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提高解题能力的研究

2014-05-28梁升熙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5期
关键词:数形例题方程

梁升熙

高中数学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高中数学教师不能为教而教。数形结合作为高中数学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具有直观性和简洁性,解题思路清晰、快速的特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论述了高中数学数形结合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数形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希望能给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一、高中数学数形结合解题的意义

1。数形结合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

直观形象的数学图形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清楚的理解题目意思,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例如有些方程根的问题,如果用代数方法解决繁琐、工作量大;但是如果把代数与几何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方程相应函数和图形的关系,便可以很方便的得出方程根的个数和解集,简单明了,特别是对于数学题中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数形结合方法能够节省大量宝贵时间。

2。数形结合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

数形结合能够给学生们带来直观的数学知识的体验,更加深刻地说明数学问题,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例如数形结合在集合中的应用,通过数轴把集合中的数集表现出来,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图形包含关系和数轴上的线条走向,能够很快的了解集合的意义和从属关系,从而获得正确的结果。

3。数形结合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形结合提供给了学生们自己动手演练解题过程,同时自己动脑开发解题方法的机会,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三角函数时,通过点在图形“圆”上的变化,得出不同的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的函数定义,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加深了三角函数的意义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数形结合,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数形结合解题的策略

1。培养学生们的数形结合意识

首先我们数学教师在解题过程中,应该精选一些典型的,能够很好地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奥妙之处的例题来进行讲解;其次在讲解过程中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们运用数形结合解题;最后讲解完毕了注意总结,对于着重运用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加以概括和提升,达到讲解一个例题,熟练一类题型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时,我选取了一个典型例题:

方程2x2-(m+3)x+m2-1=0有两个不等实根,其实根分别在(0,2)和(2,4)内,求m的取值范围。

我们可以将方程转化为函数f(x)=2x2-(m+3)x+m2-1,这样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如上图),可以得出f(0)>0,f(2)<0,f(4)>0三个不同的不等式求解,这样就可以得出m取值的范围。

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个典型的数形结合的应用案例,不仅使得题目问题一目了然,而且通过相互转化,提高了学生们的分析问题能力,从而锻炼了学生们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函数关系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图形等直观的表现方法,以便于学生们能够清楚地看图,读图,提高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2。注重寻找数形转换突破口的练习

我们教师在课堂解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数形结合能力,努力让学生们做到“由数想形、由形想数”的思想观念,这样不仅能够积累一定的数形结合解题经验,还能够为以后巧妙应用数形结合创造条件。这里我列举一个我教学过程中,寻找数形结合突破口的教学案例:求函数f(x)=x2+9+x2-8x+41的最小值。学生们看到这个题都觉得一个根式运用数形结合就很好求解了,两个根式就不知道怎么运用数形结合了。这时我对解析式做了一下变形: f(x)=x2+32+(x-4)2+52。这一步同学们非常明白,但是还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我引入距离公式:A(x1,y1)和B(x2,y2)的距离为d=(x1-x2)2+(y1-y2)2。这时同学们联想到这个题目就是求动点到两点距离之和的最小值,通过作图可以得出三点共线时距离最短。同学们通过这个题目了解了数形结合的意义,同时也懂得了合理运用数形结合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

3。注重图形的准确和等价变换

学生们在运用数形结合时往往因为图形的不准确,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数学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讲解中,时刻提醒学生们注意图形的等价交换和准确性。例如下面例题:求函数y=sinx与函数y=tanx图象在区间[-π,π]上的交点个数。这个题目学生们都知道要运用数形结合,但是得出的结论不一样。有的同学只是简单的画了一个草图,没有严格按照三角函数定义域内图形的特征,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我借此告诫同学们应该严格了解每个函数的特征,准确的按照要求绘图,这样才能够体现图象的等价性。

高中数学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高中数学教师不能为教而教。数形结合作为高中数学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具有直观性和简洁性,解题思路清晰、快速的特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论述了高中数学数形结合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数形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希望能给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一、高中数学数形结合解题的意义

1。数形结合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

直观形象的数学图形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清楚的理解题目意思,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例如有些方程根的问题,如果用代数方法解决繁琐、工作量大;但是如果把代数与几何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方程相应函数和图形的关系,便可以很方便的得出方程根的个数和解集,简单明了,特别是对于数学题中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数形结合方法能够节省大量宝贵时间。

2。数形结合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

数形结合能够给学生们带来直观的数学知识的体验,更加深刻地说明数学问题,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例如数形结合在集合中的应用,通过数轴把集合中的数集表现出来,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图形包含关系和数轴上的线条走向,能够很快的了解集合的意义和从属关系,从而获得正确的结果。

3。数形结合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形结合提供给了学生们自己动手演练解题过程,同时自己动脑开发解题方法的机会,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三角函数时,通过点在图形“圆”上的变化,得出不同的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的函数定义,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加深了三角函数的意义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数形结合,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数形结合解题的策略

1。培养学生们的数形结合意识

首先我们数学教师在解题过程中,应该精选一些典型的,能够很好地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奥妙之处的例题来进行讲解;其次在讲解过程中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们运用数形结合解题;最后讲解完毕了注意总结,对于着重运用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加以概括和提升,达到讲解一个例题,熟练一类题型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时,我选取了一个典型例题:

方程2x2-(m+3)x+m2-1=0有两个不等实根,其实根分别在(0,2)和(2,4)内,求m的取值范围。

我们可以将方程转化为函数f(x)=2x2-(m+3)x+m2-1,这样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如上图),可以得出f(0)>0,f(2)<0,f(4)>0三个不同的不等式求解,这样就可以得出m取值的范围。

