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难点”也是“亮
2014-05-26
最近,我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在我校举办教学研究周,学校对此很重视,因此对所授的课邀请了有关教师和专家进行了反复磨课。我有幸被邀为之磨课,虽有诸多感受,但有一点感受最深。
所磨的科学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纺织材料》一课,是由有一定课堂教学经验的李老师来执教。李老师首先通过视频和实物,让学生认识多种纺织材料,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分出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然后教师决定选定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代表的“棉”和“尼龙”来让学生研究,主要研究它们的三个方面的特点——结实程度、燃烧的气味和吸水性。在交代了实验的注意事项后,学生便分组实验。实验完了学生开始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学生在汇报时一般都会讲到棉比尼龙的结实;棉燃烧后有焦糊味,尼龙燃烧后有塑料味;棉吸水性比尼龙的强。正当同学们正确作答,老师感到很高兴,不断给予赞扬时。忽然有一个同学说“棉比尼龙结实。”教师一下感到很为难,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学生一边说,一边做起实验:他在棉布和尼龙布上各取一根纤维,用手分别拉拽,由于布片较小,抽出的纤维都比较短,拉拽了好一会,也不见结果。老师见状,便走到这个同学的座位前帮助他,老师也从棉布和尼龙布上各取一根纤维,把两根纤维进行“十”字形勾拉,看哪根先断,结果也是抽出的纤维都比较短,使不上劲,实验不起来。教师为了赶课堂进度,就选取了另一个同学来作答,另一位同学说“尼龙比棉的结实。”老师高兴地向这个同学点点头:“对了,尼龙比棉的结实,同学们知道了吧?”学生齐答:“知道了。”接着老师把这个答案填入表中,算是把这件事了结了。因为要赶课堂进度,便匆忙讲述后面的课程了,其他同学也都跟随老师进入下一个环节。我见答“棉的比尼龙结实”的学生还无心听课,还在位子上独自做自己的实验——在拉拽棉和尼龙的纤维,看来这个学生对这个问题还一直“耿耿于怀”。也不知道这位同学当初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是棉的纤维比尼龙的纤维粗些呢?还是使的力不一样呢?这要有可比性才科学,要粗细一样,用力一样,光凭感觉是不行的。李老师在这里只作了应付之举,没有让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真正弄明白。课后我们做出了交流,在后来的研究课上,该教师再遇到学生有相反观点的,教师及时作出验证,给学生予满意的解答,受到师生的好评。
记得我有一次公开课,课中我要用一张纸托住倒扣的一杯水而水不漏下来。我准备时也没多用心,就随手把办公桌上的报纸裁成一些小块。在上课时只要用一张纸蒙住一杯水,一倒扣,水马上就往杯外流,纸很快就浸湿了掉下来,一连做了几次都没成功。怎么回事呢?我转思一想,是不是报纸的孔隙多,由于毛细现象,水很快就浸过来了。于是我一边讲一些应付的话,一边把随带的A4纸裁成小片,结果一下就成功了,引得学生一片惊呼和掌声,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事后,有老师还特意问我:你是不是故意在制造先抑后扬的悬念?我苦笑着向他解释:我哪是在故弄玄虚,我是真的遇到困难了。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遇到“愤”处,我们就应该及时给与“启”,这也是学生主动学习,易于接受的最好时机。如果只是把答案简单地告诉学生,恐怕学生也留不下什么印象,要不了多久就会忘记。陆游的教子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实说明了事情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记忆深刻。科学课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亲眼见了、亲手做了,才能学得深,记得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当教师就是要为学生解惑。在课堂上,学生遇到不懂的,教师不应该因赶进度而敷衍,应该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集中精力,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验证,要把问题解决彻底,给学生一个完美的解答。教师在课堂上教学遇到“难点”的时候,其实这也是“亮点”,处理不好整节课会黯然失色,处理得好会满堂生彩。让我们不断探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难点”成为“亮点”。
【作者单位:马鞍山市师范附小 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