪等音乐的技术处理手段。作为音乐主创,包括声响、电平、音色、混响效果、音色切换等许多细节,卞留念都要亲力打造,力求不落窠臼。
3 梦想的实现
3.1 民族音乐的呈现
青奥会是一场体育盛会,同时也是一场文化盛宴,贯穿始终的音乐中运用了很多具有中国元素的素材。南京是茉莉花之乡,用《茉莉花》的旋律作为音乐色彩的点缀;青花瓷、丝绸之路、汉字等中国元素,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一一呈现。开幕式通过古筝、琵琶、箫等民族乐器展现了东方的古典美;闭幕式上《幸福人家》的乐曲结合了江苏民歌《杨柳青》,并加以重唱、演奏、变奏,将民族乐器的特色运用到极致,并结合江南水乡的柔情似水和青春活力的演奏,实现多重融合,让观众保留特殊的听觉记忆。开幕式音乐设计中还有东西方文化相连的元素,最后“五洲狂欢”的环节,音乐顿时变得欢快激昂,旋律中出现了非洲曲风、拉丁元素、现代音乐等嘉年华的表达方式,是年轻人的共同的语言。
作为一个音乐人,卞留念不仅融会了各种音乐制作的科技手段,更加担负起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责任。他创作了青奥会会歌、开幕式的主题曲,将整体演出的音乐用专业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多年心爱的民族音乐的梦。
卞留念说,青奥会音乐创作的方式对他来说是一次里程碑,是一种超越,是一个梦的实现。
3.2 故乡情怀的释放
南京是卞留念的家乡,在青奥会的筹备过程中他投入了特别的感情,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家乡情怀。他希望自己多年来艺术创作的沉淀与积累能在故乡的土地上释放。为避免落入俗套,他使出浑身解数、完全超越自我,走出一条非常鲜活的、极具艺术品质又让现代年轻人接受的道路。他说,带着来自家乡无形的压力和动力,音乐中想表现的情感很自然就出现了,整体实现的过程也很从容、很简单,但是效果却更入木三分。
卞留念亲自吟唱了《筑梦之塔》中的音乐,也参与了青奥会火炬的传递,还在闭幕式上演了“飞天二胡”。他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者,更是一个受益者。他在自己的家乡用民族乐器在35米高空放飞了一个梦,也释放了自己的故乡情怀。
4 另一个梦想的开始
如今,卞留念还在继续放飞新的梦想,踏上新的征程。青奥会结束之后,他便开始着手亚洲、美洲、欧洲的世界巡回演出,这样的音乐之旅又是一次新的积累与挑战。他的行李箱中装满了微型数字声卡、专业录音机、话筒、摄像机、乐器等,这些专业、精准的小型仪器陪伴他走过一次次精彩的音乐旅程。
卞留念拥有一颗年轻的、快乐的心,因此他笔下的音乐可以与青年人同呼吸、共律动,青春的活力通过音乐的语言让大家产生了共鸣,他将这样一种年轻的情绪奉献给青奥会,唱响了梦无止境的主旋律。
卞留念说,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有梦想,有期待才可能实现,而他的梦想就是音乐中的不断突破。后记:采访是在卞留念录音工作的间隙中进行的,结束采访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记者依然被卞留念的个人魅力所感染。他工作中专注的神情和认真的态度、他采访中对音乐毫不掩饰的疯狂、他赠送的青奥会纪念封上隽秀规整又潇洒灵动的行书签名、他厚厚的几十本毛笔字记录的随笔记事本、他每年保持10万公里的行程,如此种种,无不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神奇。音乐给了他充沛的精力,使他畅游于广阔无垠的音乐海洋,仿佛精灵一般,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祝福他的音乐生命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