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帕力特悬浮剂盛夏防治桑蓟马效果初探

2014-05-29徐锦松

中国蚕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虫口蓟马桑园

徐锦松 朱 伟 朱 燕

(1桐乡市蚕业管理站,浙江桐乡 3 145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浙江杭州 3 10000)

24%帕力特悬浮剂盛夏防治桑蓟马效果初探

徐锦松1朱 伟1朱 燕2

(1桐乡市蚕业管理站,浙江桐乡 3 145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浙江杭州 3 10000)

在盛夏时节高温条件下,用24%帕力特悬浮剂1 250倍、1 667倍、2 000倍药液进行了桑园防治桑蓟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间药效差异不显著,喷药后4 d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0%以上,用24%帕力特悬浮剂防治桑蓟马推荐使用浓度为1 500~2 000倍。

桑园;24%帕力特悬浮剂;桑蓟马;夏季;防治效果

帕力特是德国巴斯夫研制生产的新型高效杀虫杀螨剂,主要成分为溴虫腈(Chlorfenapyr),是经天然抗生素改造合成的芳基吡咯类化合物,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及内吸活性,作物上中等持效,对钻蛀、剌吸、咀嚼式害虫和螨类及抗性害虫有效,与其它杀虫剂无交互抗性[1];已在蔬菜、果树等作物上登记使用[2]。溴虫腈对鳞翅目昆虫存在选择性毒性差异,对家蚕相对安全,对多数桑园食叶害虫高效[3],溴虫腈在桑叶中的残留毒性与降解动态方程为C=95.335 e-0.1599i,半衰期为 4.33 d[4]。受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的委托,2010年以来浙江省进行了系列24%帕力特悬浮剂防治桑尺蠖、桑螟、桑毛虫、桑刺蛾等桑园主要害虫及家蚕安全性检测试验[5-6],由于上述试验均在秋季进行,为了对24%帕力特悬浮剂防治桑园害虫作出全面的评价,2013年盛夏季节我们在桐乡市重点进行了24%帕力特悬浮剂防治桑蓟马的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农药:24%帕力特悬浮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提供。对照农药:40%辛硫磷乳油,江苏南通宝灵农药厂生产,市购;25%吡蚜酮悬浮剂,浙江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桑园:农桑10号,株行距为1.33 m×0.50 m,栽植密度为每667 m2桑园栽1 000株桑树,是桐乡市石门蚕种场蚕桑试验基地。

供试害虫:桑蓟马为试验时桑树上的优势害虫,其他种类害虫较少。

1.2 试验方法

1.2.1 24%帕力特悬浮剂防治桑蓟马的效果 试验设24%帕力特悬浮剂1 250倍、1 667倍、2 000倍共3个处理,对照农药为桑园常用广谱杀虫剂40%辛硫磷乳油1 500倍、刺吸式口器专用杀虫剂25%吡蚜酮悬浮剂1 500倍和不喷药空白对照等6个处理,各处理重复3次,共计18个处理小区;每小区30株桑树,占地面积约为30m2;为减少对照农药处理小区对24%帕力特悬浮剂处理小区的影响,处理小区按上述顺序排列。试验在桐乡市石门蚕种场蚕桑试验基地桑园内进行,试验桑园包括保护行面积1 334m2。喷药前1 d先调查田间桑蓟马的基数,2013年8月8日采用工农-16型电动喷雾机进行喷药,每小区喷液量约为5 kg,然后分别于8月9日、8月12日、8 月15 日和8 月22 日,即药后1、4、7、14 d调查桑蓟马虫口密度,每次调查时,先在各小区内随机选择10株桑树,每株桑树选择1根枝条,每根枝条选择上部1片嫩叶(趋嫩习性),调查记载蓟马的虫口密度(每次共计调查18个小区×10=180片桑叶)。最后根据防治前后桑树上留存的桑蓟马的数量,分别计算出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用邓肯新复极差测验法判断各处理防效的差异显著性。

1.2.2 气象因子对桑蓟马发生和防治效果的影响

根据桐乡市气象局提供的桑蓟马发生和防治期间的温度、湿度、雨量、风力等气象要素资料,分析气象因子对桑蓟马发生和防治效果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24%帕力特悬浮剂防治桑蓟马的效果

24%帕力特悬浮剂防治桑蓟马喷药后1 d,3个24%帕力特悬浮剂处理区和40%辛硫磷乳油、25%吡蚜酮悬浮剂等2个对照农药处理区的虫口减退率均接近90%;喷药后4 d,除40%辛硫磷乳油处理区的桑蓟马虫口减退率下降为74.20%外,3个24%帕力特悬浮剂处理区和25%吡蚜酮悬浮剂对照农药处理区的虫口减退率均上升至90%以上;喷药后7 d,40%辛硫磷乳油处理区的桑蓟马虫口减退率进一步下降为46.86%,3个24%帕力特悬浮剂处理区和25%吡蚜酮悬浮剂对照农药处理区的虫口减退率也下降至68.69% ~75.90%,桑蓟马实际虫口密度开始上升,上述农药对桑蓟马的抑制作用趋于减弱;喷药后14 d,40%辛硫磷乳油处理区的桑蓟马虫口减退率返升为71.59%,3个24%帕力特悬浮剂处理区和25%吡蚜酮悬浮剂对照农药处理区的虫口减退率仍维持在66.70% ~83.28%之间,但是与药后7 d相比,包括不喷药对照区在内的全部处理区的虫口密度已经趋于稳定,农药对桑蓟马的抑制作用消失(表1)。

