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模块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
2014-05-28曹文娟
曹文娟
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叫拓展教学、延伸教学、扩展教学等,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语文的学科特征、学生的自身特点,引导和激发学生主体自觉,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知识由课内向课外适当延伸,进行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训练,以拓展学生视野,吸收更多信息和知识的教学过程。
拓展延伸教学立足于课堂,辐射到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它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可以唤醒学生的个体意识,给语文课堂带来生动活泼的局面,它已成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
一、在不断深入的活动中训练思维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指的是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本质联系的能力。思维的深刻性是思维品质的基础。主要表现为对各种现象、结论能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能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有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同类或相关的作品,这些材料与课文或是在内容上有相同处,或是在主题、表现手法上有相似点。通过这种拓展阅读,可以巩固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相互对比,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因为它本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而《桃花源诗》虽然所写的内容重点及手法与“序”有异,但它们的主题是一致的。为此,我们可将《桃花源诗》作为课外阅读的练习,要求学生对比阅读,以文解诗。可见,适当地拓展相关内容,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另外,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种途径去分析、思考,可使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达到发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如在学习《成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题:对于成功所需要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观点,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阅读体验等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出现了好多观点:有人认为成功要耐得住寂寞;有人认为自卑是成功的障碍;有人认为成功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人认为成功需要点滴的积累,需要大胆的尝试,要勇于面对失败。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观点和理由的碰撞与交流,在互动和对比中实现思维的深化。
二、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锻炼思维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是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能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墨守陈规。
例如学习了《木兰诗》,学生了解了木兰是一位勤劳勇敢、朴素高洁、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如果仅停留在这一层面,那是远远不够的。我又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根据《木兰诗》改编的卡通片《花木兰》在世界各地上演,为美国迪斯尼公司赢得了七亿美元的利润。这件事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迪,对此,谈谈你的看法。经过热烈讨论,学生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挖掘力度不够,文化资源可以创造经济效益,我国影视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种创新题目,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发散了学生思维,更新了学生观念。
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大多都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基于这一点,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要灵活拓展,方式要多样,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具体的学情来选定拓展的方式,切不可千篇一律,有的教师不管教学什么文章,都采用片段练习的方式进行拓展;还有的教师只要是拓展就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我觉得这些做法有些死板,并不一定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只有恰当灵活的拓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执教《背影》时,就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两种拓展方式,一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的父亲,体会父爱。二是让学生就“作者当时家境如此惨淡了,父亲还那么费力地去给作者买橘子,那么做值不值?”开展辩论,目的是让学生把文本和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训练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尝试用不同方法和思维去解决同一个问题,突破思维定势对思维的禁锢,以达到培养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三、在反思和质疑中增强思维批判性
增强学生思维批判性的最关键一点就是要向权威发起挑战,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教师。批判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问的过程,而提问本身就是一种批判的形式。在课堂上我们要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伙伴,一定要保持人格上的平等,不但要允许学生质疑提问,还要有意识地去激发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多问一个“真是这样的吗”,促使学生多质疑,多反思,这些看似平凡的质疑、反思,必将促进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增强,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
例如小说《窗》的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就戛然而止了,在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大家设想一下,当他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后,他会怎样想怎样做?学生经过联想和想象,讲出了好几种精彩的结局。有的说他可能会把这个故事讲给新来的病人听,并且告诉他那个自私的人是他自己,以此来赎罪、忏悔。有的人反驳说他不会给新来病人讲这件事,因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害怕新来的病人会像他一样为了占这个床位而加害他。有的同学觉得他也不会说这件事,但他会像靠窗病人一样每天给新来的病人讲“窗外”的美景。还有的同学认为他会一直自责、内疚,病情因此越来越重,在临死之前,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新来的病人,以此来告诫人们不可因一时糊涂而悔恨终生。在大家的回答之后我进行了小结:这几种情况都有可能,然而我们还是衷心希望这位病人能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轻易地去误解、伤害别人,因为有对我们伤害的人也许就是暗中帮助我们的人,我相信大家会把所获得的启示,付之于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心胸宽广、品德高尚的人。通过质疑和反思,学生对这位病人有了不同的看法,对作品的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批判性。
四、在自主独立的活动中培养思维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层次,也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集中表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上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讲,思维独创性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他们能在阅读理解中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新颖独特的见解,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最佳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钻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抓住教材中的思维发散点,启发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在猜想思维训练中发展思维的独创性。
例如《孔乙己》一文的结尾处作者用近乎模糊的语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来作结。可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怎么去“结案”呢?于是,许多学生就结合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形,断定孔乙己是必死无疑——饥寒过度,暴尸野外。而有的学生却认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学着武侠中惯用的一招——无巧不成书,给人以惊喜:孔乙己在他最危难之际,来了个救世主,不但救了他一命,而且支持他读书,孔乙己一改往日作风,最终功成名就,回到当地任父母官……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拓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拓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对作品的解读,对文学形象的界定,对已有的评价,对作品空白的想象等都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在课堂上,特别是在“拓展延伸”环节我们能带着“发展学生思维”的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相信语文课堂会产生更大的教学效益,必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