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口岸2012年交通工具及旅客携带物疫情截获分析
2014-05-28郭开发莫善明宋华海曾怡然
郭开发 莫善明 宋华海 曾怡然
(1.石河子大学 新疆石河子 832003;2.阿拉山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 前言
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在近20年发展很快,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运输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货物运输集装箱化率已达80%甚至100%,我国集装箱运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适应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需要,集装箱运输业发展迅猛[1]。在国境口岸通过货物、集装箱等交通工具的携带,将有毒有害物质、有害生物、媒介生物传入我国引起疫病疫情的流行,造成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的风险日益增大。为此,加强对入境交通工具携带有毒有害物及对卫生除害处理的检疫监管是检验检疫部门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2]。新疆阿拉山口口岸为我国最大的陆运口岸之一,2012年出入境的集装箱为32194箱,本文主要总结2012年阿拉山口口岸出入境交通工具截获疫情情况,为防止外来有害生物传入我国提供依据。
2 数据采集
2.1 材料来源
阿拉山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入境的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集装箱、旅客携带物等实施检验检疫监管。
2.2 检验检疫依据及查验方法
按照《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规程》、《入出境集装箱卫生检疫查验规程》和《重大国际活动出入境检疫规程 第2部分:人员和交通工具》的要求对出入境的集装箱和交通工具进行检疫查验[3-5]。
3 结果与讨论
3.1 交通运输工具携带有害物质分类统计
3.1.1 空集装箱分类统计
阿拉山口口岸进境的空集装箱数量为32194个,检出问题箱数为1465个,详见表1,其中部分问题集装箱须消毒熏蒸处理或退运处理。
表1 阿拉山口口岸2012年进境空集装箱分类统计
3.1.2 旅客携带物分类统计
在对进境旅客实施检疫查验时,共截获禁止携带物643批次。其中水果、奶类及其制品、蔬菜检出比例较大,见表2。
表2 阿拉山口口岸2012年旅客携带物分类统计
3.2 集装箱携带有害生物种类
阿拉山口进出境集装箱数量大,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数量较多,详见表3。在集装箱中截获杂草22种,有害昆虫35种,截获动物尸体56具。截获检疫性的有害生物3种:花斑皮蠹、六齿小蠹、双棘长蠹成虫(非中国种)。同时在进境空集装箱夹带物中检出象甲科害虫2头,经中国检科院植物检疫研究所最终鉴定为鞘翅目象虫科方喙象亚科Coniocleonus属的Coniocleonus crinipes(Fahaeus,1842),属国内首次截获的外来物种。
表3 阿拉山口口岸2012年集装箱截获疫情统计
(续表)
3.3 旅客携带有害生物种类统计
旅客携带物来源广泛、疫情复杂,尤其是干果容易携带仓储类害虫,随旅客进入我国,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产生危害。本次统计旅客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较多(见表4),特别是在水果中发现了检疫性有害生物——苹果蠹蛾。
表4 旅客携带有害生物种类统计
4 讨论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交通工具携带疫情复杂,有昆虫、植物植株、种子、动物尸体、生活垃圾、活动物等。由于集装箱装载货物种类复杂,集散地广,流动性大,周转快,为有害生物的远距离传播提供有力的条件。加强交通工具检疫,防止检疫性的有害生物传播到我国,保护我国生态系统有重要的意义[6]。
有关文献报道,哈萨克斯坦等与我国毗邻的国家存在鼠疫、炭疽、口蹄疫、出血热等疾病的自然疫源地和动物源性疫源地[2]。同时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西北地区气候类型相似,容易造成动植物有害生物的定殖、传播、流行等。从集装箱携带截获的动物尸体,可能存在上述病菌,因此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要高度警惕,严防有害生物的传入。做好进境集装箱的消毒检疫工作,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如销毁、焚烧等措施,确保进境集装箱达到卫生标准和要求[7]。
由于部分昆虫、杂草种子形态特征不显著或破坏,无法准确的鉴定到种,实验室需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还有待探讨。同时实验室对截获的动物尸体进行采集取样,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口蹄疫疫病,均未检测到。
5 建议
(1)口岸一线检验检疫人员应加强对空返集装箱、进境旅客携带物的查验力度,提高检出率,严防有害生物的传入;
(2)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加强对消毒熏蒸公司的监管力度,建立卫生消毒评价体系,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消毒处理方法,确保空返集装箱的卫生消毒处理;
(3)口岸实验室人员应经常查阅相关国家动植物疫情疫病的文献资料,明确疫情疫病发生动态,不断的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提高有害生物鉴定的准确性;
(4)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加强与承运部门的沟通,交通工具在进境之前应进行卫生消毒处理,确保动植物疫情疫病阻挡于国门之外。
[1]李海峰.进境集装箱卫生检疫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口岸卫生控制,2004,10(5):7-9.
[2]尹小平,彭定希,苏强,等.阿拉山口入境交通工具携带有害物风险分析及卫生检疫监管对策[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9,2 (29):107-109.
[3]SN/T 1102-2002 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规程[S].
[4]SN/T 1235-2003 入出境集装箱卫生检疫查验规程[S].
[5]SN/T 2112.2-2008 重大国际活动出入境检验检疫规程 第2部分:人员及交通工具[S].
[6]徐海根,强胜,韩正敏,等.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与传入路径分析[J].生物多样性,2004,12(6):626-638.
[7]王丽萍,肖鹏,蔡耿民,等.汕头口岸入境空箱检验检疫情况分析及检疫监管对策研究[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3,36(3):18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