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划与模式构建*
2014-05-28张珑晶张晓梅
张珑晶,张晓梅 王 偲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部门,哈尔滨 150030)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承担着我国林业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双重任务。全省现有森林面积1926.97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65191.6亿m3[1],为我国的木材生产加工提供优质木材;并且黑龙江省天然林面积居全国首位,占我国总天然林面积的12.16%,为我国多种珍稀动植物的提供栖息地。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不断推进,黑龙江省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使得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矛盾不断加剧。而循环经济是转变“两高一低”传统发展方式有效途径,通过资源减量化投入,对生产、加工、消费各环节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合回路,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2]。我国于2013年发布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为了把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落到实处,应该从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3]。由于黑龙江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并且各地区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围绕各地区核心产业构建林业循环经济模式。近年来,关于林业循环经济的研究不断充实,但我国林业循环经济发展量化研究相对缺乏,并且林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比较宏观,缺乏针对性。因此,该研究在对黑龙江各地区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聚类方法进行分区,针对各区域发展特点实施差异化的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1 各地区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1.1 指标选取
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同时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3方面的综合效益,从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几个方面构建具体评价指标[4]。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1.2 评价方法介绍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就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个变量变为少数几个线性无关的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5]。主要步骤是,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相关系数矩阵求出特征根与特征向量,选取λ≥1的k个主成分,求出各主成分权重,借助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得分。综合评价模型:,其中,为单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与累计主成分的比,fi=为标准化数据矩阵与因子载荷的系数矩阵的乘积[6]。
1.3 评价过程
运用SPSS软件,依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黑龙江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黑龙江省13个市进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进而计算出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7]。
首先,指标数据处理。为了使计算结果不受变量量纲不同的影响,使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该文对正负向指标分别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其公式为:当xi为正向指标时当xi为负向指标时
其次,选取主成分。主成分的提取方法是将特征值降序排列后,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作为主成分,并且累计贡献率要大于80%主成分才具有代表性。如表2所示,前3个因子特征根均大于1,并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5.024%>80%。
表2 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
最后,计算各地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为了使主成分更具代表性,运用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aij进行旋转,用公式求出因子载荷系数矩阵[8]。计算主成分的权重w1=42.128/85.024=0.495,w2=29.161/85.024=0.343,w3=13.735/85.024=0.162。根据综合评价模型公式,计算出控制层各指标得分和综合得分,结果如表4。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表4 黑龙江各地区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得分
1.4 结果分析
在3个主成分中,根据因子载荷矩阵,F1主要代表单位产值木材采伐量、林业产值、活立木总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F2主要代表单位GDP能耗、单位产值三废排放量和林地利用率;F3主要代表木材综合利用率。根据综合排名,黑河、牡丹江、伊春、大兴安岭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排在前五位,这些地区3个因子得分均较高,但F3得分较F1和F2低,说明这些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较大的木材产量和林业产值,但木材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哈尔滨、鹤岗、鸡西、双鸭山综合排名在中间位置,这些地区3个因子得分均不高,F1较F2、F3低,说明这些地区森林资源并不丰富,林业产值和木材产量低,并且能耗和三废排放量较高,由于以第二产业为主,木材综合利用指标分值较高。齐齐哈尔、大庆、绥化、佳木斯、七台河综合排名靠后,这些地区总体3个因子得分均低,说明这些地区森林资源不丰富,林业在GDP的比重很低,没有成熟的林业产业链条。
2 黑龙江省林业循环经济区域划分
2.1 区域划分
依据林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对黑龙江省13个地区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将13个市分为三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4求出各区域每项控制层指标和综合得分平均值,结果如表5。
表5 各区域循环经济得分
根据表5,区域一所覆盖的地区综合得分和各控制层得分均高,该区较其它区域森林资源丰富,并且主要以发展林业产业为主,是黑龙江省木材的主要产区。区域二综合分值最低,A1和A2得分最低,该区林业产业能耗高,单位产值森林资源耗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并且A3和A4得分落后于一区,说明该地区森林资源较缺乏,林业产业不是支柱产业,区域二的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落后于其它地区。区域三A1和A2得分居中,A3和A4得分最低,该区由于森林资源短缺,林业产业并非主导产业,林业系统单位产值三废排放量大和资源利用程度不高,林业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2.2 各区域分析
根据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控制层得分,主要从森林资源、林业产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减量化投入几个方面分析各区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一:(1)该区域森林资源丰富,其森林面积总和占黑龙江森林总面积的60%,林业产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该地区78%都是天然林,因此是国家天然林保护的重点地区,该地区的生态作用极为重要。(2)该地区社会经济也排在首位,由于林业总产值较高,并且平均林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10%,因此在社会经济指标中得分较高,但该地区除了大兴安岭外,林业岗位职工人均收入并不高,并且总体GDP水平也比较低,尤其是伊春,由于生产结构单一,黑龙江省为了保护天然林而限制森林采伐,而伊春林业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较高,主要以木材采运为主,缺乏产业链的延伸,并且缺乏标准化生产,木材产品市场也逐渐受到进口木材的挤压,致使其产业链整体附加值低,林业产业效益不高。(3)该地区森林资源利用指标相对于其他指标得分低。一区以林业系统第一产业为主,主要从事森林的培育与木材采运及加工,所以其能耗相对较低,减量化投入具有较高分值,但由于该地区产业链条短,没能将废弃的森林资源进行充分的回收利用,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区域二:(1)该地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均不高,生态指标的分值较低,该区由于重工业较发达,三废排放量大,因此该地区应注重植树造林与森林防护,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环境质量。(2)该区工业产值较高,并且重工业比重均在50%以上,林业产业占GDP比重较小,在林业产业体系中,林产品加工制造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木材主要用于木产品制造 (如建材、家具、纸张等),可以大力发展森林工业,延伸林业产业链。此外,该区的农业在GDP比重较高,可以发展农业结合复合林业。(3)资源利用率低。该区的木材和能源的好用量大,森林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但该区单位林产业值木材耗用量较大,林业系统能耗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说明该区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两高一低”的生产模式。
