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现代教育技术优势运用到数学教学中
2014-05-26李广志张华芬
李广志+张华芬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好现代教育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能,是广大数学教师始终不渝的努力方向。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浅见。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数学教学 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137-01
1 发挥互动反馈优势,促进个性发展
现行教育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齐步走”是一种常见现象,对学生差异和个性特征重视不够,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解决这种矛盾,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多媒体的特点,将其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答疑、轮流监控等功能,教师只需坐在终端机前就能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学生建立联系,借助信息传输网络及时地和某个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帮助其解决困难。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有利于个性特长发展的内容进行学习,一般学生也能尽其所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2 发挥学科整合功效,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好信息技术优势,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问。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本和听课时,把疑难的地方随时划出来,特别是对书上的新课叙述部分,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细看研读的习惯,哪怕对一个词产生疑问也要提出来。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帮助学生克服自卑不敢发问,满足于一般理解的倾向,教师对各类学生的质疑都要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充分将信息技术优势融合于数学学习中。
3 发挥易感性、新颖性优势,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的第一个方面内容便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对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获得的,这是教育的责任。作为教师,有责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在时代的更迭中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形象逼真,生动新颖,视、听等多种器官感知,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具有丰富的易感性和新颖性,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为其创新意识的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 发挥交互性优势,树立创新观念
创新教育的第二个方面内容是创新观念的树立。创新是以人的创造活动为基础的,创造的本质是新的,是独特的,是与众不同的。一个人能否有所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是取决于他有无创新观念和创新观念。美国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认为:对一个成功的“大脑风暴”(智力激励)来说,许多独创性的想法都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创造性人才通过相互交往而成为独立的人,因此,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形成概念总结法则的关键处,在相似易混的知识点,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创新环境,学生才会有主体性,才会主动学习,才谈得上创新性。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特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独立地解决计算机提出的各种问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还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观察、动手机会,使学生变过去被动地听讲为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
5 发挥大容量存储教学优势,提高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提高认知水平,更能发掘其创造潜能。
数学课程离不开实践,加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波利亚说:“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至于失其重要性的地步,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好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时空界限,提供丰富学习材料的优势,尽量提供原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数学,提高自学能力、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的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现代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为他们进行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
(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屯田小学,山东 寿光 2627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