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种主要进境鳗鲡苗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措施

2014-05-28谢炜炜林一群吴海峰于师宇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14年3期
关键词:水生动物进境苗种

谢炜炜 刘 杰 林一群 吴海峰 于师宇

(1.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福建福州 350001;2.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鲡生产国,养鳗业是国内水产养殖的重要产业和特色产业,年苗种需求量约100t以上,居世界第一。由于鳗鲡的人工繁殖技术难关久攻不破,苗种只能来自野生捕捞,而我国本土资源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us)苗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匮乏,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和成功养殖了欧洲鳗鲡,不但使得我国的养鳗业日渐兴旺,也带动了烤鳗业、鳗鱼饲料加工业等相关附属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但是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苗现在也同样面临日渐匮乏的现状,并于2007年被欧盟列入《华盛顿公约》濒危动植物附录Ⅱ,欧盟开始对欧洲鳗鲡苗实行出口管制,2011年已禁止输出,更造成了鳗鲡苗种供应量的日渐紧缺,鳗鲡苗的紧缺已成为影响鳗鱼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为突破我国养鳗业“无苗可养”的严重局面,近年来我国又陆续尝试从美洲、澳洲、非洲和菲律宾等地分别进口有试养成功案例、具有一定资源量和养殖开发潜力的美洲鳗鲡(Auguilla rostrata)苗、澳洲鳗鲡(Anguilla australis australis)苗、菲律宾花鳗鲡(Anguilla mormorata)苗和莫桑比克鳗鲡(Anguilla mossambica)苗等鳗鲡品种来补充鳗苗的巨大缺口,以维持我国现有鳗鱼产业集群的发展。

大量的鳗鲡苗从不同国家或地区进口,存在携带病原传播水生动物疾病的风险,而其稀缺状态又使得鳗鲡苗这一特殊资源性水产苗种的保护成为当务之急,由于引起鳗鲡苗损失的最重要阶段为苗种投放期,因此,有必要开展进境主要鳗鲡苗的风险分析研究,以充分评估进境鳗鲡苗的风险程度,并根据这一特殊资源性水产苗种的风险程度,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有效控制水生动物疫病的传播风险和降低苗种投放期捕捞运输和养殖环境改变对成活率的影响,提高有效资源的使用效率,扶持和推动我国鳗鱼产业集群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 鳗鲡苗的分布和特殊性

2.1 鳗鲡苗的分布

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 22 种鳗鲡中,除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分布于大西洋之外,其余均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一带[3]:日本鳗鲡分布于太平洋,产地在中国、日本、朝鲜;欧洲鳗鲡分布于大西洋,产地在欧洲、非洲北部;美洲鳗鲡分布于大西洋,产地在北美洲东部至加勒比海、格陵兰岛;澳洲鳗鲡分布于太平洋,产地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沿岸和洛赫巴岛;莫桑比克鳗鲡分布于印度洋,产地在南非东部、马达加斯加;菲律宾鳗鲡分布于太平洋,产地在印度、马来西亚东部、新几内亚和太平洋附近;花鳗鲡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产地在印度洋马达加斯加岛东至太平洋中部诸岛、北至中国、南至印度尼西亚等等。

2.2 鳗鲡苗的特殊性

(1)鳗鲡的人工繁殖到目前为止尚未突破,全部来自野生捕捞,鳗鲡苗进境后只能作为养殖用;

(2)鳗鲡苗捕捞后并未进行养殖,而是以最快的速度直接输往进口国,或经暂养包装场短时间(通常控制在2d内)暂养包装后输往进口国,因此在某一海域捕捞的鳗鲡苗,不论从该海域边的哪个国家输出,实际上是来自同一地点,不同品种的鳗鲡苗的来源是可追溯的;