区域三:(1)该地区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均低,森林资源贫乏。(2)林业系统社会经济得分排名最后。该区主导产业为重工业,第二产业均占GDP的40%以上,林业产值占GDP比重最小,林业产值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率不高,该地区森林主要承担生态防护作用,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畜牧和农业用地。(3)区域三相对于区域二三废排放、资源减量化投入和循环利用程度较高,但还落后于一区,因此,该区要通过构建配合主导产业的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充分发挥林业对于主导产业的辅助作用。
3 各区域林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综合以上各区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种种契机,根据不同区域,分层次、有重点的构建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区域一:该地区林业经济的发展的弊病在于林业产业结构单一,木材回收利用程度低,面临林业传统产业的萎缩,林业生产者转移带来的就业压力。因此,该区在资源化城市转型的契机下,构建林业循环经济模式的重点在于通过建立循环产业链条,进行产业链延伸,进行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提供森林资源林业率,通过采用先进的木材培育技术,提高木材的质量;通过发展林业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使林业多元化发展,提高该地区人均收入。该区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延伸林业产业链。林业系统包含一、二、三产业,根据市场需求,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通过横向延伸产业链,拓宽林产品生产种类,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使产供销一体化,增加产业链的稳定性,促进产业集群的产生,最终形成以林业产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如图1所示。(2)林业与农牧业结合。发展林区的立体种养模式,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等资源,拓展生物生长空间,推行苗木立体种植、果树下间种牧草等模式,增加林农产品的效益;积极发展食用菌栽培、林蛙养殖、林下药材等林下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9]。将林业与牧业结合,走“生态林-畜牧-肥料-食用菌”良性循环模式[10]。将林业与农业和牧业结合,走“农作物—饲料—牲畜—排泄物—沼气—果林”模式,形成农业、牧业、林业资源与废弃物的循环模式,如图2、图3所示。(3)林业产业与服务业结合,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业服务业,带动林区经济增长。该地区绝大部分都是未经开发的天然林,并且拥有许多珍稀动植物,为发展旅游业创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伊春的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配合广告宣传,打造有地区特色的旅游项目[11]。
图1 林业产业横向、纵向产业链延伸
图2 “农作物—饲料—牲畜—排泄物—沼气—果林”模式
图3 复合林业资源与废弃物循环模式
区域二:该区以发展重工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低,环境质量较差,因此,应该加大森林的培育与防护的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该区的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建设林业循环经济模式的重点在,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下,首先,围绕着主导产业进行林业产业链延伸,建立专门的森林资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系统,使得森林资源得以循环利用,以缓解森林资源的供需矛盾。其次,林业与牧业和农业的充分结合,发展复合林业。使林农拓宽林业产业经营方式,提高营林的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益,进而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区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林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要以林业产品加工为核心,依据不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林业核心产品,围绕核心产品,以资金、技术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进行林业产业深加工,打造优质林产品品牌,提升林产品价值[12]。(2)构建林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系统如图4所示,通过对林产品的回收、分类、加工使其产生经济效益,节约森林资源。例如,将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木屑制作木耳菌,或用来加工胶合板等[13]。
区域三:该区林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重点在于,提高森林的质量与防护能力,同时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力度,减少各环节废弃物的排放量,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该区的林业循环产业链条建设可以作为该地区重工循环经济模式建立的辅助部门,围绕着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该区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图4 以林产品加工为核心的循环产业链及废弃林产品回收系统
(1)加大防护林建设,发挥森林生态防护作用,保护该地区农牧业发展。(2)将林业作为辅助产业,构建以该地区支柱产业为核心的林业循环产业链。如图5所示,防护林建设促进农牧业发展,用材林、经济林通过生产经营以及进一步加工,为支柱产业提供工业原材料及生物能源[14]。通过此环节延伸了林业产业链,同时为支柱产业提供了清洁能源,有利于降低该地区能耗,改善生态环境。此外,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以高新产业为支撑推进该地区工业现代化、林业现代化建设[15]。
图5 以支柱产业为核心的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此外,林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是集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动与一体的综合运行机制,黑龙江林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还需要有完善的技术研发与推广体系的支持,国家及地区政策的扶持,以及林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才能保障循环经济模式的正常运行。
[1] 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87~126,432
[2] 曲向荣,李辉,王俭.循环经济.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3
[3] 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2013:1~5
[4] 蔡玲玲.广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出版社,2010:17
[5] 白思俊.系统工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18
[6] 卢柳叶,张青峰,李光录.基于GIS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山西省县域经济差异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6):46
[7] 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34~465
[8] 李艳,邱道持,张怡然.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驱动力分析-以重庆市忠县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1(6):60
[9] 肖大伟.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6):23
[10] 黄道京.广西林业循环经济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福建林业科技,2011,38(3):163~164
[11] 刘毅.林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评价及其路径演进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6~20
[12] 王乐.区域循环经济概念及发展模式研究综述.代管理科学,2011,(4):55~61
[13] 季利民.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菇耳致富林区——南方林区以废弃物发展木腐菌的模式研究.食用菌,2012,(1):6~8
[14] 李尔彬.循环经济及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要素分析.林业资源管理,2012,(3):5~11
[15] 李尔彬.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设计.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20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