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文物的发展历程
2014-05-26龚张念
【摘要】 悠久长远的历史、天然封闭的环境、多元文化的冲击、“世外桃源”般的积淀,使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遗留下许多极富特色的文物,让我们能真实地见证绚丽多彩的闽都文化。
【关键词】 福州历史;文物研究;文化景观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福州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山海兼利,物产丰盈。“七闽山水多奇胜,秦汉封疆古来盛。无诸建国何英雄,赤土分茅于此中。”(1)随着考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闽族、闽越族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揭开。2000多年来,闽文化、闽越文化、汉族中原文化、海外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东海一隅激荡、交融。文化始源的悠久、文化传承的连绵和文化个性的难融,使得闽都文化呈现出绚丽多彩的风貌。
一、“环山沃野、溽江吻海”(2)
一种文化的形成,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时空的坐标决定了文化的类型。明代学者王应山在《闽都记》中以“环山、沃野、溽江、吻海”和“三峰峙于域中,二绝标于户外,甘果方几,莲花现瑞,襟江带湖,东南并海。二潮吞吐,百河灌溢,山川灵秀。所都耶,逢兵不乱,逢饥不荒,沙合路通,海滨邹鲁”,高度概括了福州的地理人文环境,说明了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不仅仅源于人类的杰作与传承,也得益于自然山川的孕育。
福州地处福建东中部、闽江下游、台湾海峡西岸,在东经118°08-120°31、北纬25°15―26°29之间,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常青,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福建西部的武夷山脉是长江流域与福建流域的分水岭,其高峻连绵的山势,使得八闽与外省的陆路交通异常难行。史书称福建“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天地所以隔外内也”。福州北部的鹫峰山脉向东南蜿蜒伸展,南部的戴云山脉向东成阶梯状下降,它们将以福州盆地为中心的福州平原环抱于怀,既抵挡了北方寒冷的空气,又承接了春夏充沛的雨水,赐予福州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适宜人类生存繁衍。
福州更因崇山峻岭、深谷急流,在将敌对势力和破坏性强的战争挡于域外的同时,也将自身隔绝在闭塞的陆域区域内。所以这里遍布古代音乐、古代语言、古代民俗、古代建筑等方方面面的“活化石”。况且,众多优良海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福州打开了一扇通向无垠海洋的大门,让闽都文化融入了拼搏开放,善于汲取新思想、新观念的海洋精神,常领风气之先。海洋人文与陆地人文相互动,共同组成福州的主流文化体系,形成福州人既开放又保守、既尚贾又崇文、既冒险又恋乡的海陆兼备的双重人文性格。
二、渔猎山伐,贝丘遗址
据目前考古发现,福州地区人类活动时代可追溯到约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前期。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遗留下来的比较典型的人类氏族部落定居遗址有平潭壳丘头、闽侯甘蔗昙石山、竹岐庄边山、白沙溪头、小箬牛头山、福清东张、闽侯鸿尾黄土仑和晋安新店浮村等。它们中以壳丘头遗址年代最早,昙石山遗址为新石器时代的典型,黄土仑为青铜时代的典型。这些遗址大都坐落在闽江下游两岸高阜和近海的小山岗上,具有鲜明的江海文化特征。这里的人种属黄种人的南方沿海类型,是先秦闽族的祖先,他们以捕鱼和采集海栖和半淡水栖贝壳类为重要食物来源,生产工具常用贝壳加工而成,如利用长牡蛎穿孔,再加工为贝耜、贝刀等农业生产工具。他们的居住地及周边贝壳堆积成山,故以“贝丘遗址”命名。出土的陶器纹饰有贝齿纹、水波纹、曲折纹等,是先民们对滨江靠海自然环境和生产活动的认知产物。在东张、昙石山、溪头等遗址中发现的先民们居住的灰坑和烧烤草拌泥墙壁等半地穴式“窝棚”、地面式“茅屋”建筑,较好地适应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
壳丘头文化——昙石山文化——黄土仑文化——闽越文化,从“火耕水耨”到“锄耕农业”、从狩捕猎物到家畜饲养、从禽兽皮衣到陶轮纺织、从磨制石器到青铜器物、从夹砂陶器到彩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在考古工作者手铲细掘的艰苦且卓有成效地工作中,闽文化发展链清晰地呈现出来,索解了古闽支离破碎的文献记载。从闽侯洋里张际村蛇王宫、连江凤城玉山村蟒天府等显现出来的崇蛇遗风,再联系到昙石山、庄边山遗址公共墓地在居住地的北边所反映出来的灵魂观念、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可以得出古闽文化中特殊的浪漫仙化、“信鬼尚祠”(3)的宗教情结,数千年绵延不绝地传承至今。
三、无诸奠基,六建城池
在青铜时代,古闽先民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周代即有“七闽”(4)之称,并“以时入宾”(5),即按时向周朝朝贡。战国晚期,越国战败瓦解,越王勾践后裔的一支王族南奔入闽,带来了中原和吴越文化,并同土著的闽族人结合,形成闽越族。秦末汉初,驺无诸率闽越甲兵跟随刘邦先灭暴秦,后败项楚。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6)。无诸治闽期间,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虽然闽越国年代久远,但从记录于史志文献、民间传说以及考古发现,福州地区还留存着大量的闽越国遗址和与闽越国历史、人物相关的文物。重要的有:新店古城遗址、冶山汉城遗址、浮村遗址(闽越国仓廪处)、新店盘石山遗址、欧冶池(越王铸剑地)、于山(传说为于越人所居,故名于山和无诸宴乐处(7))、大庙山越王台(无诸受封地(8)),以及闽侯、闽清等地祭祀无诸及其子孙、部将的闽越王庙等(9)。
