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2014-05-28甘佩娟丁生喜霍海勇李仁帅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年3期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资源经济

甘佩娟,丁生喜,霍海勇,李仁帅

(1.青海大学社会科学系 西宁,810016;2.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西宁,810008)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发展后的必然选择,经济高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迫切要求对资源的利用必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自从1987年“可持续发展”概念[1]提出以来,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评价备受国际国内学者关注。1996年,英国环境部环境统计和信息管理处(EPSIM)提出21个专题,120多个指标构成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有利于衡量动态的可持续发展进程[2-3]。牛文元,毛志峰 (1998)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共有15项二级指标和50项三级指标[4]。陆大道 (2006)提出以新的指标体系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应增加就业率、期望寿命等反映社会全面发展的指标,还要逐步采用节制资源浪费的核算制度[5]。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的行动指南和追求目标,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应用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柴达木盆地不仅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青海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铁路的必经之地,在地理位置和国防战略上都举足轻重。针对地处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实现科学准确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对改善本区域乃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可以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服务。但是,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6-10]来看,着眼点主要在评价方法应用方面,系统、动态揭示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专项研究尚属空白。该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系统综合评价西部大开发以来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揭示主要影响因素,为引导柴达木盆地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过程中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和循环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1 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现状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湖西岸,海拔2600~3 000m,面积24万km2,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包括格尔木市 (不含唐古拉山乡)、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天峻县、茫崖行委、大柴旦行委和冷湖行委等8个地区。柴达木盆地以其丰富的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资源被誉为“聚宝盆”。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批准的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之一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就位于柴达木盆地,并且该地区被确立为青海省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区,在青海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西部大开发以来,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形成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从表1可以看出2012年该地区GDP为570.3亿元,约占青海省总量的30.26%。人均GDP达到11.49万元,是同期青海省平均水平的3.4倍,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城镇化水平达到70%,也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表1 柴达木盆地2012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柴达木盆地自然资源丰富,已知的矿种有66种,已经探明储量的矿种有40多种,其中钾盐、钠盐、镁盐、锂、溴、碘和石棉储量居全国首位,硼和天然碱储量占全国第二,芒硝、石膏、铅锌、煤、铁、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非常丰富。化工资源具有较大的优势,地表盐类化学沉积面积达到116×104km2,占盆地总面积的13%,大小盐类矿点75处,各类盐化工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较大的内陆盐湖之一,是我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有色金属、贵金属资源品位高,有铜、铅、锌、锡、钼、锑、金、银等金属,绝大多数矿种国内外畅销,开采价值高。建筑材料资源也相当丰富,比如白云母、石棉、水泥石灰石、耐火粘土等,其中石棉储量居全国第一,工业价值及开发潜力极大[11]。

2 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

该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主成分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也称主分量分析,是由霍特林 (Ho 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12]通常把转化生成的综合指标称之为主成分,其中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形组合,且各个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这就使得主成分比原始变量具有某些更优越的性能。这样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就可以只考虑少数几个主成分而不至于损失太多信息,从而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揭示事物内部变量之间的规律性,同时使问题得到简化,提高分析效率。因此与其他方法相比,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具有独特优势[13-29]。

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筛选出37个与其经济可持续发展较为密切关系的评价指标,并根据其相互关系构成多层次分析模型。具体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2.2 提取主成分并命名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运用SPSS软件的分析,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R,并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以及各特征值对应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根据特征值>1且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取4个主成分,已经能够反映原始指标所提供的绝大部分信息。方差贡献率分别是54.583%、16.368%、7.637%、5.679%,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4.267%。

