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4-05-26刘逸虹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财政支出人口老龄化

摘 要: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找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与挑战,并运用Eviews软件对养老保险支出占GDP比重的前期与当期数值和老龄化指数、医疗保险支出占GDP比重的前期与当期数值和老龄化指数、福利支出占GDP比重的前期与当期数值和老龄化指数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实证分析的结论得到对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财政支出;社会保障;实证分析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国际化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将应对人口老龄化方案纳入了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政策之中并且积极出招应对,以便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之前探索出符合各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0年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33%。而根据国际标准规定: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这表示我国早在十四年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自2000年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上表明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亿人占总人口数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将更为严重而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人口抚养比。退休人口数量的增加与人类寿命的延长以及少子化加速已使劳动力短缺加重了劳动人口与整个社会的负担。二是人口老龄化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三是人口老龄化增多罹患重病的老人数量给患病老人的家庭成员带来沉重的压力,对我国的医疗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四是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与结构的改变并使家庭的养老功能日渐消失,因而迫切要求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五是有收入的劳动人口减少或者靠存款为生的高龄人口增加会直接导致储蓄率额下降。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和挑战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造成养老保险基金不足与医疗福利需求增加等问题都是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重要方面。由我国历年统计年鉴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对人民生活问题日益关心,积极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导致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逐年增加。假设以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度以及政府的效率按照当前的水平持续发展的状态为前提,人口老龄化将与老年人口数几乎保持螺旋上升。有专家学者运用Eviews软件对老年人口数和社会保障财政支出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老年人数和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呈现出一种正相关关系。他们在对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与总财政收入的比率进行预测后,得出社会保障支出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还有专家学者采用回归模型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首次增加了人口老龄化变量对老年人数量、老年抚养比与财政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支出规模是成正比的,如果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加大那么财政支出规模会扩大,反之则缩小;第二老年人口比重、老年抚养比与财政支出规模也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挑战

1.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支出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养老的负担,加大了对养老保险覆盖面的需求并导致养老金入不敷出和拖欠问题。抚养比的上升将导致我国劳动力成本加大。我国养老金的主要形式是社会统筹并在筹集资金方面采取部分积累制。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之后退休人员数量急剧上升,仅仅通过对人数少的劳动者征收的养老保险资金和社会统筹支付的养老金根本无法满足人数多的老年人口养老金的需要,因此资金的入不敷出與拖欠问题将极为严重。如果没有任何政策调整的话基本养老保险不但会出现赤字而且还会最终走向破产。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覆盖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并在逐年完善中,从理论上来讲它应当遵循广泛覆盖的原则。但是从客观上来看我国现存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十分狭窄,并没有涉及到每个应当被保险所覆盖的地方。2004年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超过1.6亿占总人口数的比重约为12.6%,2005年增加到1.74亿占总人口数的比重约13.4%。从表面上来看虽然覆盖面有所上升但是仍然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的最低线。事实上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包括8亿农村人口和近1亿农民工群体,绝大多数农民及农民工仍然依靠依靠自身来养老。

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医疗保险支出的挑战。老年人是人口结构中最容易患病的特殊弱势群体,人一生中80%的医疗费用均是消耗在老年时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龄人口在医疗保险方面的需求将日益膨胀。2000年我国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休与退休人员为920万人,2001年迅速翻倍为1815万人,2004年几乎再次翻倍到3359万人。当年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约860亿元相对于前一年增长了31.4个百分点。我国国民寿命越来越长,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寿命为73.5岁,十年后将增至77岁。但国民身体素质却在下降,主要由慢性病导致老年人占用的医疗卫生资源是年轻人的三倍到五倍,参保老年数量也将越来也多。由于我国当前情况还仍然是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为由国家和单位共同支付,所以随着离退休人员快速增加人口老龄化对整个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此外人口老龄化还会加重医疗保险的“隐形债务”,因为在职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不仅要用于自身医疗,还要负担大量离休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人口老龄化导致离休退休人员的逐渐增多,在职员工的负担也随之越来越重。