历史上福州曾六度建造或扩建城池,即汉代的闽越国都城(冶城)、晋代的晋安郡城(子城)、唐末的威武军城(罗城)、五代梁的南北夹城、宋代的外城和明代的府城。每次建城都与中原战乱动荡、流离失所的北方百姓大量移民局势相对稳定的闽中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在冶山一带建造冶城,奠定了福州城池的基础。
晋太康三年(282年),首任郡守严高建“子城”,作为郡城。
“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创筑罗城四十里”(10),把“子城”圈在其内。环绕罗城的城濠水道即今天的安泰河等,自东往西澳桥、古仙桥(又称使君桥)、武安桥、津门桥、福枝桥、新桥、利涉桥(今安泰桥)、澳门桥、板桥(俗称老佛亭桥)、二桥亭桥、金斗桥、馆驿桥、观音桥等古桥仍雄跨在河道上。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闽王王审知以砖筑南北夹城,谓之月城,把罗城夹在中间,并将九仙山(于山)、乌石山(乌山)围入城内,与屏山鼎峙城中,福州别称“三山”自此始。
北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原先城池太小,不能满足城市功能需要。宋开宝七年(974年),刺史钱昱筑东南夹城,即外城。
元兵攻占福州后,拆毁城墙。明朝建立之初的洪武四年(1371年),就命驸马都尉王恭重砌石城,称为“府城”。王恭先在越王山(即屏山)上建造一座谯楼,作为各城门楼参照式样。因地势高,城楼宏伟,是海船入福州港的标记,又名镇海楼。去年在原址上重建了镇海楼。现在于山、乌山、公正新村等处还残留小段古城墙。城池的修建、扩建,或依山势,或顺水流,挖壕取土,堆积夯筑城墙。福州城池不断向外扩展,原先城内的护城壕就成了内河,并与新城池的护城壕和城外的河渠接连沟通,形成纵横交错的内河网,有效地解决了排水排涝问题,方便了交通运输,“大海船可以一直驶入城里”(11),福州也因此成了闻名遐迩的江南水都。
为了抵御倭寇,明代福州府各县特别是沿海县村大规模兴建军事城堡,大致可分为府城、县城、所城、民城四大类,以及按驻军级别、功能建设的司城、卫城、寨城、炮城等。清乾隆《福州府志》记载了各类城堡34处,现基本保留城池格局的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连江定海所城、福清万安所城、罗源鉴江民城等。连江透堡留存龙头烽火台等遗址。为了纪念凭吊抗倭名将,后人立碑树祠,现存鼓楼张经故居、张经墓、仓山张经祠、于山戚公祠、福清西门戚公祠等。
福州城长期是郡(州、路、省)治和府治所在地,也是闽县和侯官县县治所在地,两县地界基本上以宣政街、南街(今均为八一七路)为界,街的东面为闽县、街的西面为侯官县,分界的宣政街、南街和到任桥、安泰桥为两县合治。两县衙共处一城的情况,在我国建城史上极为罕见。以清福州府城为例,各衙门沿分界的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布,将军府、抚院、按察使署、左、右都统署、文庙、贡院等在中轴线东侧闽县内,总督部院、布政使署、福州府治、粮驿道署等在中轴线西侧侯官县内;商业区和士绅聚居区则集中在南街两侧,三坊七巷位于南街西侧,属侯官县;朱紫坊位于南街东侧,属闽县。城内街道基本按格状布置,路面宽度有九轨、六轨、四轨、三轨、二轨等五种,“侧足皆石也”(12),石砌的路面在中国古代城市街道中是不多见的。幸存至今的三坊七巷,其坊巷格局按鱼骨状排列,是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以来,福州商贸经济重心南移,台江得到了大发展,出现了上杭、下杭、中亭街等商贸繁华的街市。五口通商后,西方列强在仓山烟台山一带设立领事馆或代办处,开办教会学校,创建教堂,设立洋行,开设医院,兴建住宅,保留了很多西洋建筑。现在双杭、烟台山均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从屏山镇海楼——华林寺——鼓楼——三坊七巷、朱紫坊——乌山、于山——茶亭街——中亭街、双杭——万寿桥、江南桥(今解放大桥)——烟台山,从北向南延伸的一条城市中轴线浓缩了福州2200年的建城史,时空在此“交错”,历史在此延展,这条时空的中轴线集中展示和凝聚了福建及福州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是中华文化中一条重要又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线路。
四、架桥通津,草莱尽辟(13)
福州移民史,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福州的发展史。先是战国后期于越人大批南迁,与当地土著闽人共同建立闽越国。到了汉武帝时期,无诸儿子郢、余善等从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到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数次叛乱,被平定后,“帝(指汉武帝)以其阻悍数反复,……迁其民江淮间,遂虚其地。或窜山谷,后稍稍出,因自立为冶县。”(14)此后300多年闽中历史停滞,社会经济缓慢发展。立为冶县时间为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汉廷将“候官都尉”指挥机构驻地设在冶城,地因官而得名。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改冶县为候官县。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处于长期分裂割据状态,“时土宇偏安,中原避地从晋安王入闽,多衣冠之族,八姓其著也”(15)。到了唐末五代,中原板荡,河南光州固始、寿州等地大批百姓跟随王潮、王审知兄弟领导的起义军入闽。宋代中国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两宋之交、宋元之交的战乱,导致中原百姓又纷纷南迁入闽,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土地,兴修水利,发展经济。福州从唐代开始大规模围垦造田,与海争地。宋朝以农立国,兴起了修建水利工程的高潮,仅闽县的水利工程就达171处(16)。《福建通史》估算,从北宋中叶到南宋中叶,福州的田地增加了五万亩水田(17)。宋代福建的农田开垦已接近最高点了(18),也就有了“弥望尽是负郭良田”(19)的记载。
