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教学感悟
2014-05-26方绚
方绚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古诗《静女》教学的创新设计。根据《静女》的特点和职校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多次再创作活动。通过再创作活动放飞学生的想象,促进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形成个性化的解读,把阅读体验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分享阅读的体验,展现各自的才华,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主动完成了对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这种设计思路可以迁移到其他古诗教学中,形成一种模式。
关键词:想象 感悟 个性化解读 迁移
《静女》是江苏省编职校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古诗单元,回想起本学期第一单元即现代诗歌单元的教学,在备课时我总有些担忧。因为对于更易于引起兴趣的现代诗,花费了好大力气才做到消除学生对诗歌的反感,刚刚感受到诗歌魅力的时候,一个单元三首诗歌的学习已经结束了。过了近半学期,再次学习诗歌,还是古诗,他们对诗歌是怎样的态度?还有兴趣吗?对古诗还有“偏见”吗?能静下心来品味古代诗歌的微言大义吗?我想,我必须要找到一条更让学生更有趣味,能促醒学生感悟,不让学生叫苦的道路来展开课堂的教学活动。
分析《静女》这首诗歌的特点,在教学中它有这样的“优势”:第一,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是关于爱情、约会、美女的,这是个让学生心里痒痒的话题,想说却又不敢在严肃的场合大胆的说的。对爱情的美好梦想是成长到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们生理及心理发育的必经阶段和必然结果,正确的引导和疏导对身心的发展必要且有利。让学生通过学习优美健康的古诗,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学生必定是喜爱的。第二,作为一首古诗,它篇幅短小,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意不甚奥”,阅读起来文字障碍不多,对诗歌的理解难度不大。因此适宜对作品进行拓展、延伸和再创作。第三,这首诗歌,在情节上具有极强的跳跃性,呈现出极大的朦胧之美,这就是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二次、三次创作的前提条件。第四,诗歌中传神的细节和传情的礼物特点突出,益于学生捕捉,从而把握诗歌的内在节奏。这就是对诗歌进行再创作时必须抓住的关键点。
基于《静女》这首诗具有这样的“优势”,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几次再创作活动。第一次,是在阅读诗歌,理解大意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对诗歌进行改写,只要能写出诗歌大意就行,尽量写成白话诗。第二次,相比较前一次改写,更加开放,在分析诗歌内容特点和表现手法后,要求发挥想象,填补诗歌中的空白,对诗歌进行补写创作,形式上可以写成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文学体裁。第三次,在分析诗歌结构特点和人物形象,深入把握诗歌主题之后,变换角度,以原作中另一个人物即静女的口吻来重述故事,要求学生把自己融入诗歌中,以个性化的眼光来观察、来体验、来表现、来表达。创作形式上不作限制。
三次再创作,从一开始,学生是有抵触的,因为他们讨厌写作或懒于写作,还有的羞于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可是,当交流开始后,情况渐渐改变。大家乐于听到不同的创作,对别人的创作也能捕捉到精彩的地方,渐渐的,大家的思路能打开了,想象的庞大力量显现出来,种种身份的巧妙设置,种种场景的精妙安排,种种动作神态的绝妙设计,种种语言风格的美妙展现,课堂上不时发出掌声和开怀的笑声。作品交流在友好、积极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在掌声和笑声中结束。
这次上《静女》让我印象深刻,回想课堂的情景,反思教学设计上的成败,我认为,最大的优点是通过写作促醒了学生对诗歌的感悟,放飞了学生的想象,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来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分享个性化解读的体验和成果,展现各自的创作才华,互相汲取学习的乐趣,从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已经由“专利”走向“民主”,由“统一”走向“个性”。三次诗歌再创作的设计层次不同,角度不同,要求不同,但是达到了引导而不拉拽,激发而不压制,促进而不代替。因此,学生学到的东西既可以说是通过阅读、分享得来的间接的经验,还可以说是通过自己参与活动的方式,在情境中、在个性化创作中得来的直接经验,主动把生活经验与课堂实践联系起来,使课本上死的东西转化为鲜活的思想,闪光的文字。
学大于教,三次再创作设计,让学生从枯燥的翻译中解脱出来,从肢解式的分析中解脱出来,从有口无心的背诵中解脱出来,从条条框框的总结中解脱出来。而且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促醒学生的感悟,激发学生的热情,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出思维的广阔空间。
三次再创作,都是建立在对诗歌进行感悟和想象的基础上的。感悟与想象像两只羽翼,乘风破浪,载着个性化的体验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翱翔。个性和智慧都得到了张扬,而且一举数得,再创作促使学生做好“读、译、析、赏”,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写作的能力,还不着痕迹地改变了学生对写作的抵触情绪,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大语文教学观。
分享他人的体验和成果,也是教学的一种资源。这是我上这节课的又一个感悟。在课堂上,让学生鼓掌、欢笑的不是我的讲解,不是我的表现,而是学生自己的创作作品。让学生得到启发,得到更多体验,形成友好、积极氛围的是分享这个环节。同学的体验和成果才是最大的收获,这不仅是对学生而言,对我来说同样如此。因此,我认为,对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不仅是教师备课式的各种资料准备,还可以建立在分享经验和成果上。向同伴学习,互助成长,也恰恰符合新课程的自主学习的理念。
这次上《静女》三次再创作的设计,我认为,还可以迁移到其他课文上,比如在《归园田居》中设计根据诗歌中对园田生活的描写,创作一段农家乐宣传词,与大家分享,并不课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促进对作者思想的理解,比如在《沁园春·长沙》中设计对青年毛泽东形象进行想象和描写,帮助深化理解作者的思想。以写促读,以再创作促醒对作品的理解感悟,放飞想象的翅膀,拓展思维的空间,这样的方法是我在《静女》教学中感悟,接下来我要思考把这种方法进行提炼,形成一种有特色的模式,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书目
1.张玉新.《卫风·氓》《邶风·静女》备教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07(Z1)
2.吴振华.虚处显神采 微物见真情——《诗经·静女》艺术特点赏析[J]. 学语文.2007(02)
3.罗易,蒲传红.特级教师罗易教《邶风·静女》[J].语文教学通讯.2005(30)
4.周丽君.新课标下诗歌教学管见 [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7)
5.王永业.《邶风·静女》艺术手法中的虚和实[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05)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