(3)鳗鲡苗在深海孵化,被捕捞时处于几乎不带病原的状况,只有被污染的可能,因此,防止鳗鲡苗捕捞后至运输到进口国的过程被污染而携带病原是关键。

3 风险识别

经检索,6种鳗鲡相关病害均为养殖过程发生的疾病,未见有从鳗鲡苗检出严重病害的报道,经对鳗鲡苗主要进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调查,进境鳗鲡苗疫病监测至今未检出病毒,仅检出过细菌,且为条件致病菌。根据OIE《国际水生动物卫生法典》2013版、农业部《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NACA等国际或地区性国际水生动物组织发布的水生动物疾病名录,对鳗鲡苗疫病和其主产地国家/地区水生动物疫病进行风险识别(见表1)。

表1 OIE鱼类疾病名录在几种鳗鲡主产地和我国的发生情况[1,2]

4 风险评估

选用Humphrey推荐的半定量风险分析方法,通过转运水生动物检疫的半定量风险计分(表2),分析6种主要进境鳗鲡苗输出时传播高风险疾病的风险;通过鉴别进口动物是否属于高风险种(表3),来鉴别6种主要进境鳗鲡苗输入后是否为高风险种,从而综合评估6种主要进境鳗鲡苗风险程度。

表2 转运水生动物检疫的半定量风险计分 (Humphrey 修订1994)

表3 进口动物风险种类鉴别(Humphrey修改 1995)

(续表)

5 风险管理措施

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进境日本鳗鲡苗、欧洲鳗鲡苗、美洲鳗鲡苗、澳洲鳗鲡苗、莫桑比克鳗鲡苗和菲律宾花鳗苗属低风险种,带入高风险疾病的风险较低,建议准予这6种鳗鲡苗检疫准入,并采取最低程度的检验检疫和检疫管理措施。

目前主要是我国在进境大量鳗鲡苗进行养殖,鉴于各国对进境水生动物的检疫管理,一般是根据对进境具体水生动物品种的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因此,建议我国检疫主管部门针对进境鳗鲡苗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改变目前批批隔离检疫的做法,将检疫监管源头前移,既有效控制水生动物疫情疫病传入风险,又能减少苗种投放期捕捞运输和养殖环境改变对成活率的影响,提高对珍贵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水平。

(1)将进境检疫监管源头前移,要求出口国官方按国际通常采用的检验检疫方法进行出口前检疫,并出具专用的动物健康证书,具体证明能符合以下要求:①确保出口前在官方兽医认可的未受OIE须通报鱼类疾病污染的转运包装场暂养、检疫和包装;②包装用水或冰不含有危害动物和人体健康的病原微生物、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可能破坏水体生态环境的水生植物;③包装数量适当,能够满足动物生存和福利等需要:④出口前经检查未发现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

(2)进境后进行临床检疫,没有临床症状、没有大量死亡(死亡率<50%)、没有不明原因的死亡,即可以放行。对来源于同一国家的首批鳗鲡苗在指定隔离场隔离养殖,以点带面进行全程检疫监管,并抽样监测相关疾病(根据输出国水生动物疾病状况确定),其余直接进入养殖场养殖,不再批批实施隔离检疫,以减少苗种投放期捕捞运输和养殖环境改变对成活率的影响,同时记录鳗鲡苗流向,由入境口岸书面通知流向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后续监管,发现疑似传染病临床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并及时送到指定的实验室查明病因。

[1]水生动物疫情信息,OIE网站 http://www.oie.int/eng/info/en_infold.htm?e1d5.

[2]水生动物疫情信息,NACA网站http://www.enaca.org/modules/wfdownloads/viewcat.php?cid=45

[3]连珍水.世界鳗鲡种类分布产卵场及鳗苗汛期[J].福建水产,1993,4:78-98.

猜你喜欢

水生动物进境苗种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启动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柬埔寨可出口四类食用水生动物至中国市场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区别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鲟鱼苗种长途运输技术要点
“互联网+监管”提升连云港口岸进境粮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互联网+监管”提升连云港口岸进境粮食规范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