经过历代修缮,至今仍然发挥作用的重点水利工程还有不少,如晋朝郡守严高“凿东西二湖,周回各二十里……二湖与闽海潮汐通,所溉田不可胜计”(20)。成为福州有记载的最古老水利工程,至今西湖仍旧是福州的游览胜地,发挥着重要的防洪蓄水排涝功能。1056年蔡襄再任福州知州时,倡兴水利,闽县扩挖了东边的护城壕,即今日的晋安河,使北岭的洪水直排闽江。福清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年)始建音西镇天宝陂,至今仍灌溉190多公顷;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 福清在唐代永安陂的基础上修建祥符陂,坝体现存23米。长乐在唐大历五年(770年)挖掘宾闾湖(俗称东湖),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挖掘桃坑湖等等。
明清时期,随着沿海平原地区“草莱尽辟”,土地关系日趋紧张,人满为患。福州人逐渐向周边省份、台湾、日本、琉球、东南亚等地移民。最著名的是闽清人黄乃裳带领福州人到诗巫开辟“新福州”,今天诗巫市已成为马来西亚重要的现代化城市。台江黄乃裳故居、闽清坂东黄乃裳墓保存完好。
福州的海路、水路虽然畅通,但也十分危险。开山辟路,遇水架桥,发展陆路交通,既是中央政权加强统治,也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福州的桥梁建设长盛不衰,“闽中桥梁甲天下”,无论是长度、跨度、桥型、桥梁重量还是施工技术,在中外建桥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福州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桥可能是唐昭宗辛酉年(901年)王审知始建的马尾闽安迥龙桥,宋代修复。长66米,宽4.64米,4座舟形墩,五孔石梁桥,两墩之间铺架宽1米、厚0.8米、长13米的巨大石梁5根,这种五孔唐桥极为罕见。据推测,迥龙桥先是沿桥的走向打下松木桩基,巩固河床,“找平”基础;接着用大木筏载石沉到“找平”的松木桩基上,扩大桥墩基础与河床的接触面积;然后筑尖劈船形桥墩,以减轻水流阻力,防止急流冲垮石桥基础;桥梁架设采用“浮运架梁法”,即利用潮汐涨落的规律,用大驳船将重达30多吨的大石梁放置安装在桥墩上。桥墩作两层条石叠涩出挑以承托石梁(即伸臂梁桥),缩短石梁跨径,提高石梁强度,增大墩间跨度。迥龙桥是当时世界上工艺最先进的桥梁之一,历经1100多年,为唐以后福建造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多孔石梁桥中,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的福清龙江桥长达553米;始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台江万寿桥长522米,基础采用“木笼填石法”,即先在桥墩处下木笼,然后在笼内密填石块作为基础。木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崇祯四年(1631年)改建的闽侯廷坪龙津桥即为贯木拱廊屋桥,单孔,桥长33米,宽4.3米。桥屋10开间,用柱44根,穿斗、抬梁式木构架,歇山顶。台江彬德桥两墩三孔,旁边两孔是平梁、中间为圆拱。两墩三孔“凸”字形平梁桥以台江小万寿桥较为知名,即三孔都是平梁,旁边两孔低,中孔高,便于桥下行船。还有用石磴铺成一列的矴步桥,如闽侯上街可溪矴步桥等。现存与交通有关的文物还有连江定海白礁水下沉船遗址、晋安宦溪降虎寨、大、小北岭古驿道、仓山淮安古渡口和接官道、马尾琅岐清代古码头、马尾旧镇民国码头等。
五、佛老之教,其宫特盛(21)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谢泌任福州郡守,写诗描绘了福州的景色:“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是什么原因使得宗教在福州长盛不衰呢?
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它既是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和逃避,又蒙蔽麻痹人们于虚幻之中。福建宗教特盛,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地理原因。福建境内群山胪列,雨林茂密,气候潮湿。唐朝诗人高适诗句“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僧皎然诗句“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都是对福州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瘴气、瘟疫、疾病、毒蛇、猛兽等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可以想象,那些经历长期极端野蛮战争和残酷专制压迫、背井离乡来闽避难的中原百姓,跪倒在高大威严、法力无边的佛像、神像前,将以何等狂热激动而又异常复杂的感受和情绪,来洗礼和寄托自己的灵魂?
唐末福州各邑有佛寺200多座。《三山志》记载:“(佛寺)穷殚土木,宪写宫省,极天下之侈矣。而王氏(指王潮、王审知)入闽,更加营缮,又增寺二百六十七,费耗过之。自属吴越,首尾才三十二年,建寺亦二百二十一。虽归朝化(指宋朝),颓风弊习,浸入骨髓。富民翁妪,倾施赀产,以立院宇者亡限。庆历(1041-1048年)中,通至一千六百二十五所。”(22)从此,福州府的佛寺保持在1500-1700座之间。
福州道教和民间信仰香火旺盛,《八闽通志》记载:“闽俗好巫尚鬼,祠庙寄闾阎山野,在在有之。”(23)可分为几类:一是自然崇拜,如动物、植物、生殖、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水火等崇拜。二是祖先崇拜。福建家族制度发达,与之相适应的祖先鬼魂崇拜盛行,宗庙祠堂林立。三是行业祖师崇拜。台江双杭地区自明清以来,商家将本行业的能工巧匠或与行业有特殊关系的知名人物,如蔡伦(纸业)、杜康(酒业)、李时珍(国药业)、神农(米业)、吕祖(理发业)、闻仲(糕饼业)、孙祖(鞋业)、陆羽(茶业)等供奉为本行业的“祖师爷”。四是女神崇拜。如妈祖林默娘、临水娘娘陈靖姑等。五是各路神仙崇拜。如海神有妈祖、临水娘娘、水部尚书等,保育神陈靖姑,瘟神五帝,商神张真君,诚信神关帝,祈梦神何氏九仙等。五是功臣圣贤崇拜。如开闽王王审知、水部尚书陈文龙、武圣关羽、文天祥等。六是道教、佛教俗神崇拜。如道教的玉皇大帝、城隍、财神、二徐真人、土地公、齐天大圣、照天君等,佛教的观音等。
