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陶瓷史看质量发展

2014-05-26赵文斌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陶器瓷器陶瓷

文/赵文斌

从陶瓷史看质量发展

文/赵文斌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与石器不同,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通过化学变化,创造出来一种崭新的东西,而不是直接从自然界取物加工使用。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瓷,至今依然广泛使用。陶瓷是人类发明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器物,它记载的质量信息是其他器物所无法比拟的。纵观陶瓷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可从中领悟到质量规律。

一、质量发展是总体态势

陶瓷发展既有辉煌时期,也有衰落阶段,但总体来说,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现在我们无从知道人类是如何第一次发明陶器,只能想象先民从熄灭的火堆旁发现黏土变得坚硬,开始有意识地试探烧制陶器。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陶片距今有11700多年历史,磁山文化的红陶距今有8000多年历史。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很低下,陶器制作粗糙、不精良。商代早期,已有专门陶器作坊,灰陶和白陶与夏代相比,品种增多,烧成温度和质量提高。商中期,白陶和印纹硬陶器烧成温度和质量又较前有提高。商代后期,白陶质地坚硬,耐火度和吸水率都大幅度提高,原始瓷器质量也有了提高,而灰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器一脉相承发展,质量又有提高,器形规整,胎壁减薄,厚薄均匀。

到了东汉,人们在长期制陶过程中不断认识原材料性能,总结烧成技术,发明了总体质量更好的瓷器。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陶艺开始走向衰落,瓷艺发展逐渐壮大。隋唐时代,白瓷烧制技术得到提高,出现“南青北白”制瓷格局。宋代制瓷业极其辉煌,大大超过前代,出现了驰名中外的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等。元代中晚期,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明代,瓷器工艺又得到提升,斗彩和五彩等瓷器工艺精益求精。清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峰。

二、需求是动力

尽管陶瓷质量发展总体上不断进步,但是不同的器物在不同时期又会起起落落,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对质量的需求会有变动。在此,仅以明器、茶具和建筑用陶为例说明。

陶明器作为陪葬使用,在商代后期就出现,与殷墟出土的其他陶器比较,明器制作粗劣。同样,战国时代明器陶土不经淘洗,火候较低,胎质疏松、粗细不一。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在制作方法工艺上,集商周以来数千年我国制陶工艺技术之大成,胎泥配制成分严格统一,干湿程度非常恰当,火候恰到好处,陶色统一,达到了当时制陶的最高水准。秦汉时代,明器虽然装饰繁缛,但往往制作粗率,质地低劣。东晋中期以后,三国西晋时一度大量生产的明器基本上停烧。唐代三彩釉陶器得以兴起,绽放出瑰丽的色彩,很快有了很大发展,这和唐代盛行厚葬有关。后来又产生的“辽三彩”、“金三彩”,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朝以后,瓷器迅猛发展,陶艺发展基本乏善可陈,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西汉我国人民开始饮茶,到唐代已成为礼会风尚。入宋以后更盛行“斗茶”,使饮茶具备了一种超乎止渴作用的风雅价值,由于黑釉茶盏便于衬托白色茶沫观察茶色而受到斗茶者的爱重,使得黑釉瓷器产量特别大,质量不断提高。明代,瓷器更是主流,陶器进一步减少。但士大夫盛行饮茶风尚,对茶具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紫砂壶有泡茶不走味、盛夏不易馊、耐冷热、急变性能好等优点,使得紫砂器质量加速发展。

原始人类开始“穴居”和“巢居”,后来发展到使用建筑陶器。龙山文化平粮台遗址已出现砖坯和排水管。西周烧造出大型宫殿建筑顶部所使用的板瓦、筒瓦和瓦当等陶器构件,数量很大,只是胎质一般比较粗糙,一些板瓦和筒瓦羼有颗粒较大的砂粒。战国时期,各国大兴土木,建造城市和宫殿,推动建筑陶业迅速发展,砖瓦这时大都已经具备,并创造了空心砖。秦汉时期,万里长城、阿房宫、秦都咸阳宫殿等大批建筑,进一步推动建筑陶器快速发展,素有“秦砖汉瓦”之称。北朝拓跋硅建都平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高欢建都邺城,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促使北朝建筑用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前代。明代,宫廷建筑和寺庙建筑的需要,推动了琉璃瓦发展。

三、发展中有曲折

陶瓷质量发展总体趋势是向前,尤其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时期,陶瓷进步明显,但在此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其中战争造成社会动荡,严重影响着生产力发展,对陶瓷质量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出现停滞甚至倒退。

我国原始瓷生产,自商代到战国的一千多年中不间断向前发展,但是战国晚期,越地原先盛行的原始青瓷突然消失,印纹硬陶几乎绝迹,这与楚灭越战争有关,直到战国末年,才重新向前发展。

