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几点看法

2014-05-26李梁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教学

李梁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完善的要求,体育教学也面临新的挑战。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不在是唯一的教学目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全方面的去培养学生,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35-01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我们每节课都要有不同的课题创新,用新鲜的事物来吸引学生,让学生由内而外地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体育和其它科目一样,都必须要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教学才会取得实效。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因此,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等特点,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1000自然地形跑》一课时,教师可运用竞赛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全程跑、结伴跑、甩人跑、超前跑等,也可以采用在500米处的报时跑,1000米全程计时跑以及200米×5往返跑等。此外,教师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跑步姿势和准确的动作示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也能学到知识。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让小学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课堂导入教学法

课堂导入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上课开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手段来巧妙的引入新课。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让学生有机会去思考、去创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组织方式既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体育课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教师不仅要备课,设计教案,还要充分地了解学生,根据学情随机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课的内容和课外活动,充分展示体育特长生的指挥才能和组织活动能力,例如,在教《跳跃》这一课时,我将其设计成到“森林公园”游玩这一情境,在“森林公园”里贴上一些小动物图片,并为同学们准备好动物头饰,把垫子作为“小河”,在“河面”上画上小鱼,学生可以自由跳跃,自由玩耍,但学生的动作一定要规范、标准。这样的布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玩“森林公园”中体验到练习的快乐,掌握了运动技能。在常规训练和具体练习中,教师可适时地讲解、示范和纠正动作,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要领和技能后,教师要机智的点拨,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启发学生采取什么办法较快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它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的好帮手。体育课中使用游戏法,既可以激起学生的运动热情,又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如“冲过火力网”,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予一定难度的活动,对取胜的小组给予表扬,以后又多次分组,打乱学生的组合,使多数学生都有取胜的机会。游戏过程中,学生在为小集体努力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集体团结气氛感染,在同伴的鼓励和影响下,当发现自己的小集体处于不利地位时,那种渴望胜利和荣誉的心理就会促使他们去努力、去争取。学生的学习热情不知不觉就得到激发,也培养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把游戏贯穿于体育的始终,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既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科学评价孩子的表现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实施全面评价机制,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互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的提高,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片面的用“好”和“坏”来评价学生,教师应主要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向孩子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而孩子则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方法为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研究、探索、完善,选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使体育课堂朝着科学化、现代化教学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晓,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乐动学”[N],黔西南日报,2009 [2] 龙感湖总场小学,朱俊辉,做好小学体育教学“教”与“玩”结合文章[N],黄冈日报,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兴趣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