五口通商后,天主教、基督教在福州发展迅速,到1949年共有天主教堂106座、基督教堂48座(24)。鼓楼留存一座清真寺和象山伊斯兰圣墓。
据统计,福州现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占到总数的45.5%。主要有几类:一是庙宇、教堂。著名的有鼓楼华林寺、西禅寺、开元寺、晋安涌泉寺、闽侯雪峰寺、仓山龙瑞寺、金山塔寺、福清黄檗寺、鼓楼于山九仙观、台江古田会馆(天后宫)、晋安凤洋金将军庙、仓山泛船浦天主堂、石厝教堂、澳尾巷天主堂等。二是石窟寺及石刻。如永泰名山室、方广岩寺、罗源碧岩寺等石窟寺,鼓山、乌山、于山等摩崖题刻,鼓楼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贞元无垢净光塔(乌塔)碑、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郑和碑)、闽侯灵济宫碑等石碑,乌山摩崖造像、罗源栖云洞造像、福清瑞岩弥勒造像、长乐显应宫泥塑等造像。三是古塔。如崇妙保圣坚牢塔(乌塔)、报恩定光多宝塔(白塔)、长乐圣寿宝塔(三峰寺塔)、马尾罗星塔、福清瑞云塔、连江仙塔(无尾塔)、普光塔、含光塔和现安置在涌泉寺前的千佛陶塔等。四是其它文物,如鼓楼开元寺宋代铁佛,闽侯枯木庵树腹题刻,闽侯雪峰寺义存祖师塔墓、涌泉寺血经和经版、由僧人主持募建的万寿桥、河口小万寿桥等。
六、理学勃兴,科甲鼎旺
福州教育起步迟,直到中唐大历七年(772年)李椅任都团练观察使兼福州刺史,建中元年(780年)常衮任福建观察使后,才重教兴文,广设学塾,福州学风大振。王审知重视教育,一方面设招贤院,“好礼下士”,一方面“又建学四门,以教闽士之秀者”,为福州培养了不少人才,唐五代福州共中进士43人。从此福州科甲一直长盛不衰,中国历代科举共录取进士10万2千余名(特奏名除外,下同),福州进士4073人,约占总数的4%。
宋朝在与辽、金、西夏、元等游牧民族的对峙中,军事上处于劣势,兼之江南已经全面开发,所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蔡襄、张伯玉、程师孟、曾巩、李纲、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赵汝愚、黄龟年、张浚、张元干、梁克家都在这里或任职、或授业、或居住过,一时俊彩星驰,人才荟萃。他们言传身教,著书立说,将福州的文化推向全盛。南宋学者吕祖谦诗“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福州兴盛的学风。闽侯李纲墓、仓山蔡襄祠堂、永泰张元干故居、仓山文天祥庙等文物得以较好保留。
作为儒学发展新阶段的理学,产生于北宋。福州自北宋后期以来理学盛行,特别在南宋成为理学之乡,一直延续到清末。闽理学渗透到了文化的各个方面,是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理学发端于宋初的陈襄、陈烈、周希孟、郑穆等“海滨四先生”(或曰闽中四先生);南宋朱熹避伪学禁时来福州执经讲问,课徒授业,深受爱戴和敬重,福州市郊、闽侯、长乐、闽清、连江、福清等县都留下他的足迹、讲学遗址和众多的摩崖题刻。鼓山水云亭后墙上嵌有朱熹自画像碑,现存的朱熹讲学过的书院中多建有朱子祠,如仓山濂江书院、马尾长柄朱子祠等。朱熹门人、女婿长乐人黄榦(字勉斋)也是南宋著名理学大师,现存晋安区岭头黄榦墓、长乐黄榦祠等。
正是因为人文荟萃、理学勃兴,成就了有宋一朝福州中进士人数达2625人,居全国第一的殊荣。传为科举佳话的有:一县连科三状元,指南宋萧国梁、郑侨、黄定三状元都是永福人,永泰县现存联奎塔—三元祠、郑侨墓等。一门同榜四进士,指南宋长乐杨梦斗与其胞兄杨琦、胞弟杨叔济、胞侄杨次郑同榜登第。后来他们分守要塞,力抗元兵,兵败后都自杀殉国。后人在长乐建“文章节义祠”(俗称杨公祠)祀之,保存至今。元代统治歧视汉人南人,总共录取汉人南人进士300余人,其中福州19人,录取率仍高于汉人南人各省。
明朝中叶以后,全国王阳明心学盛行,理学式微。但福州理学仍盛,一是与当权者张伯行等人的大力提倡有直接关系,在福建编辑了出版了几十种程朱理学著作,设鳌峰书院等作为程朱理学的阵地。二是元朝政府把程朱理学和教育考试制度联系起来,继而明清,都将程朱理学定为官方哲学。福州朱子理学代有传人,并濡浸到思想教育、文化艺术、习俗性格等各个方面。如连江人陈第是明代名重一时的理学大儒,同时还是军事家、旅游家、音韵学家、考据学家等,连江陈第墓保存至今。三是还因福州地狭土薄,人口稠密,读书是一条难得的出路,科举则是一步登天的捷径。
所以明、清两代,福州中进士人数分别为654人和732人,依旧保持科举大府的称号。传为科举佳话的有“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指的是仓山濂浦村林瀚家族。“父子叔侄兄弟同榜进士、世进士、六子科甲”,指仓山螺洲陈氏家族,著名人物有陈若霖、陈承裘、陈宝琛等。现濂浦、螺洲分别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存较多文物古迹。又如偏僻的罗源中房镇林家祖厅前,林立着18对旗杆,代表林氏家族有18人中进士或举人。现存与科举有关的文物还有福州、螺洲、永泰、闽清等地文庙,鼓楼正谊书院、闽清坂东文泉书院、台江上杭高氏文昌阁、闽清梅溪文昌宫等。
科举考试是以儒家学说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和判断标准,封建文化中最能体现“独尊儒术”的显性建筑,也许要算是起着褒奖教育、炫耀标榜、纪念追思、风俗展示、装饰美化、标识引导等作用的各类牌坊、牌楼。遗留下来的知名牌坊、牌楼有:福州文庙门柱冲天式(即乌头门)的棂星门,鼓楼闽王祠牌楼式的门楼,为纪念明代叶向高两度任首辅殊荣而建的福清“黄阁重纶”石牌坊,为明代官至御史、两京学政提督陈伯谅而建的福清阳下镇“两京文衡”石牌坊,明万历皇帝旌表邓迁父子为官廉洁而亲书“父子贤良”匾的闽侯竹屿木牌坊,为103岁的林津淇而建的闽侯 “升平人瑞”石牌坊,仓山濂浦的“尚书里”石牌坊和明代进士题名木牌坊,各县还有许多烈女坊、节孝坊等。
七、喧闹港市,商贸昌盛
闽天不长闽海长。福建内陆封闭,但福州却拥有众多优良的靠泊、避风港口;沿海地区人多地狭,必须通过贸易维持生存和发展;港口贸易量取决于辐射腹地经济总量的大小,福州港是以广阔的闽江流域作为海洋贸易的商品生产、交换和消费腹地;与台湾、东亚、东南亚经济的互补性;先进的造船工艺和优良便宜的造船原料;地处古代国际海洋和国内航运线路上;国家权力体系的参与和运作影响;新石器时代已开始的航海实践传统等等因素,使福州成为了我国历代最重要的港市之一。
