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课实验方法的创新

2014-05-26张恩鸿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物理实验创新能力

张恩鸿

摘 要: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只会读书、做题、考试,而不会自己分析、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体现在中考实验题失分较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改革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方法创新;创新能力

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能。培养创新的人才成为时代的要求。埃德力·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培养学生从事一种特定的终生不变的职业,而应以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

二、分组实验的多样化

目前分组实验,普遍存在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方法。而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而分组实验是锻炼学生的主渠道,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分组实验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 ,了解物理学的实验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创造才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精神。因此,教师的实验教学中,对某些实验可事先将实验课题对学生提出,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讨论:在实验中应选择什么仪器,采取什么手段,注意哪些问题。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拟定计划,实验中学生可按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课后再组织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成败的关键,最佳方法及实验结论等问题展开讨论,并由学生进行答辩、演示。这样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处于积极的思维、分析、动脑、动手之中,站到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如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时,我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写出实验器材和步骤。对于器材,有些学生把课本中的烧杯换成自己手头的种种容器。在步骤上,有的把倒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学生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质量。对于器材,表扬学生肯动脑筋,在步骤上肯定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并对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进行讨论分析,得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将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壁还粘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偏小,会使测量结果误差偏大。这样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师生探究的快乐,并能找到自己的差距,极大调动了学习的兴趣。在实验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想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改革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演示实验是教师做,学生看,按教师的思路去观察,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不能开拓思维,这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的观察、想象、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其实,很多演示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教师共同进行实验。这既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体验实验结果的真实,提高演示实验的可信度,使学生印象深刻,兴趣大增,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对于课本中,器材要求不高,取材容易的演示实验,可以改为随堂学生实验。例如:《物体的沉浮條件》中关于浮沉的几种情况的演示实验可以用学生都能找到的鸡蛋、水、食盐、杯子随堂完成,做到人人动手动脑,通过实验获取知识印象深、理解透彻,体验成功的喜悦。另外还应不断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直观性,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压强”教学中,为使学生弄清压力,受力面积和压强,这三者的关系,向学生举例杂技表演“人压钉板”一例。提出“人体为什么没有被钉戳破皮肤?”部分同学认为是练就的“硬功夫”。随后用如下实验来寻找答案:出示一块钉有三、四颗钉子的木板和钉有密密麻麻钉子的木板,把盛满红不同规格的两个薄尼龙袋分别轻放在两板的钉子上,观察:放在前者上的尼龙袋被戳破,红水流出;另一袋没被戳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们就会积极、主动思考,两种情况下,哪些方面是相同的,哪些方面是不同的,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

四、探究性学习

初中物理新教材较好地利用了学生好动善思的心理特点,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教材结构和体系,教材安排了许多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小实验、小制作,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有很多物理现象由于其特殊性,以及条件限制,在课堂上演示效果不明显,而这些现象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又随处可见,若将一些简单易做,取材容易,不受条件限制的小实验,让学生课外亲自去做,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只要正确引导,学生还是喜欢动手、动脑的。这些生动、有趣、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对学生的独创性想象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好处,很多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发明创造更多的小实验、小制作。如有些学生看见一些人在购买热水瓶时,将瓶口靠近耳朵听,用以鉴别瓶胆的质量,他们不能理解,在小组里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于是大家找来几个好的几个坏的瓶胆,一个个听,进行比较,他们察觉,无论瓶胆的好坏都能听到嗡嗡的响声,只是好瓶胆响声大,坏瓶胆响声小。“为什么有这样差别呢?”他们根据保温瓶原理和声学的初步知识认识到:瓶胆内的响声是外界声波进入瓶胆后,多次反射形成的交混回响,好瓶胆因为光洁度高,反射声波的作用较强,而夹层间真空度高,声波不易传走(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它的回响就大。因此,根据声音的响度可以判断瓶胆的质量,学生们会十分高兴,感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好处,从而增进自觉学好物理的决心和信心。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物理实验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非常规”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探析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创新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