从陶器的起源看,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并驾齐驱,但连年战争改变了这种格局。三国、两晋大约两百年左右,北方陶瓷长期处于衰落状态,远不如汉代发达,民间流行的陶器大都是粗糙的灰陶,火度低,质量差。虽仍烧造铅釉陶器,但数量很少,质量也不如前。

从西晋八王之乱到十六国混战的一百多年间,北方一带更是兵连祸结,没有出现过较精美的工艺品,制瓷工艺一直让南方专美。直到四世纪末,北魏政权建立,北方陶瓷才进入复兴时期。

同样,五代十国时期,全国分裂、政权割据,瓷器发展非常有限,直到北宋统一全国,才开始新一轮发展繁荣。宋朝末年,金人南侵,北方熟练窑工逃亡、南迁,造成北方瓷业衰落。

直到元朝建立,中原地区陶瓷业才得以恢复和发展。清代,瓷都景德镇代表着整个时代水平。但清初,江南战乱频发,社会持续动荡,景德镇制瓷业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技术能力和水平严重下降,即使官窑生产也不例外。康熙十三年,由于吴三桂战乱,景德镇窑业基础几乎完全遭到破坏。直到康熙十九年左右,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四、质量发展与技术密切相关

陶瓷经过配料、成型、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陶瓷质量进步与每一种工艺技术发展都密切相关。

新石器时代,陶土就经过一定选择,采用铁含量较高、氧化钙含量较低的红土、沉积土、黑土或其它黏土,已用淘洗的方法去掉杂质。仰韶文化晚期,先民们就使用氧化铁含量比陶土低得多的原料,烧成呈白色的白陶,其成分与制成瓷器的瓷土和高岭土非常接近。

商代中期,人们发明了使用含铁量更低、杂质更少的黏土作原料和器表施釉的新技术,创制出了我国最早的原始青釉瓷器。春秋末到战国早中期,原始瓷器胎质细腻,铁和钛的含量较低,外施青釉,已经接近瓷器。东汉,已用水碓粉碎瓷土,提高坯土的细度和生产效率。两晋德清窑一个窑场所需的用料约有六、七种之多,都分别经过粉碎、淘洗等复杂工序。

唐代晚期,越瓷的原料加工和制作都很精细。瓷土经过很好的粉碎和淘洗,坯泥在成型前经过揉练,所以瓷胎细腻致密,不见分层现象,气孔少。

元代,景德镇窑瓷器制胎原料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提高了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变形,烧造颇有气势的大型器。明清两代,精工粉碎和潮洗原料,去除原料中的粗颗粒和其他有害杂质以增加瓷器的白度和透光度。

人类制作陶器,开始使用捏塑法,一般器形难以规整,仅限于少量小型器物以及器物上的附件。之后,采用泥片贴筑法、泥条筑成法。以模具为依托成型的模制法,其初级阶段是模具敷泥法,在某些特殊的器物上局部使用。之后,在模具上垒筑泥条,盛行于黄河中游的庙底沟、龙山文化。模制法开启了标准化生产。轮制法是更进步的一种制陶工艺,将泥料放在陶轮上,借助快速转动的力量拉坯成型,形成的器形规整、厚薄均匀。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后产生了慢轮,在距今5000年前后龙山文化发明并使用了快轮,陶器无论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之后,开始对陶器表面进行修饰加工,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或制作陶衣。三国两晋时期,圆器都已用拉坯成型,胎壁厚薄一致,器型规整。

烧成温度与陶窑结构密切相关。开始,先民们采取平地堆烧,烧成温度在500℃~600℃,形成的陶器极易破碎,吸水率高。后来,逐渐用封泥法代替平地堆烧法,温度达到800℃左右,陶器吸水率降低,变得坚硬。7000多年前,裴李岗文化中的红陶烧成温度为900℃ ~960℃,仰韶文化中的彩陶烧成温度约900℃~1000℃,烧前的彩画不易脱落。随着制陶业发展,出现了横穴窑与竖穴窑。横穴窑烧成温度可达到1000℃左右,最高达1100℃,已接近陶与瓷的“临界”温度,有效地提高了陶器质量。夏代出现了馒头型,商代晚期,在江南地区出现更为先进的龙窑,龙窑通风力强,自然抽力大,炉火势大,升温快,装烧量大。之后,人们不断改造龙窑,解决了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了制品质量。东汉窑温达1300℃左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解决了分段烧成的问题,龙窑由不定型逐渐转变为比较合理、完善和定型。直至今日,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

猜你喜欢

陶器瓷器陶瓷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
陶瓷艺术作品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