据考古发现,台湾的大坌坑文化出土的陶器类型以及地理分布特点、经济生产方式与壳丘头文化十分相似。分布在台湾北部的园山文化、凤鼻头文化、芝岩山文化的发展序列,与昙石山文化、东张中层文化相衔接,年代晚于昙石山文化。由此推测在新石器时代,福州先民已远航台湾。据《长乐县志》记载,战国时吴王夫差曾在长乐吴航头建造战船。到了东汉,东冶(福州)成为我国海上南北“贡献转运”枢纽(25)。三国吴建衡元年(269年),在福州“置典船校尉,主谪徒作船于此”,并派军“从建安海道出征交趾”。清代《连江县志》记载:“吴潘璋造船屯在北门城外,有铁锚一根,露地四尺许,其端有窍。”相传此“铁竹篙”即为三国时期温麻船屯系船的遗物,现存于连江博物馆。福州港是唐朝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现存于福建博物院的唐代《球场山亭记》碑文记载福州:“海夷日窟,风俗时不恒。”说明海外贸易和夷人交往贸易增多后,影响了社会风俗。王审知治闽,开凿黄岐港,闽国财用因贸易而富足。宋朝江南经济大发展,福州海运业十分发达,以国内贸易和东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等航线为主(26)。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的“禁海令”,对福州经济造成较大影响。到明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多在闽江口和长乐候风、检修船舶、采办补给等。现长乐保存与郑和航海活动有关的重要遗物、遗迹有圣寿宝塔(三峰寺塔)、“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为全国仅有的记述郑和下西洋的碑刻)、南山天妃行宫、文石天妃庙、云门寺等。福州是明朝政府与琉球往来的唯一港口,福州与琉球的贸易,实质上是中国与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之间的贸易。明朝在水部门外设立柔远驿和进贡厂,作为“琉球诸蕃国使臣馆寓之所”和货物仓库等,后来渐渐被琉球人独占,所以又称“琉球馆”,台江琉球馆部分建筑保存至今。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在督泊邓内监(太监)主持下,开凿了“直渎新港”,“径趋大江,便夷船往来”(27),琉球海船可以直接到达柔远驿和进贡厂。清代初期实行残暴的“围海”、“迁界”的“海禁”政策,给福州经济以沉重打击。直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才开始调整政策,逐渐废除“海禁”,福州对外贸易渐渐恢复发展。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成为对外贸易和大宗进出口货物集散地。
陶瓷业、纺织业、制盐业、冶铁业、造船业等曾是古代福州的支柱产业,也是航海贸易出口的主要商品。福州富蕴瓷矿,燃料充足,是我国陶瓷生产的重要产地。兼之水运便捷,解决了沉重、易碎陶瓷的运输贸易难题。闽江下游的新石时器和青铜时代遗址,除平潭壳丘头外,都出土了众多陶器。考古发现,仓山建新淮安从南朝时期就开始大规模生产瓷器。连江、福清、闽侯、闽清等地均发现宋代大型窑址,特别是闽清东桥乡一带方圆几十里范围内,古瓷窑址密布,规模惊人。体现福州古陶瓷工艺最高水平的,要算是保留至今的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烧造的两座“千佛陶塔”,通高8.3米,陶土捏塑烧制而成,两塔分别贴佛1092尊和1122尊。烧制如此巨大精美的陶器,工艺技术要求极高。原位于仓山龙瑞寺内,后移置涌泉寺门口。
福州自古有丝城之称。生产丝绸、蕉布、苎布、葛布、麻布等布匹,有的作为贡品,有的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到亚、非、欧各国。在福州北郊出土的茶园山宋墓和黄升墓中发现了大批珍贵的宋代丝织物,品种繁复、质地优良、色彩绚丽、工艺精湛,为研究宋代丝织业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茶园山宋墓出土文物在福建博物院和福州市博物馆展出。明代福州的纺织工艺有突破性发展。明弘治年间,福州织匠林洪发明一种“改机”,生产出细薄而实用的新品种,使福州锦缎的工艺水平超过了江南一带的同类产品。
福州海岸线漫长,多港湾滩涂,适于发展海盐。侯官县是唐代十大盐监之一。宋元时期福建有十县产盐,福州占其四;明清福州盐场仍占重要地位,特别是明万历年间发明改良的“埕坎晒盐法”推广后,产量大幅度增长。制盐业的生产、销售均在官府监督下进行,是重要的税收来源。
福州冶铁业发达。无诸在冶山(今泉山、将军山)一带大兴冶炼业,推广铁器具,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宋代福州有炉户71家,其中拥有年纳税约3000多文以上的高炉51家(28)。直至晚清洋铁大量输入前,福州都是生铁及铁制品出口区,现存马尾长柄铁冶场遗址、闽侯廷坪乡良地银矿遗址等。铸于宋元丰六年(1083年)的鼓楼开元寺铁佛,头部实心,估计重达十万斤,制作精细。根据铁佛座下发现有一口井,推测是采用“蜡铸法”工艺铸造而成的。
19世纪前,福州的造船业从质量、数量、吨位、工艺等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其中水密隔仓结构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造船工场主要分在福州的南台、河口、洪塘和连江、长乐、福清等地。
八、屋室钜丽(29),台榭如鳞(30)
福州历来是中国东南大都会,闽江流域核心城市,航海贸易大港,官宦望族聚居之府,商贾云集的富庶之地,这是高第大宅鳞次栉比的经济基础。历代鲜见战祸兵灾,高大的封火山墙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木构建筑火灾易蔓延的问题,这是古建筑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木材、花岗石等大量优质的建筑材料开采运输方便,建筑工匠技艺高超,“人以屋室钜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31)的习尚风气,是建造杰构华堂的有利条件。
福州古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建筑对称、严整、封闭的农耕文化性格,又具有华丽矫饰,活泼夸张的海洋文化特征。曲折流畅的封火山墙,振翅高翘的燕尾脊,生动瞩目的灰塑,工巧玲珑的雕刻,颇具匠心的布局,处处表达出福州建筑特有的性格,极富表现力。
