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之感,历历在目之效
2014-05-26唐惠忠
唐惠忠
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叙述着眼于交代、介绍,使读者明白、了解某个客观事实,而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重在表现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使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想象和情感体验。比如“他抱着猫走了过来”,这是叙述,主要在交代过程,说清楚是怎么回事;“他忧伤地流着泪,把那只白色的小猫搂在怀中,佝偻着身子,一步一步慢慢地挪了过来”,这一段是描写,描摹了这件事中人物的形态、动作、表情,其作用在于“显现”。叙述是时间上的流逝,而描写是时间上的停滞;这个“停”下来是要让你“描”,而不是催你“过”。同学们写作时往往缺少“描写意识”——习惯于叙述,而不长于描写,因此,作文往往平铺直叙,干瘪乏味。写作时叙写结合、突出描写,文章才会有活力,记叙才能有“传神”的效果。
在叙写中,什么地方需要集中笔墨进行描写呢?这里有个确定描写点的问题。描写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总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所描写的人、景物等,都要紧扣文章主题,不能单纯地为描写而描写。比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卡西莫多肖像的描写:“更恰如其分地说,他本人就是世上所有丑相的组合体。一个大脑袋,红棕色头发竖起;两个肩膀之间耸着一个偌大的驼背,与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大腿与小腿,七扭八歪,不成个架势,两腿之间只有膝盖才能勉强并拢。从正面瞧去,就像两把只有刀把接合在一起的月牙形的大镰刀;宽大的脚板,巨大无比的手掌;并且,却有一种难以描述的体态存在这样一个身躯中:精力充沛,矫健敏捷,勇气非凡。力与美,都来自和谐,这是永恒的法则使然,但这是例外,例外得离奇!……这纯粹是打碎后又胡乱焊接起来的一个巨人。”作家之所以浓墨重彩展示人物身残貌丑、五官不全的特点,意在实践自己“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的“美丑对照原则”。
确定好描写点,怎样生动形象地描写呢?
第一,要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突出而有代表性的特征描绘摹写。老舍说:“写人物时要先定一个特点去描写人物。”比如有位中学生这样写一个性格内向的同学:
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整天寡言少语。他虽有不少好伙伴,也常与他们一起玩乐,但很少说话,笑时也是有容无声,因此大家常说他“金口难开”。他要是在烦恼、忧愁时,就更难吐出一字。有次他数学只考了58分,却是全班第二名,他妈妈不知内情,看到他不及格就没完没了地唠叨上了。他不争辩,也不解释,只是不答理,不作声,从头天晚上到第二天下午,从第三天早晨到第四天夜里,整三天,他看电视,看小说,睡觉,吃饭,就是不说话。他爸爸急了,跑学校,求老师;他妈妈慌了,打鸡蛋,送糖水,如此双管齐下,谁还不消气?但他只是以笑相对,依然无话。
作者通过一个“三天不说话”的细节,把人物极端内向的性格特征揭示出来——这种性格虽不值得赞美,但作者运用典型细节表现典型性格的写法,无疑是可取的。
第二,要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及心理描写等。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写道:
那是米兰周围的平原。蔚蓝的运河反映出明晃晃的白日,脉管似的支流在绒毛似的稻田中穿过。秋天的树木,瘦削而苗条,轮廓分明、体态婀娜的躯干披戴着一簇簇赭红的绒毛,宛然是达·芬奇画上的山水。积雪的阿尔卑斯,光彩变得很柔和,气势雄伟的线条围绕着地平线,挂着橙黄、青黄、淡蓝的坠子。黄昏降临在亚平宁山脉上,羊肠小径沿着嵯峨险峻的山峰蜿蜒而下,时而重复、时而交错的节奏,好似法国南方普罗旺斯的舞蹈。
