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是镜子也是底气
2014-05-28肖元姣
肖元姣
镜子很是有些力量,它是更高的眼睛。
在穿着上我是比较随意的。家中添置一面衣镜后,开始习惯于出门前照一下,理理头发,正正衣领,时间宽裕时将服饰精心搭配一番,甚至心情不好时,会在镜子前挤挤眉,弄弄眼,让心情得到调整。于是人就更显大方、阳光了。
这是镜子给予我的改变。好书其实就是一面镜子,爱读书、会读书的人,总能以书为鉴,借书中的他人、他事、他见以正己,从而使自己由愚钝变得智慧,由粗俗变得高雅。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那种心灵的安静,适合我慢慢体味里面的每一句话,适合我细细咀嚼大师埋藏其间的良苦用心。在体味与咀嚼之间,我能看见一个喜欢抱怨、追求功利的影像。作为教师,她如大师所指出的那样,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尽管她早就知道“因材施教”这个词,但她并不能深刻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她习惯用同一标准去要求她的所有学生,从而在不自觉中向部分学生要求了他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也就在无形之中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
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容易陷入盲目。这就要求我们去读书,去“照镜子”,在前人用智慧和心力累积起来的文字中去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剖析自己,然后去改变自己。“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伤他的身体,或许第二天他什么也干不成了,甚至可能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这是大师在第一条中打的一个比方,这个比方太深刻,我决定调整自己。
镜作镜正衣冠,书为镜见心灵。读着书,然后用心灵去默默感应,你会相信这句话。读书是职业的需要,也是生命的需要。书是镜子,也是底气。人的底气足了,才会自信起来,积极起来,快乐起来。
《建议》第二条中有这样的叙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潺潺小溪,每日不断地注入大河,大河中的水一定是特别的丰沛吧!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那么,这位读书的人应该能驰骋古今,经纬天地了吧!水是河的底气,书是人的底气。那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如果没有读书,没有用一辈子来准备,没有充足的底气,他的那一节课题为《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的公开课,怎会让那些听课的人完全沉浸其中呢?“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那该是怎样的一节课啊!历史教师在他的课堂上一定是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语言流转,激情勃发。内心的强大促使他用自己的情感、声音、体态给他的课堂营造出了一种忘我的氛围。他的课堂中一定还存有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如磁石一般把在场的所有心灵紧紧吸引。“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历史教师这样说。“准备了一辈子,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不就是告诉我们,他读了一辈子的书,并终身与书为伴吗?有书垫底,有书为伴,他的精神世界当然强大,而一个精神世界强大的人,他的现实世界也会跟着强大。所以,他把他的课堂演绎得精彩纷呈让人倾倒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所以,我愿意相信,书中的文字是能够让我们的内心慢慢强大起来的;所以,我渴望文字从书中出来静静地走进我的心底。
“心灵的指向决定行为的方向。”好书是能够构筑我们的心灵的。在某一个明媚的早晨,在某一个温暖的午后,品一杯茶,捧一本书,与智者对话,让生命在智慧光芒的照耀下得到提升,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人生享受。我喜欢这种享受。至于“镜子”和“底气”,那是享受之外的事。享受之外,我们会勇敢面对,欢欣吸纳。
(作者单位:洪湖市汊河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