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的疗效观察
2014-05-28刘道喜王伺伟
刘道喜,王伺伟,唐 平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突然性和病情的危重性不仅对患者的躯体造成严重损害,而且患者的精神也遭受到严重打击,患者对疾病的担忧、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顾虑,甚至对经济的考虑,产生一系列情感障碍及精神异常,如焦虑、恐惧、烦躁及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对康复的信心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与心理干预措施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年龄40岁~8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有失眠、焦虑、烦躁等不同焦虑抑郁症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其他疾病、证候或合并症;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伴有可能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状况;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特征人群(孕妇、婴幼儿、未成年人、高龄、精神病、病情危笃或疾病晚期);如试验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经过洗脱期后符合试验纳入标准,不视为排除病例。
1.3 退出标准 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定疗效;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使用影响疗效药物。退出病例按退出时疗效评定。
1.4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诊断标准参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焦虑症状[1]。纳入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治疗,口服尼可地尔(海南登峰药业,国药准字H13024126)每次5mg~10mg,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厂,国药准字J20060001)1片/次,1次/日,并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3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疗效判定标准
1.6.1 心绞痛疗效 参照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心绞痛基本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减少>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减少<5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延长,发生心肌梗死或恶性心律失常。
1.6.2 焦虑症状疗效 按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拟定的4级标准[3](CCMD-3)。痊愈:HAMA 减分率≥75%;显效:HAMA 减分率50%~75%;有效:HAMA 减分率25%~50%;无效:HAMA 减分率<25%。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2.2 两组焦虑症状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焦虑症状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 观察过程中,对照组头痛2例,治疗组困倦2例,未影响继续治疗。
3 讨 论
随着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改变,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和脑血管疾病一起成为第一位的致死原因。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临床常见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绞痛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会导致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因此在处理心绞痛患者时,应优先使用既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又能改善预后的药物。传统的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因其致头痛副反应及耐药现象,且未能证实可改善长期预后,使临床使用受限。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预后,但因顾忌其禁忌证及副反应,临床使用严重不足,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仅为变异性心绞痛的首选,因此选用既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又能改善预后且具有良好安全性的药物,对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尼可地尔是一类新的抗心绞痛药物,具有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4]:①三磷酸腺苷(ATP)敏感的K+通道开放作用。开放血管平滑肌上的KATP通道可有效扩张微小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氧供应,并减轻后负荷;开放心肌线粒体膜上的KATP通道可模拟缺血预适应,减少缺血对心肌的损伤;②类硝酸酯作用。尼可地尔除具有硝酸酯的NO 途径外,还可直接激活鸟苷环化酶发挥类硝酸酯作用,有效扩张大冠脉和容量血管,减轻前负荷,因此尼可地尔不仅能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而且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能够改善心绞痛患者预后,同时满足心绞痛治疗的两个目的,是临床上治疗心绞痛的全新选择。本研究结果显示,尼可地尔治疗心绞痛总体疗效较好,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能耐受,无耐药性,与临床报道相符[5]。
随着研究的发展,焦虑和心血管疾病的联系越来越多,焦虑症是心血管疾病后的常见问题,也是决定预后的常见因素。目前有较多研究资料表明,约有40%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焦虑症状[6]。焦虑可以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小板被激活、血小板聚集增加,血压升高,冠脉痉挛,有诱发或促发心肌缺血,从而加重病情。由此可见在强化抗心肌缺血治疗同时,抗焦虑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三环、四环类抗焦虑药,因其抗胆碱能作用、心血管方面不良反应以及诱发癫痫等而应用受限。新一代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5-HT/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HT 阻断剂等药物,由于见效缓慢制约临床应用[7]。苯二氮卓类长期使用易引起药物依赖、认知功能损害。因此寻找最佳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黛力新是含有小剂量硫杂蒽类药物盐酸三氟噻吨(每片0.5mg)和新型三环类抗抑郁剂四甲蒽丙胺(每片10mg)的混合制剂。两者的合理配伍,使其在治疗上有协同作用,而在副反应方面则有明显的拮抗效应。主要表现为快速的抗抑郁、抗焦虑作用。在副反应方面,三氟噻吨可削弱四甲蒽丙胺的抗胆碱能副反应,而四甲蒽丙胺则可对抗大剂量三氟噻吨可能产生的锥体外系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黛力新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后焦虑,控制焦虑的发生发展,阻滞了焦虑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恶性循环,故可减少严重心脏事件,改善预后,亦未发现毒副反应,具有较好的依从性和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黛力新与心理干预措施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改善预后好,无毒副反应,说明尼可地尔与黛力新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1]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122-123.
[2]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5.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2001:106-107.
[4] 李新立,卢新政.钾通道激动剂尼可地尔治疗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J].世界临床药物,2005,26(4):209-211.
[5] 刘永泉,刘宁.尼可地尔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9):132-133.
[6] 张泽萍,李艳红,张存良.60例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306.
[7] Rocca P,Fonzo V,Scotta M,et al.Paroxitine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Acta Psychiatr Scand,1997,95:44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