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个典型的数形结合的应用案例,不仅使得题目问题一目了然,而且通过相互转化,提高了学生们的分析问题能力,从而锻炼了学生们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函数关系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图形等直观的表现方法,以便于学生们能够清楚地看图,读图,提高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2。注重寻找数形转换突破口的练习

我们教师在课堂解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数形结合能力,努力让学生们做到“由数想形、由形想数”的思想观念,这样不仅能够积累一定的数形结合解题经验,还能够为以后巧妙应用数形结合创造条件。这里我列举一个我教学过程中,寻找数形结合突破口的教学案例:求函数f(x)=x2+9+x2-8x+41的最小值。学生们看到这个题都觉得一个根式运用数形结合就很好求解了,两个根式就不知道怎么运用数形结合了。这时我对解析式做了一下变形: f(x)=x2+32+(x-4)2+52。这一步同学们非常明白,但是还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我引入距离公式:A(x1,y1)和B(x2,y2)的距离为d=(x1-x2)2+(y1-y2)2。这时同学们联想到这个题目就是求动点到两点距离之和的最小值,通过作图可以得出三点共线时距离最短。同学们通过这个题目了解了数形结合的意义,同时也懂得了合理运用数形结合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

3。注重图形的准确和等价变换

学生们在运用数形结合时往往因为图形的不准确,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数学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讲解中,时刻提醒学生们注意图形的等价交换和准确性。例如下面例题:求函数y=sinx与函数y=tanx图象在区间[-π,π]上的交点个数。这个题目学生们都知道要运用数形结合,但是得出的结论不一样。有的同学只是简单的画了一个草图,没有严格按照三角函数定义域内图形的特征,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我借此告诫同学们应该严格了解每个函数的特征,准确的按照要求绘图,这样才能够体现图象的等价性。

高中数学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高中数学教师不能为教而教。数形结合作为高中数学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具有直观性和简洁性,解题思路清晰、快速的特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论述了高中数学数形结合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数形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希望能给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一、高中数学数形结合解题的意义

1。数形结合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

直观形象的数学图形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清楚的理解题目意思,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例如有些方程根的问题,如果用代数方法解决繁琐、工作量大;但是如果把代数与几何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方程相应函数和图形的关系,便可以很方便的得出方程根的个数和解集,简单明了,特别是对于数学题中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数形结合方法能够节省大量宝贵时间。

2。数形结合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

数形结合能够给学生们带来直观的数学知识的体验,更加深刻地说明数学问题,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例如数形结合在集合中的应用,通过数轴把集合中的数集表现出来,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图形包含关系和数轴上的线条走向,能够很快的了解集合的意义和从属关系,从而获得正确的结果。

3。数形结合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形结合提供给了学生们自己动手演练解题过程,同时自己动脑开发解题方法的机会,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三角函数时,通过点在图形“圆”上的变化,得出不同的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的函数定义,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加深了三角函数的意义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数形结合,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数形结合解题的策略

1。培养学生们的数形结合意识

首先我们数学教师在解题过程中,应该精选一些典型的,能够很好地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奥妙之处的例题来进行讲解;其次在讲解过程中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们运用数形结合解题;最后讲解完毕了注意总结,对于着重运用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加以概括和提升,达到讲解一个例题,熟练一类题型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时,我选取了一个典型例题:

方程2x2-(m+3)x+m2-1=0有两个不等实根,其实根分别在(0,2)和(2,4)内,求m的取值范围。

我们可以将方程转化为函数f(x)=2x2-(m+3)x+m2-1,这样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如上图),可以得出f(0)>0,f(2)<0,f(4)>0三个不同的不等式求解,这样就可以得出m取值的范围。

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个典型的数形结合的应用案例,不仅使得题目问题一目了然,而且通过相互转化,提高了学生们的分析问题能力,从而锻炼了学生们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函数关系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图形等直观的表现方法,以便于学生们能够清楚地看图,读图,提高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2。注重寻找数形转换突破口的练习

我们教师在课堂解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数形结合能力,努力让学生们做到“由数想形、由形想数”的思想观念,这样不仅能够积累一定的数形结合解题经验,还能够为以后巧妙应用数形结合创造条件。这里我列举一个我教学过程中,寻找数形结合突破口的教学案例:求函数f(x)=x2+9+x2-8x+41的最小值。学生们看到这个题都觉得一个根式运用数形结合就很好求解了,两个根式就不知道怎么运用数形结合了。这时我对解析式做了一下变形: f(x)=x2+32+(x-4)2+52。这一步同学们非常明白,但是还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我引入距离公式:A(x1,y1)和B(x2,y2)的距离为d=(x1-x2)2+(y1-y2)2。这时同学们联想到这个题目就是求动点到两点距离之和的最小值,通过作图可以得出三点共线时距离最短。同学们通过这个题目了解了数形结合的意义,同时也懂得了合理运用数形结合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

3。注重图形的准确和等价变换

学生们在运用数形结合时往往因为图形的不准确,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数学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讲解中,时刻提醒学生们注意图形的等价交换和准确性。例如下面例题:求函数y=sinx与函数y=tanx图象在区间[-π,π]上的交点个数。这个题目学生们都知道要运用数形结合,但是得出的结论不一样。有的同学只是简单的画了一个草图,没有严格按照三角函数定义域内图形的特征,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我借此告诫同学们应该严格了解每个函数的特征,准确的按照要求绘图,这样才能够体现图象的等价性。

猜你喜欢

数形例题方程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关于几类二次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的实践探索
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