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2014-05-27苏彩萍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培养数学教学

苏彩萍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教学;培养;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72-01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究其原因首先,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来看,他们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整个小学阶段始终存在着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概括成分,只不过在不同阶段所占的比重不同罢了,培养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是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它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找准侧重点进行相应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样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既贯穿于各个年级的教学,又贯穿于每一堂课的各个环节中,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2、注重营造创新坏境

小学生思维懒惰,多数同学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创设情境,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及应用”一课时,由于同学们进行了课前预习,多数同学都记住了周长公式,上课时有些心不在焉,这时我突然发问:“谁来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为什么是长加宽的和乘2呢?”这看似简单的问题顿时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思考,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大家得出了“因为长方形是对边相等的四边形”的结论。这样经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图形特征的知识,牢固掌握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会让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乐于思考。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这是在学生已掌握“平行四边形特征和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前我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课堂教学中全班同学通过“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等操作过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了解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然后分组讨论观察到各种各样的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成的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而且知道这个公式适用于所有的三角形。这种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新课标》指出逐步培养学生能有条理地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写出解答算式,而且要用数学语言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自己的耐心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在讨论中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讨论式教学是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有利于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有利于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有利于激活思维,启动心智。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教学中,经常围绕着重点、难点问题,采取同桌讨论和全班讨论三种形式。在讨论中注重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有利于促进激发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习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已知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2,求这两个数。”学生一时间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两个数如果是互质数,就应该是1和42或6和7。有的说:这两个数如果是倍数关系,就应该是42和它的某一个约数,如42和2、42和6等等。有的说:这样的答案有无数对,但马上有人反驳说:既然最小公位数是42,这两个数是小于42的自然数,这样的数对肯定是有限的。这一边赞扬同学们肯动脑筋,一边启发大家想一想,怎样把这样的对全部写出来?经过讨论大家终于发现,这样的两个数都应该是42的约数,只要有序地从42的约数中……对应地去找,就能把所有的数全部找出来。在如此多条件,少条件,多结论,少结论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进发出创新火花,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路广了,领域大了,层面多了。

总之,不难看出,小学生具有巨大的创新潜能,只要我们措施得当、启导得法、及时鼓励、精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迅速发展提高,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就在他们中间。

猜你喜欢

培养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