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研究

2014-05-28林雨新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5期
关键词:分层基础高中物理

林雨新

高中新课程改革明确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坚持因材施教,立足学生的基础实施分层次教学。每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学生的基础有各不相同,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弱不一。讲课的难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如果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就不能够让基础层次较好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挥和成长;如果教程难度过高,又不能够兼顾基础层次较差的这一部分学生。本人结合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一、依照学生基础,实施科学分层

分层次教学的前提首先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层,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根据学生现有的基础,确定不同学生的发展等级,对于那些基础层次较差、接受能力不强而学习积极性又不高的学生,把他们定义为A层次。那些基础层次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并且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成绩和综合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定义为B层次。每个班级里面都会有物理基础非常好,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能力非常强,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有非常高的学习激情,又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班级里面综合成绩非常优秀的部分学生,可以列为c层次。确定了学生的基础层次,然后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分组的时候,每一个小组内部,既要有学习成绩较好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那些技术层次较弱的学生,确保每一个小组内部,都有ABC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每一个小组内部都有层次性,从而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合作。保护每一个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能够减轻分层和分组给学生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和负担。

二、实施目标分层,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高中物理备课要坚持从教学目标、内容、步骤、方法、练习作业等各个方面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做相应分层,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平制定出针对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发展等级相对应。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当中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都能够在学习当中很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感觉到自己学习的进步,学习的收获,感到付出的快乐,进步的喜悦。同一个知识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目标之间应该注重各种各样的差距,应该坚持一定的等级,各个目标之间应该具备拾级而上的台阶,学生充分认识并逐步逐层的认知各种知识和目标。

例如,学习“机械能“时,给学生确定一下几个层次的教学目标,①感知重力势能和动能。②理解各种机械能的计算公式。③不同情况下各种能的转化计算④动能定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针对A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①②两个基础目标;B层次的学生需要完成①②③三个目标,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就要实现①②③④是个目标,尤其是第四个高等目标,这样,目标明确,学生既不会感到困难很大,又能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三、坚持课堂教学过程分层

坚持分层式课堂教学过程就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要保证同一节课内容有面向全体学生合的环节,同时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分的环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教学,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教学,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基础能力较弱,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他们学习积极性较差,需要接受老师的直接教学。B层次的学生他们有着较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较好的学习积极性,这时候教师要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教学要求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基础能力较好,只需要完成最基本的学习内容以后,开始针对不同的问题合作小学,让这一层次的学生能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为这一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提出更多的学习要求,让他向着更为高的目标迈进,促进学生向更全面的能力发展。

例如,学习摩擦力的教学内容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案,A层次的学生用雪橇运木料,总重为4。 9 ×105 N,冰道是水平的,一匹马拉雪橇匀速前进的水平拉力为980 N,试求出冰道和雪橇摩擦因数是多少?而对于BC层次的学生就要给出较有难度的学案,假设冬季滑雪运动员正好沿倾斜角为θ的滑道匀速下滑,则运动员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让他向着更为高的目标迈进,促进学生向更全面的能力发展。

四、课后检测分层

课后检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反思,更好地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后检测对学生来讲也应该实施分层次检查,在试题的命制或者练习的设计上,应该把习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是全体学生都应该做的基础练习,选做题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应同一知识点按照不同的要求,分作几个小题,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不同的试题。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讲,在做好必做题的同时,选择一道选做题,可以在攻固基础的同时,让学生有所提高。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讲,就要做两道三道试题,这样可以给学生以更多的提高和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基础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对C层次的学生来讲就应该做到全部的试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发展等级,给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鼓励他们多学多做更高标准的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课后坚持分层能够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让他们更加自觉地积极地学习物理共同进步。

例如,在复习有关“弹簧”专题知识时,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目标分层,对于A层次的学生引导他们了解弹簧的有关属性,理解掌握弹力计算公式;对于B层次的学生就要目标高一些,让他们理解掌握碰撞粘合,系统动量守恒的有关知识,系统能量之间的转化;对于C层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这些知识,还要理解弹簧压缩与伸长与物体速度计势能的关系,还要感知何时相关联物体速度最大,弹簧的作用力复零等。

总之,分层次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教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和实际操作的工作量比较大,因此,就需要教师有强烈地责任心以及务实创新的工作精神,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提升自己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真正的立足学生的基础,针对每一个学生坚持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实现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分层基础高中物理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高中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