表2 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从主成分载荷 (表3)的大小来看,和第一主成分F1密切相关的是X1、X2、X3、X4、X5、X6、X21、X23、X24、X11、X16、X19、X28、X31、X32、X34、X35,这些指标与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有关,因此F1命名为地区经济总量规模因子;和第二主成分F2密切相关的是X10、X12、X13、X22、X26,这些指标基本属于地区产业结构范畴,因此F2命名为产业结构因子;和第三主成分F3密切相关的是X9、X15、X20、X29、X30,这些指标基本都属于人口素质范畴,因此F3命名为人口素质因子;和第四主成分F4密切相关的是X8、X14、X17、X18、X36、X37、X7、X25、X27、X33,这些指标基本属于地区社会发展范畴,因此 F4命名为社会基础设施发展因子。

2.3 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各主成分F的权重=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可知f1=0.6477;f2=0.1943;f3=0.0906;f4=0.0674;综合得分F=F1×f1+F2×f2+F3×f3+F4×f4。通过计算得出,柴达木盆地1999~2012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主成分得分以及综合得分。结果见图1。

图1 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四个主成分因子综合得分折线

从图1可以直观反映出自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从1999年的-15.3480提高到2012年的28.7329,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07年以后,柴达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由负值转向正值,增长幅度较大,充分体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通过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对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表3 主成分载荷值

但是从图1也可以看出,1999~2012年间影响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4个主成分因子的贡献并不相同,其中经济总量规模因子F1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其他3个主因子贡献比较小,整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还可以看出,在2005年之前,该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规模小,制约可持续发展;2005~2010年间,经济总量规模增加成为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因;在2010年之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高于经济总量规模因子F1的得分,说明未来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由过去依靠总量规模增加转向依靠产业结构调整、人口素质提高和社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来实现。

3 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主要是因为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攀升,而产业结构调整、人口素质与社会基础设施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不大,制约着柴达木盆地的可持续发展。

3.1 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从1999~2012年的综合得分可知,柴达木盆地的公共基础设施综合实力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教育、医疗、城镇绿化面积等都较少;而且,柴达木盆地距青海省的省会城市较远,其相互辐射作用较差,落后的基础设施很难满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柴达木盆地的可持续发展。

3.2 资源禀赋不均,限制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柴达木盆地有33个盐湖,其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青海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资源型工业发展地区,同时存在水资源不足,森林覆盖率低等问题。另外,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较差,沙漠化及水土流失问题较严重,加之青藏高原的恶劣气候,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柴达木盆地的可持续发展。

3.3 人力资源实力较弱,科教投入不足,影响其工业转型

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由传统的资源开发、粗加工转向高加工度化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人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从1999~2012年柴达木盆地教育和科学技术投入资金较少,教育水平较低,加之区域自然条件艰苦,留不住人才。人力资源不足是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因素,影响传统资源型工业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发展,尤其影响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

3.4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运行效率低

通过表1可以看出,柴达木盆地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较为发达,但是第一、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三次产业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的联动功能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具体表现为工业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工业污染程度较严重,环保设施等不完善;农业发展滞后,对经济的贡献较少;第三产业发展慢、总量小、比重低,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促进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创造优越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人民生活质量的保证,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方面,柴达木盆地必须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增强对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借鉴和吸收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建设柴达木盆地。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增加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建设公共服务项目、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降低“三废”污染指数、依法处理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必须给予制度和政策支持,为该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倾斜的政策;通过转移支付帮助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给予技术和资金的援助,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