一是浓郁的文化氛围。“人被诗书之泽,家传弦诵之声”,福州风雅的社会风气,使其建筑蕴含深厚的文化张力。被建筑界喻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的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就是士绅阶层聚居之处。据统计,三坊七巷内历代共有140多人中进士,涌现出400多位历史名人。卢美松研究员在《福州坊巷民居的文化品格》一文中精辟论述到:“福州三坊七巷建筑,不仅集中了主人的营建智慧与财力,展示其规模与侈丽,而且还由于历代相传,陈陈相因,积淀起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浓厚的乡土韵味。这些建筑粉墙黛瓦,突显高雅情趣;崇宇高堂,宣示世家气派;琐窗绣户,蕴涵富贵本色;深宅大院,彰扬大家风范;园林书斋,寄寓旷达情怀。”
二是严谨谐调的布局。福州多山多水,气候湿热,发病率高,“巫文化”盛行。所以,古人运用堪舆风水学理论,把选址定居作为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来对待,注重建筑在山川形势中的位置、朝向,力求与自然环境相谐调。建筑布局讲究对称严谨,中轴贯穿,主次分明。大规模建筑则以纵向“多天井式”组合布局较为常见。官宦之家讲究主座建筑的对称严整,透露出官家大宅的气派与威严;但侧院较自由灵活地布置客厅、花厅、园林、假山等,追求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以闽清宏琳厝为例:宏琳厝座西朝东,座山(即建筑背面的山峰)是著名柯洋山,左右护山分别是白云山、玉台山,正前方有案山,梅溪从南到北环绕而过,形成“玉带环腰”,案山后面是层层递高、重峦迭翠的“八闽岳祖”白岩山,天空轮廓优美,是风水学中最佳的“宝地”。宏琳厝讲究中轴对称布局,广宅深院内廊回路转,交错相通,纵横有序。全厝大小厅堂35间、花圃25个,天井30个、封火墙36堵、水井4口、大门13扇、住房666间。科学合理的布局,优良的光照、通风,造就了冬暖夏凉的宜居环境。
三是丰富多样的风格。高山急流的阻隔,相对封闭的小社会,形成了山区、平原(城区)、沿海、“洋派”等四种类型建筑风格。山区的建筑大多依山而建,受地形影响,一般面阔较大,常常见到面阔七间、九间甚至十一间的建筑,但进深不深。生土夯筑的墙体,厚重、朴实、经济。雕饰风格纯朴,乡土气息浓郁。由于山乡僻壤,土匪盘聚,所以留下了众多可与土楼相毗美的,以满足家族聚落群居和良好防御功能需要的土堡、土寨和大型古民居等。如福清东关寨雄矗在半山腰,墙体坚固结实,沿内墙辟环寨哨廊,供巡逻。哨廊外墙开小窗,为瞭望射击之用。良好的防御功能,威慑了明火执仗的来犯者。闽清宏琳厝、四乐轩等大型古民居和闽侯溪源寨、永泰同安清石寨、闽清省璜娘寨等数十座土堡、土寨保存良好。
平原及城区建筑受坊巷格局及昂贵地价的影响,空间有限,所以工于设计,精于细节,在“巧”上下功夫,正所谓“贫女巧梳头”,使建筑充满了悠游惬意的诗韵妙趣,极富审美价值。儒家思想讲求中庸内敛、淡泊名利。体现在建筑上,表现为外墙朴素、简洁、淡雅,除了疏朗的排堵门罩外,不作气派的装饰。
为了抵御强劲的海风,平潭、罗源、连江等海边民居多是石构建筑,小窗户,双坡顶,几乎不出檐,有的做成平屋顶,建有封火山墙的也较低矮。福清沿海的建筑与莆仙和闽南建筑同属红砖建筑区。绚丽多彩的红砖红瓦白石外观,曲线生起的动感屋脊屋面,花哨炫耀的装饰堆砌,彰显出福清沿海居民诚朴、豪放、纯真的海洋人文性格。
五口通商后,西式、中西结合风格的“洋派”建筑在福州生根发芽,丰富了福州的建筑形式,留下了新颖亮丽的城市建筑风景线。西式风格的代表建筑有马尾造船厂的轮机车间、绘事院、仓山福华机器制茶厂等厂房,石厝教堂、泛船浦天主教堂等哥特式教堂建筑,英国、美国、日本、俄国领事馆、汇丰银行、怡和洋行、台江福建轮船公司等公共建筑,晋安鼓岭别墅、仓山马厂街民居群等居住建筑。中西结合风格代表建筑有内部为中国传统木构架、外观欧式砖石的澳尾巷天主堂,中国传统大屋顶与西式主体建筑相结合的魁岐协和大学、仓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等校舍建筑。中式院落布局、西式楼房风格的民居建筑在台江双杭等地较为常见,多为观念开放的乡绅和商人在传统建筑的宅基地上新修建的。
四是独特鲜明的装饰。福州建筑最突出的外部特征是马鞍型的封火山墙,这与由直线和直角构成阶梯形的江浙建筑山墙风格迥然不同。登高望古城,鹊尾翘角和马鞍山墙绵延起伏,如万马奔腾,又似碧波万顷,海洋人文精神在此展露宣扬。雕饰则以木雕、石雕和堆塑著名。如长乐鹤上九头马民居以处处精雕细琢而闻名,无论木雕、石雕还是堆塑,一千多幅构图无一重复,件件精品,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观赏价值。福州的髹漆和贴金工艺名扬天下,多施于宗教建筑。如台江古田会馆(天后宫)瑰丽柔和的髹漆,金碧耀眼的贴金,使宗教建筑显得气派、堂皇。
五是环保的建筑用材。福州的建筑材料大多就地取材。木材中特别青睐杉木,多数房屋的柱子、屋架、檩条、楼板、隔墙等都用杉木,且不施油漆。逢年过节,则用碱水洗刷得干净泛白,予人自然、清爽、亲切、温馨之情感。大量使用花岗石,在漫长炎热的夏季中透露出丝丝凉意。农村多以宽厚的夯土墙、土坯墙作为围护结构;城内则用瓦砾土加上粘土、壳灰、贝壳等夯筑成墙。福清民居的墙体常用“金包银”处理,即在生土瓦砾夯筑的墙体外,再用三合土拍打夯筑外墙皮;这些墙体坚固、承重、耐久、吸潮,冬暖夏凉,深得人们的喜爱。
九、船政发韧,风气领先
领先风气,必先变革。变革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其过程是痛苦的,但是由此产生的作用和结果,在某些方面却是积极的。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后,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被迫开放。由于洋行林立、洋货倾销、鸦片泛滥,福州港口贸易从出超变成入超,传统手工业濒于破产,人民痛苦不堪。然而,由于有识之士率先接触、了解、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民主观念、教育思想,又为福州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许多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
清同治五年(1866年)创建的福建船政和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甲申马江海战,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如轮机厂(车间)、绘事院、法式钟楼、一号石船坞等近代工业建筑,纪念马江海战死难将士的昭忠祠、马江海战烈士陵园,以及长门(电光山)炮台、亭江炮台、中坡炮台等。