3.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福利支出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福利特别是老年人社会福利提出了非常严峻的考验。人口老龄化会使得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激增从而给政府带来较大的负担。从1985年至1997年的12年间,我国用于社会福利等的各项支出从327亿元迅速增加至2043亿元增长了近10倍,其用于离退休与退职职工保险福利费用支出从149亿元增长至1068亿元增长了将近12倍多。它大大增加了政府社会福利的开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财政资金本来就比较紧张,加上近几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对社会福利少之又少,不仅投入远远不及欧美等国家甚至也低于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水平,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再加上缺乏专人对其管理和升值、缺乏相关法律政策对此指导与纠正导致我国老年福利这一块本来就漏洞百出。与此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政府不得不在公共服务的建设上多投资管理,如老年福利院的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与户外老年运动器材设施的建设等,这些都也同样将大大提升政府社会福利的支出。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假设经济发展速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政府效率按照当前的水平持续的发展下去,并且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数几乎保持螺旋上升的前提下,我们选取1998-2011年人口老龄化指数及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医疗保险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分别占GDP比重为样本,使用Eviews软件对其数量关系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并得出计量模型,看它们之间有无趋同增长关系以求发现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程度。

(一)利用EViews软件作对养老保险和老龄化指数、医疗保险和老龄化指数、福利支出和老龄化指数分别作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养老保险和老龄化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8,医疗保险和老龄化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88,福利支出和老龄化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7。说明变量间高度相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福利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都是稳步增长的趋势,本期与上一期高度相关。将我国1998年至2011年每一年的养老保险支出占GDP比重、上一期养老保险支出占GDP比重,与人口老龄化指数之间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作出养老保險支出和老龄化指数的散点图,图显示养老保险支出和老龄化指数呈线性关系;且本期养老保险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与上一期高度相关,因此在模型中加入滞后一期的被解释变量。理论模型如下:

模型结果显示:在显著性水平为0.1的情况下变量的系数均通过t检验。即本期养老保险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与上一期养老保险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高度相关;本期老龄化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养老保险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增加约0.171462个百分点。模型的调整后拟合优度为0.798095,模型的解释效果良好。

(二)将我国1998年至2011年每一年的医疗保险支出占GDP比重、上一期医疗保险支出占GDP比重,与人口老龄化指数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做出医疗保险支出和老龄化指数的散点图,图显示医疗保险支出和老龄化指数呈线性关系;且本期医疗保险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与上一期高端相关,因此在模型中加入滞后一期的被解释变量。理论模型如下:

模型结果显示:在显著性水平为0.1的情况下变量的系数均通过t检验。即本期医疗保险在GDP中所占比重与上一期医疗保险在GDP中所占比重高度相关;本期老龄化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福利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增加约0.105820个百分点。模型的调整后拟合优度为0.971431,模型的解释效果很好。

(三)将我国1998年至2011年每一年的福利支出占GDP比重、上一期福利支出占GDP比重与人口老龄化指数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做出福利支出和老龄化指数的散点图,图显示福利支出和老龄化指数呈线性关系;且本期福利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与上一期高端相关,因此在模型中加入滞后一期的被解释变量。理论模型如下:

模型结果显示:在显著性水平为0.1的情况下,变量的系数均通过t检验。本期福利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与上一期福利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高度相关;本期老龄化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福利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增加约0.135616个百分点。模型的调整后拟合优度为0.931964,模型的解释效果很好。

(四)预测人口老龄化指数的发展趋势。

自1998年开始,人口老龄化指数逐年递增,尝试用自回归模型来拟合这种趋势。得到模型结果如下:INDEXt=1.065784*INDEXt-1-0.003117。模型结果显示:在显著性水平为0.1的情况下变量的系数均通过t检验。人口老龄化指数与上一期人口老龄化指数高度相关。模型的调整后拟合优度为0.991782,模型的解释效果很好;DW统计量为2.139214,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做出人口老龄化指数与人口老龄化指数预测值的趋势图,可以直观的得出模型预测误差较小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结论。利用模型进行预测,结果2012年为9.44%,2013年为9.75%,如果保持目前的生育政策不变则预计到2014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指数将超过10%,2015年至2019年将每年平均增长0.5%,而到2020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将达到12.57%左右。