4.2 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创造独特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对环境、资源等造成了影响和破坏,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资源型区域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柴达木盆地的工业发展对青海省经济具有重要贡献,青藏铁路的开通也改善了柴达木盆地的区位条件。必须清楚认识这样一个特色地区的发展潜力,及时从传统的资源开发、粗加工转向高加工度化,建立新型产业体系。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资源禀赋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发展优势、政策支持等综合因素,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主体,突出特色、正确定位,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创造独特的循环经济为依托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4.3 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科技和教育水平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柴达木地区高科技创新型人才短缺,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应当大力发展教育,重视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和政策支持,提高地区教育水平;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其次,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和引进各类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提高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柴达木盆地工业发展模式成功转型。另外,高科技人才是现代企业竞争的资本,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视科学化管理,用实力留住人才,加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4.4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柴达木盆地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为3.5%:84.1%:12.4%,就业比重42.29%:30.41%:27.3%,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与就业之间不协调。需要调整产业发展模式,协调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要重视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继续发展柴达木盆地特色优势农牧业,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第二产业方面,立足柴达木盆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大力培育新型产业。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利用柴达木盆地特有的自然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的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文化娱乐业、批发零售业等,拉动经济的增长。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绿色产业发展,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一些污染重、高能耗、低产出的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不仅重视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更要探索柴达木盆地“农牧业-工业-城镇第三产业”之间形成大的循环经济圈,形成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循环经济模式,这样才能使柴达木盆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4.5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是区域二、三产业发展的载体。根据区域城市化规律可知,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能够为区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并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30]柴达木盆地有两座地级市,虽然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存在资源型区域突出的城镇化质量低,产城分离,难以吸引产业、人口集聚的问题。因此,柴达木盆地迫切需要提升城镇化质量,走以循环经济为主导、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为支撑的产城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后续动力,使柴达木盆地“聚宝盆”的功能持续发挥,为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 龚胜生,敖荣军.可持续发展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

[2]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0,1992,1993,1994,1995 and 1996.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3] U.K.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United Kingdom.London:MUSO,1996:24~28

[4] 牛文元,毛志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1

[5] 陆大道.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要有新思维.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3):37

[6] 刘同德,赵黎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PRED模型修正与发展原则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9,(5):17~18

[7] 王晓鹏,曹广超,魏岭,等.基于多元统计的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模型及应用.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30(1):98~107

[8] 朱崇琳.青海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西北民族大学,2007:35~40

[9] 李杰兰,陈兴鹏,王雨,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青海省可持续发展评价.资源科学.2009,(9):176~183

[10] 胡萍.青海省龙羊峡库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3):132~133

[11] 李玲琴,沙占江.论柴达木盆地自然资源开发战略.盐湖研究,2004,12(3):42~45

[12] 张尧庭,方开泰.多元统计分析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322~328

[13] 刘小楠,崔巍.主成分分析法在汾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中国给水排水.2009,(18):111~114

[14] 叶得明,杨婕妤.石羊河流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干旱区地理,2013,36(1):76~83

[15] 徐建华,卢艳,岳文泽,等.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排序计算模型研究——以三西地区为例.干旱区地理,2002,25(1):44~49

[16] 叶文虎,仝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3):83~87

[17] 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述评 (二).统计研究,1999,(1):59~63

[18] 刘晓辉,陈忠暖,刘妙容.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述评.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3):17~18

[19] 郝吉明,刑佳,陈莹[译].可持续发展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65~77

[20] 牛文元.可持续发展战略_21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4):270~275

[21] 韩延玲,高志刚.新疆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与评价.干旱区地理,2007,30(02):289~294

[22] 吴文斌,杨鹏,唐华俊,等.一种新的粮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1):16~21

[23] 杨多贵,陈劭锋,牛文元.可持续发展四大代表性指标体系评述.科学管理研究,2001,19(4):58~61,72

[24] 蔡之兵,储东涛.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与评价——以江苏省为例.城市观察,2012,(4):142~146

[25] 冯颖,类延忠,左太安,等.基于因子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2,166(20):62~63

[26] 杨钊,孙洋,李晅煜.基于能值分析的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城市管理,2012,(6):65~69

[27] 肖海燕,欧阳涛,卜蓓.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9(5):69~72

[28] 毛汉英.山东省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调控研究.地理学报,1998,53(5):413

[29] 谭翔.甘肃省种植业的富民效益评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5):140~144

[30] 丁生喜.区域经济学.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243~246

猜你喜欢

柴达木盆地资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大气电场随高度的变化特征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柴达木盆地:山水聚宝盆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