罗曼·罗兰不愧为描写的圣手,并不着意雕琢,只是信笔写来,已经不同凡响。“脉管”“绒毛”“达·芬奇画上的山水”“法国南方普罗旺斯的舞蹈”这些喻体的参与,特别是作家居高临下的俯视和叙述语调的庄重、平和,使我们感受到所描绘画面的苍远、辽阔与大气。
第三,要善于通过各种描写传达人物的或作者的情感。无论是描写人物还是环境,总是渗透着人物的情感,流露着作者的倾向。请看杨绛《干校六记》中对一次送别的描写。
墨存走到车门口,叫我们回去吧,别等了。彼此遥遥相望,也无话可说。我想,让他看我们回去还有三人,可以放心释念,免得火车驰走时,他看到我们眼里,都在不放心他一人离去。我们遵照他的意思,不等车开,先自走了……
这段平淡的文字透露出作者复杂的心情。当时的钱钟书已是近六十岁的老人了,居然被派遣作先驱队队员,当小青年使用。为了叫一家人放心,免得彼此难过,钱先生叫家人先走。钱先生没有多少自理能力,日常生活尚需杨绛和女儿圆圆照顾,让他去当先驱队员,能让人放心吗?杨绛先生没有说出来,但读者自能体会。
总之,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在写人、记事、状物、摹景中广泛运用。我们在记叙文写作中一定要强化描写意识,训练再现能力,力争把客观对象摹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
【佳作示例】
有意思与有意义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秦 伊
相信只要是90后,都会喜欢上一种东西——电脑,因为它有意思。我们常常为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或东西,而抛弃了有意义的另一方。(开篇直切题目。)
我家刚买来电脑那时,我总是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常常一呆就是大半天。有一次,家里断电,我无聊便下楼去了。(交代了事情的缘起——“家里断电”。)
祖母搬了凳子坐在门口。她一直这样——我上学去了,她便在门口送我;我放学回家,她又在门口等我。(“一直这样”,耐人咀嚼。)
祖母见了我就问:“怎么下来了?”我说:“断电了。”
祖母淡淡地“哦”了一声,然后说:“囡囡啊,来和我说说话。”我知道她很孤独。
于是我搬了张凳子,面对祖母坐下,祖母拉着我的手,说:“囡囡长大啦,手都比我大了。”祖母又摸摸我的脸,说:“怎么瘦了?是不是太累了?”我心想哪里瘦了,胖是胖得嘞。(心理描写很有生活味。)
祖母也不等我说话,自顾自地说道:“囡囡啊,记不记得我们老家的那个棚啊?”我知道她说的是以前爸爸停车的棚。“你爸爸每次回家都把车子停在那里,边下车边喊‘姆妈,我回来了。等娶了你妈啊,他就喊‘姆妈,我们回来了。那时候我最喜欢听到这句话了,可是,唉,好久没听到了。”一说到伤心处,祖母的眼泪便顺着她那如沟壑般的皱纹流下,落在我手上,烫人地疼。爸爸出车祸后,便再也没回来。(借助语言描写补叙往事。)
祖母替我抹了抹眼泪,又说:“小时候你最喜欢跟我在家做吃的了,馒头啊,糕啊……”这些我都记得。记得小时候,总缠着祖母做这做那,小小的我踩在板凳上,去看祖母那双灵巧的手做出各种各样让我嘴馋的美味,很幸福也很满足。
回忆涌来的时候,话匣子也就关不住了。和祖母聊聊过去,聊聊将来,祖母竟然心急地说:“大学就找个好点的男朋友,毕业了就结婚……要是现在有了,赶紧给我带来看看,我不会告诉你妈的。”我笑她怎么那么急,说:“没有呢,有了第一个就带给你看。”祖母笑得合不拢嘴,忙说:“好的,好的。”我知道祖母是想看着我结婚,因为她现在只有我一个小辈,她想看到我好。
不知不觉竟也几个小时过去了,看着祖母那笑弯的眉,翘起的嘴角,我知道我与她的聊天带给了她多少欢乐。我有些羞愧,我竟然花了大把的时间在电脑上,而不愿花些时间在与祖母的聊天上。(与开头写到的“我总是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相照应。)
电脑固然是有意思的东西,但它只能让我们挥霍时间;与家人的聊天却是件有意义的事,尤其是与老人。
不要为了有意思的事而忽略了有意义的事,那会得不偿失;不要为了自己快乐而忽略与家人的交流,那会让我们觉得孤单的。
【点评】
这是一篇平淡中见韵味的小小说。作者把文章主旨确立为“你以为有意思的事(上网聊天),可能没意义;你觉得没意思的事(陪老祖母聊天),可能很有意义”,并顺势呼吁“不要为了自己快乐而忽略与家人的交流”,如此入题,新意十足。
文章以第一人称写来,其间有精彩的细节,也有直接、间接的心理描写;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可以说是其情也深深,其意也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