表1 24%帕力特悬浮剂对桑蓟马的防治效果(2013-08-08—22)

2.2 24%帕力特悬浮剂防治桑蓟马的田间药效

24%帕力特悬浮剂各试验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检测结果见表2。对比24%帕力特悬浮剂2 000倍、1 667倍、1 250倍液3个不同使用浓度的处理区,喷药后1 d的虫口减退率在88.30% ~90.69%,喷药后4 d的虫口减退率在91.51% ~93.19%,喷药后7 d的虫口减退率在70.98% ~75.90%,喷药后14 d的虫口减退率依次分别为69.40%、75.98%、83.28%;4次调查的平均防治效果也依使用浓度的提高而依次递增为65.94%、71.62%、73.33%,上述结果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农药的使用浓度防治效果提高不明显,提高农药使用浓度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农药持效时间的延长。24%帕力特悬浮剂与对照农药40%辛硫磷乳油相比,主要差异表现在持效时间上,前者喷药后7 d桑蓟马虫口密度才开始回升;而后者喷药后4 d桑蓟马虫口密度就开始回升;与对照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相比,两者在防治效果和持效时间等方面都基本相似。

表2 24%帕力特悬浮剂防治桑蓟马田间药效差异显著性比较(%)

2.3 气温对桑蓟马发生和防治效果的影响

本次试验遭遇浙江省常年不遇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图1),直接影响到桑蓟马的常规发生趋势。2013年7月浙江省气温迅速上升,由于前期持续高温配合少许阵雨,适宜桑蓟马虫量快速增长,枝条上部新长成嫩叶的每片桑叶的平均虫口密度迅速达到百头以上,为当年的最大虫量发生期,但随着相对湿度的逐渐下降,特别是8月5日后出现较长时间的极端高温后,伴随着干旱,造成受桑蓟马危害后的桑叶迅速老化,具趋嫩习性的桑蓟马发生量快速下降,其它鳞翅目害虫发生更加少见。8月8日试验开始时,桑蓟马正处于这种下降过程中,从表1不喷药对照区的虫口减退率看出,随着高温的持续,桑蓟马虫量几乎每天减退10%,8月15日(喷药7 d)后,随着气温渐降,桑蓟马虫口密度又重新回升,结合各农药处理区的桑蓟马虫口密度变化,喷药1 d后虫口减退率接近最大。同时,在高温下农药降解加快,40%辛硫磷乳油持效时间最短,在4 d以下;24%帕力特悬浮剂和25%吡蚜酮悬浮剂的持效时间也明显缩短,为7 d左右,说明高温能加快农药的显效和降解速度,缩短农药的持效时间。

图1 24%帕力特悬浮剂防治桑蓟马试验期间的气象要素

3 小结

根据24%帕力特悬浮剂防治桑蓟马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包括对照农药在内的全部农药处理防治桑蓟马均有效果,24%帕力特悬浮剂的防效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专用药剂25%吡蚜酮悬浮剂相当,优于桑园最常用农药40%辛硫磷乳油的防效。24%帕力特悬浮剂的推荐使用浓度为1 500~2 000倍,实际应用时要根据气候条件、参考蚕期要求的安全间隔时间和防治桑蓟马实际的持效时长略作调整。

[1]张俐,欧晓明,裴晖.具杀虫杀螨活性的吡咯类化合物研究概述[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9,39(6):1-6.

[2]孙国强,陆贻通.溴虫腈农药的作用机理、应用及开发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7):69-71.

[3]马惠,王开运,王红艳,等.溴虫腈对家蚕和桑树害虫的毒力比较[J].昆虫学报,2006,49(4):599-603.

[4]刘政军,谷淑波,王开运,等.溴虫腈在桑叶中的残留毒性与降解动态检测[J].蚕业科学,2008,34(4):597-602.

[5]白锡川,冯世民,吴明良,等.溴虫腈对几种桑园害虫和家蚕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在田间防治的选择性毒力调查[J].蚕业科学,2011,37(4):737-744.

[6]冯世民,白锡川,沈汉初,等.24%帕力特悬浮剂防治桑园害虫的试验[J].中国蚕业,2012,33(1):35-37.

S888.72

B

1007-0982(2014)02-0020-04

2014-01-15;

2014-03-20

徐锦松(1954—),男,浙江桐乡,大专,高级农艺师。

Tel:0573-88197317,E-mail:13515833340@126.com

猜你喜欢

虫口蓟马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辣椒田蓟马及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与时间生态位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毒力及其生理酶活性的影响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