三、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不利影响的对策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年加重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压力也日益增大。而由此增加的养老福利支出又会对国民收入再分配产生巨大的影响,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都会倾斜于老年人。而且用于老年人的福利支出比重较大时对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又会产生严重影响。针对此一系列问题,特建议如下:

(一)刺激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根据前期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很快,在养老负担和医疗保险支出同时处于高速增长时,就可能挤占其他公共服务、国防、环保与医疗卫生等公共支出项目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但由于当前老年人口规模既定且社会保障水平具有易上难下与刚性的特点,因此我们无法通过减少老年人口数量或者降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标准来保证经济发展。唯一可行的措施是积极发展国民经济来降低社会保证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并且不断提高生产率,实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增加财政收入,进而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人口优势,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结构是一个复合化的概念,其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人口分布结构、性别结构或者种族和年龄结构等先天和内在要素,还包括因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或者生活环境等因素不同而造成的结构变化。从人口结构所包含的的内容上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上述各个方面的调整都会对人口结构的优化产生正面影响。一是人口分布结构的调整对于劳动力的跨区流动有着显著的推进作用,有利于实现劳动力地区间的优化配置;二是人口性别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人口长远的和谐发展;三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调整对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少子高龄化”是经济由不发达向发达过渡所伴随的必然现象。而在这一过程中以适度的变动为原则,将“少子化”控制在合理水平上将对于民族的繁衍的兴旺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人口众多的环境下,如果人口素质的提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那么人口的不利影响则会日益凸显。如果我国能进一步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那么我国在人口方面的优势则会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政府机构在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及教育等方面加大支出力度,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三)完善公共服务,创建和谐环境。所谓公共服务资源,指的是零散的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无偿在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其他公共设施方面为大众服务的综合体。一个地区发展的快慢与否,与这个地区的公共服务资源状况息息相关。公共服务环境越好,便有越多的人才流入以及资本流入,公共服务环境越坏将会造成人才与资源的匮乏。一个地区的公共服务环境由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养老状况、医疗、教育业、公共设施等所决定。从以往情况来看,政府在社会事业发展上的投资足以看出地区的公共服务环境优劣。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在此方面的投资不断增长,尤其是在老年服务方面的投入更为突出。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不同地区之间人口老龄化程度各部相同,导致政府在老年服务的投入上难以统一标准全部兼顾,某些地区在养老服务上依然处于尴尬境地。由此可见我国养老服务有待于完善。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构建和谐老年社会不可缺少的两翼。

(四)建立社保預算体系,减轻财政压力。通过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来全面、准确地反应社会保障收支情况,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监管并贯彻国家的社会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强化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约束和财务管理机制并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保值和增值。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而确保资金的使用能够发挥出最大效率。同时为了确保养老金保值增值,目前需要把这部分资金投入到市场上或者是参与到经济建设当中来以获取回报。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一般包括以下几种:购买政府债券、存入银行、投资于符合政府导向的项目、进入资本市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等。拓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无疑是增加养老金收益的一个好办法。但是在养老金投资中要把握好投资原则才能保证有丰厚的收益。要加强对投资基金的监管并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另外投资要追求长期收益性并尽量投资在长期收益的项目。在投资上还要保证养老基金投资的多渠道性以降低风险增加收益。再次就是要保证养老基金的流动性时刻保证一部分资金的变现能力以应对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姜向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变革及政策思考[J].人口研究,2009(2).

[2]林宝.人口老龄化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0(1).

[3]刘建文.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方式的利弊比较[J].税务研究,2007(10).

[4]穆光宗.政府责任与养老机构发展[J].中国社会工作,2010(3).

[5]苏明,杨良初,朱青等.亚欧国家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财经合作研究[J].财政研究,2006(9).

作者简介:刘逸虹(1990- ),女,湖北黄冈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201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硕士生实践创新课题: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3S0303)。本文系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财政支出人口老龄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