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教学质量

2014-05-26李菊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习惯小学生

李菊芹

农村小学生数学成绩普遍差,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分析认为培养学习习惯、关注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生成绩的优劣是教师不能回避的现实,笔者通过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分析,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以下体会。

一、成绩差的原因

1、条件限制 农村经济落后,电脑普及率低,小学生知识来源仅限于书本和电视,没有条件学习新知识。

2、环境限制 农村小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很少,没有自学的氛围和习惯。

3、督促不够 小学生没有自学能力需要家长督促,农村父母或监护人文化低,无法辅导孩子,督促效果不理想。

4、认识偏差 农村孩子对于读书的认识还停留在完成任务上,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应付式学习情况突出。

5、心理不健康 农村父母或监护人不会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多数孩子有心理阴影。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教师要多角度、全方位、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刚上三年级数学课时,每次都要给学生5-6分钟做课前准备,很影响教学。开始很是生气,上了几年学怎么还是这样,于是我和同学们说要珍惜时间课前要做好准备,而且我采取课前先提问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下次上课少部份同学做了准备,有两个还能回答课前提问,大部份同学没有按要求去做。我就表扬了做的比较好的同学,对做了一小点准备的学生也不忘鼓励,下次再上课大部份同学都做得很好,时间一长自然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对其他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

2、关注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在老人或亲属的溺爱下,放任自如,家庭作业不闻不问,导致学习成绩很差。这时候老师就成了最好的父母。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适时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要及时发现表扬他们微小的进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是有地位的,他们就会努力去完成作业,成绩也就慢慢地提高了.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学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引导作用,教师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要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特别是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老师要定期开展“师生互动”主题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学习中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老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真诚地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感觉到老师的爱。每天的课外活动时老师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成了孩子的好伙伴、大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4、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竞赛形式多种多样,但要贴近学生、贴近农村生活,让孩子们触手可及,容易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的激励作用会更大,参与的热情会更高。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像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学习过程需要电脑演示。比如在我的课堂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这节课时我采用的多媒体教学,再结合农村常用物体的形状提问,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的高,连平时不听课的学生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5、让数学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家长去赶街,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家庭算帐、零花钱节约比塞活动,让学生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自己去设计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体验到每个环节都与自身的生活有关都那么有趣。在宜教宜乐的环境中,培养了孩子们对数学对生活的热爱,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永胜县永北镇中学 云南】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习惯小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