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正积极申报中西部首个自贸区
2014-05-26
八项规定之后,餐饮业应走哪条路?发展经济不谈GDP谈什么?中西部首个内陆自贸区花落哪里?今年全国两会上,这些问题成为四川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做客华西传媒集群“全国两会会客厅”,给出了他的答案。
餐饮企业一定要尽早走上转型路。转型应不断调整经营定位,扩大消费群体;调整餐厅功能,走亲民的路线。
餐饮业放低身段走大众路
自中央推行八项规定以后,再加上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四川省餐饮市场持续低迷,结构性矛盾凸显。早在去年9月,“四川省促进餐饮业转型发展电视会议”上,谢开华便提出,作为重要的民生性服务业之一的餐饮业如今陷入发展困局,餐饮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转型已经是餐饮业走出发展瓶颈的唯一出路。
昨天,在提及餐饮业如何转型时,谢开华再次开出“药方”:放低身段,走大众化路线。
谢开华说,据调查,因消费群体问题,餐饮业客群选择走进误区,这也是“八项规定”之后,餐饮业发展步入“冬天”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他建议餐饮企业一定要尽早走上转型路。转型应不断调整经营定位,扩大消费群体;调整餐厅功能,走亲民的路线;调整菜品结构,适应大众需求。行业协会不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企业抱团发展,积极推动餐饮业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方式转变,突出经营特色、走大众消费的路线。
谢开华透露,商务厅其实有个想法,用3年时间,使四川全国百强餐饮企业由现在的10家变成20家,培育30家收入上亿的餐饮企业,打造50条地方特色街区。这就是商务厅研讨的235工程。“因此,大众化、集约化、品牌化、信息化、国际化、标准化六个方面共同发力,一起来保障我们餐饮业的成功转型。”谢开华说。
不唯GDP“三驾马车”更需质量
今年两会上,谈不谈GDP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的一道选择题。那么不谈GDP谈什么?谢开华的答案是:不谈GDP不等于无视GDP,而是谈发展经济的质量。
谢开华说,过去一年,四川开放型经济、国内贸易和服务业稳中向好。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拉着四川全省经济稳步向前跑进了2014年。去年,四川省居民消费贡献提升,服务业发展提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13.9%左右;服务业增加值9000多亿元,增长近9.9%,增速在前8个经济大省中列第4位。电子商务交易额近 9000 亿元,增长66.1%;网络零售交易额923.5亿元,增长近60%。
谢开华透露,今年,四川将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搞活流通扩大消费需求,推动服务业突破性发展。
自贸区成都申报的优势明显
上海自贸区建立已过去半年时间,据公开报道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400家外资企业入驻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改革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上海自贸区获批后,成都即递交了申请报告。目前,成都正在积极准备更详细的申报方案。“我国要在中西部建立内陆自贸区,成都优势非常明显。”谢开华说。目前,“自贸区申报角逐”的确已悄然展开。不过,从国家部署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地域性布局、差异化战略、试验期亮点等方面综合分析,成都具备很多优势。特别是成都作为我国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和国家向西、向南发展的战略支点,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尽管是内陆城市,既不沿边也不靠海,不过,随着成都航空交通的快速发展,蓉欧快铁的开通,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成都依然成为了内陆口岸城市。
谢开华表示,建设自贸区的另一个关键,即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目前,成都正在积极探索负面清单管理。
据悉,四川省已经明确支持成都市上报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