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能忘却的课程情感

2014-05-26彭敦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科学培训情感

彭敦运

多年前,因为学校里缺老师,张老师放弃了自己教了好几年的数学,改教语文。又是几年过去了,我走进了他的课堂,呵呵,真有意思,他讲解语文词汇,颇有解析数学概念的意蕴;尤其是他借助“点”、“线”、“面”与“角度”并以计算机来支持教学阐释汉字的硬笔书法技巧,那简直令人叫绝,让所有师生为之倾倒,为之“疯狂”。

课后,他告诉我,这叫数学情结。有了它,即使在语文课堂上,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数学的课程情感!

我第一次邂逅了“课程情感”。当我追溯这个概念时,脑海里猛地灵光一闪,那苦苦追寻了好几年的课改教训,似乎突然撞上了答案!是啊,咋就把课程情感给忘了呢?就我一个人给忘了吗?

课程情感的较量

2004年9月,武汉市所有的初中,理、化、生几门课悄然退出雄踞了几十年的讲坛,代之而上的叫“科学”。然而五年后,理、化、生又翻身杀回,《科学》黯然撤退了。检讨“黯然”,反复叩问,梦里寻因千百度,除开教材有“堆砌”之嫌外,还有没有藏匿得更深的原因?

作为主课登台的《科学》,首先要面对人们的“理化生”情感。我并不期盼“理化生”千年永固,而是说要替代它们,必须赋予替代者足够的课程力和情感力,不然,替代者不仅不能开疆拓土,就是站稳脚跟也很困难。

《科学》有没有这两种力?实践证明,没有!

什么叫课程力?窃以为:课程力就是一门课程能扎下根,并为学生成长,为教师发展提供营养的教育力。它由课程的价值、教育理念、构建特色、知识体系、章节重心、思维方法、社会需求度,以及师生与教材间的互动等诸多因素决定,其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关键。

《科学》取代多门课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课标说它是“一门整合的课程,呈现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统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深化对科学的理解,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为认识和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它依据的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位,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同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而“整合”不仅是构建这门课程的主要特色,也是决定该课程价值的关键。

《科学》“对科学探究的设计力求反映提高科学素养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围绕各部分的具体内容目标设计各种形式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探究活动,并使之在要求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倡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发,使学生在科学方法与能力上获得比较全面的训练”。毫无疑问,建构主义理论进入教材是有利于学生的,遗憾的是,《科学》“出生”得太早,还很难找到学习基础与之匹配的初中生。这样,以“学生为本位”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一门课程,要体现它的地位,不仅要看它的独立性,还要看到它能否前“衔”后“接”。供初中《科学》“衔”的小学课程是什么?与之“接”的高中课程又是什么?学校是否有与《科学》相衔的课程文化,社会上是否有与《科学》能“接”的现实背景?既然是《科学》,课程内容怎么能漠视正在发热并且爆棚的现代信息技术?怎么不考虑学生的移动学习?怎么无视师生的网上交互?怎么想不到已经萌芽的网上社区?怎么没能从初现端倪的班级博客里预见微课、幕课和颠倒课堂?

《科学》面对的“敌课”不能说不强大,是一步革掉“理化生地”好,还是先合并“化生地”,暂时给物理保留一段时空,当时机成熟再行合?《科学》似乎没有思考过。不错,《科学》没把替代“理化生”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但是,替代却是现实,不承认这种现实,就不是科学的、也不是负责任的态度。旧课程情感的剥离是需要时间,需要策略,更需要新课程情感作动力的。建立新的课程情感,信息技术应该具有最大优势,只可惜,《科学》的设计者们染上了现代信息近视症。

课程消费性培训

常常看到这种现象,一种新产品问世必然自带着使用说明,更有甚者,商家在现场进行消费性培训。《科学》也是新产品,而且是更精细,更庄重的新产品,但这种培训却偏偏没能与之同行。

谁是消费《科学》的主体?毋庸置疑,这个主体只能是在校师生,而且重点是那些要执教《科学》的教师们,《科学》要走近乃至走进学生,没有他们做桥梁不行。这群教师是否具有相对完备的学科知识?是否掌握了丰富的辅助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信息学)?是否都明白《科学》的课程标准?这三个问号几乎秒杀了全部“是”。

罢,还只能“土法上马”,在旧有的“理化生”教师中去寻找替代人。这一寻找才发现,知识单一,综合力不大,实验技能不强的业有教师中,根本找不出几颗展开“科学”教研的晶核。好在校长们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决策。不就一门《科学》吗?那就由“理化生地”四位教师同时来执教好了!学校终于捏合出了“科学”的教师,把令人头痛的“科学课”给打发出了。可是,这打发的负面影响立马就如爆炸般向社会扩散……教师们也在“四位一体”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尴尬的处境,彻底颠覆了“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理念,职业尊严也被残酷地阉割了。急急忙忙赶来的继续教育培训,也已经成了“马后炮”,而且培训的主讲,也很少是合格的《科学》教师,甚至不懂信息技术。

60年来,《科学》登台是在正常状态下力度较大的一次课程改革。面对这种“力度”,普及先进的理念理应先行,这是因为当下教师们的课程意识的确不强,教学观念也相对滞后;加上领导信息意识淡漠,校园网不到位,虚拟资源匮乏,教师们对于什么叫研究性学习,什么叫纳米、克隆、遥感、新型宇宙探测等知之不多,许多人根本就不认识教材中的光测高温计、辐射温度计、电子分析天平……不能完成书本中规定的实验。这一切,都让他们失去了优势。没有优势去上课,心中的挫败感是可想而知的。

教育是文化人的事业,这个“文”是什么?窃以为应该是传统与现代交界面上那最辉煌的成分。这个“化”是什么?窃以为只能是现代化、信息化的过程;而且没有信息化,也不可能有教育的现代化。

未来的课堂不再以摄取课程资源为要务,教师也不以发布信息为核心,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学习共同体,积极推动师与生、生与生、人与资源之间的课程性互动。这样,课堂就变成了共享不同体验的平台。虽然几年前的“分散—合作”学习尚在襁褓之中,但已经能见其有燎原的兆头。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借助独立终端自主掬取课程资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挖掘资源、采集信息……直至解决问题。这种“扁平式学习”,怎么就没有被《科学》的设计者们预见到?教师培训怎么又再一次遗忘了呢?

分散后的“合作”,不仅在课堂上能为,也可以在虚拟空间实现,班级博客、个人空间、呱呱对话……都是支持这种合作的技术手段。就是这些手段,凿空了教室的“墙壁”,轰塌了学校的“围墙”,把整个社会都变成了共享的平台。“课堂”虽然还存在,但主要内涵已经被置换了。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难道是2009年以后一夜间长大的?为什么当初的《科学》视而不见?为什么随后跟进的教师培训再次犯盲?

武汉的《科学》撤退了,别的地方的《科学》也撤退了。可是,我们沉下心来研究这种撤退没有?利用网络平台挖掘了大众的看法没有?如果让这种“没有”继续下去,我们会不会是拿钱买教训,“崽卖爷田不心疼”?我们能不能条分缕析一下《科学》上马和撤退的教训,奏一曲凄美的绝响,将它贡献给眼下还在继续的课程改革,贡献给风起云涌的网络教研?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培训情感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情感
点击科学
会议·培训
科学大爆炸
台上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科学拔牙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