福建船政更大的贡献应该是形成完整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崭新教育体系,开一代新学风,培养、影响、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为中国的海军、造船、航海、航空、天文、电信、铁路、机械、矿冶、翻译、外交、文化、教育等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这里走出了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铁路专家詹天佑、翻译家王寿昌(与林纾合作翻译了《茶花女》等外国文学作品)、陈季同(将《红楼梦》等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法语,向西方系统介绍中国文学)、外交家罗丰禄、天文学家高鲁、造船专家魏瀚,著名海军将领刘步蟾、邓世昌、陈兆锵、方伯谦、叶祖珪、萨镇冰、蓝建枢、刘冠雄、黄钟瑛等。与福建船政有关的著名人物还有船政提调胡雪岩、船政大臣裴荫森、船政航空业先驱王助、巴玉藻、曾诒经、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等。这些熠熠生辉的杰出人物,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现代化进程。福州也有幸保存了大量船政名人的故居、墓葬、祠堂、题刻、书法手稿、生活用品等文物。
较之中国传统的以科举为目标的教育相比,近代新式学校在教育管理、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在福建船政、教会教育和官办新式教育的推动下,注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办学理念蔚成风气,福州新式学校教育领先全国,福州籍两院院士和著名学者比率又高居全国前列。教会学校的兴办,尽管是与教会的传教目标及至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紧密相联,但也对福州近现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如由教会创办的英华学堂毕业后深造成学部委员的有侯德榜、沈元、陈景润8人,由福州协和大学培养的学部委员有鸟类学家郑作新等6人,全省第一所官办学堂(今福州一中前身)则有学部委员冯端、邓拓等。我们以史为鉴,以人为范,努力保护好侯德榜、冰心、高士其、陈景润、张钰哲、邓拓(邓叔群)等名人故居,激励后人学习他们的精神,保持福州人才高地优势,创造福州美好的未来。
十、榕台情缘,源远流长
历史上福州在行政、经贸、文教、移民、宗教等方面对台湾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保存着大量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涉台文物。承载见证两地间源远流长的历史关系的文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行政管理。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与台湾政治联系紧密。宋元时期始在澎湖建官设治。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与福建隶属关系正式确立后,从福州地区调任台湾知府的就有觉罗四明、苏秦、杨绍裘、方传遂等。此外福州人宦游台湾,在各级衙门里担任幕友,故居在文儒坊的著名学者陈衍就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府。清政府加强对台湾军事管辖,马尾闽安驻军左、右营将士到台湾轮戍,在台湾捐躯殉国后,遗骸用金瓮(陶罐)装回闽安安葬。同治十三年(1874年),随沈葆桢赴台抵御日寇借“牡丹社”事件侵略台湾而牺牲的将士遗骸归葬于闽安虎头山,共135座,清军义冢保存完好。
二是经贸往来。榕台两地经济互补性强。历史上福建人多地少,人口压力相当严重,早先台湾移民在台从事农垦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粮食和蔗糖,运销内地。晚清以来,洋务兴起,台湾所产煤、铁等原材料大量运往福州,促进了福州近现代工业的发展,两地间的航运经贸往来更加密切。台湾孤悬海外,加强与大陆的通信和交通是有效防范西方列强觊觎之心的重要手段。福建船政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船政建造的轮船定期往返于两地间,改变了以看风使舵的木帆船为主的航运格局,提高了航运安全系数,增大了运输贸易量。
三是文教传播。清代台湾府学、厅学、县学的教授、教谕、训导等职多由福州人士担任,为台湾培植大批人才。故居在光禄坊的刘家谋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受任台湾府儒学训导,勤于执教,为人师表,以劳疾卒于任。还留存部分建筑的鳌峰书院、正谊书院与台湾的书院关系密切,交流多。以鳌峰书院为例,其山长丁莲曾被邀至台湾讲学,台湾士子也以报考鳌峰书院为荣。
四是名人贡献。福州历史名人王审知、甘国宝、江继芸、沈葆桢、严复、林觉民、林森等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深远。他们中许多人的后裔在当今台湾社会中举足轻重,在政治、经济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王审知祠堂、王审知墓、甘国宝祠堂、江继芸墓以及沈葆桢、严复、林觉民、林森等涉台名人文物都得以妥善保存。台湾巨富“板桥林”林尔康娶了仓山螺洲望族陈宝琛的妹妹陈芷芳,他们的儿子娶了陈宝琛的女儿,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沈葆桢的孙子和严复的儿子,沈、陈、严、林均为榕台两地望族,他们之间的联姻一时传为佳话。现林尔康与陈芷芳合葬墓在鼓山洋里村,保存完好。
五是宗教交流。台湾佛教源流上与福州鼓山、西禅、福清黄檗寺三大丛林一脉相承。清初至近代,台湾僧人往往要到鼓山涌泉寺等大丛林受戒、修行,以示正统。福州地区的民间信仰也传入台湾,在众多民间信仰中以临水夫人、裴仙师、城隍、五福大帝等信仰在台湾最为兴盛。如平潭县五福庙,供奉都城隍和台湾城隍,是榕台两地民间信仰同根同源的见证。
十一、前仆后继,唯义所在(32)
福州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城市,在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斗争中,前仆后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苟利国家生死以,豈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亲率福建水师赴台抗日的沈葆桢,有临刑前长啸“君子死,正义尽!”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有“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黄花岗烈士林觉民,有被反动军阀张宗昌杀害的报界先驱林白水,有中国工人运动先驱王荷波、林祥谦,有左联五烈士之一的胡也频,有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建立“透堡乡苏维埃政府”的杨而菖烈士,有“江姐式”的革命烈士陈可珠,有著名新闻学家、作家、国家高级领导人邓拓,有著名军事理论事、高级将领郭化若等等。他们的故居、墓(陵)园、遗迹等多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辛亥革命福州前敌总指挥部旧址鼓楼于山大士殿、花巷辛亥革命福建革命军总指挥部、仓山梅坞顶独立厅、连江光复会旧址、连江透堡暴动遗址(林氏宗祠)、鼓楼安民巷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闽侯大湖战役遗址、马尾潮江楼、文林山革命陵园等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福州的仁人志士投身于风起云涌的革命大潮中,为人类的正义和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历史,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注释:
(1)参见(明)王恭《冶城歌》。
(2)参见(明)王应山《闽都记·福郡建置总叙》。
(3)参见《宋史·地理志》。
(4)《周礼·夏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5)《周礼·秋官》:“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
(6)参见《史记·东越列传》。
(7)(明)王应山《闽都记·卷之四郡城东南隅》记载:“《闽中记》云:越王无诸九日宴集兹山,有大石樽尚存,又名九日山。”
(8)(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宫室》载:“越王台在府城南嘉崇里,台上有石剑,大书曰:全闽第一江山。
(9)相传汉闽越王余善在“惠泽山之南,崇阜屹立,俯瞰巨潭,钓得白龙”。
(10)如鼓山镇广应庙(祀闽越王郢第三子白马三郎)、上街镇侯官汉镇闽将军庙(祀无诸部将)、上街镇建平闽越王祠、荆溪镇永丰闽越王庙、洋里乡仙洋、上街镇厚美汉镇闽将军庙(祀无诸部将铁将军)、南通镇古城古灵王庙、坂东镇文定汉闽越王庙、坂东镇朱厝汉闽越王庙等。
(11)参见(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之四》。
(12)参见(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之四》。
(13)琅琊王德政碑:“草莱尽辟,鸡犬相闻,时和年丰,家给人足。”
(14)17世纪罗马利亚旅行家尼·斯·米列斯库《中国漫记》,蒋本良、柳凤运译,中华书局1989年。
(15)参见(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之一》。
(16)参见(明)王应山《闽都记·福郡建置总叙》。
(17)参见(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之十五》。
(18)参见徐晓望《福建通史·第三卷·宋元》第217页。
(19)参见徐晓望《福建通史·第三卷·宋元》第222页。
(20)参见(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之四》。
(21)参见(明)王应山《闽都记·西湖沿革》。
(22)(宋)曾巩《道山亭记》:“……麓多杰木,匠多良能,人以屋室钜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
(23)参见(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之三十三》。
(24)参见(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五八》。
(25)参见《福州宗教志》,福建人民出版社,第150页、187页。
(26)《后汉书·郑弘传》载:“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风波险阻,沉溺相系。”
(27)参见(宋)蔡襄《乞相度沿海防备盗贼》载:福州“有北宋舟行新罗、日本、流球、大食之属”。
(28)参见(清)徐景熹乾隆《福州府志·卷之七》。
(29)据(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一四》。
(30)刘克庄《道山亭》诗:“绝顶烟开霁色新,万家台榭密如鳞。”
(31)参见张佩纶《涧于集·奏议卷四》。
(32)(宋)陈襄句:“进无所苟,退无所愧,唯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福建分册[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7.
[2]黄启权.福州史话[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8.
[3]卢美松.闽中稽古[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4]徐晓望.福建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5]王耀华.福建文化概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6]何绵山.闽文化述论[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龚张念,福建博物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