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如何为学生搭建科学实践探究的平
2014-05-26
为了实践《新课标》的新理念,我在科学课教学中进行了“科学课如何为学生搭建科学实践探究的平台”的重点研究。通过给学生搭建“科学小种养”、“科学小实验”、“科学小制作”、“科学小考察”和“科学小试验”“五小”实践探究平台,为学生充分提供了科学探究机会,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1]由此可知,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科学教学理念。
如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机会,这是自己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难题,因此自己在多年的科学课教学中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立足于一个“小”字,开展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以“五小”实践活动为主体的探究平台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探究的机会。
一、“科学小种养”—培养浓厚的探究兴趣
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之初,我针对儿童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从科学小种养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养小金鱼”、“饲养小蝌蚪、“种植一棵小菜苗”等活动,亲近小动物和花草树木,珍爱生命,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情感。学生通过自己的小种养,观察到动植物的一些有趣现象,从而激发了探究的兴趣。
二、“科学小实验”—加强科学探究方法的训练
小实验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探究方法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关键处作一些点拨,逐步使学生形成独立探究的能力。课外,我有目的、有重点地结合科学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开展小实验活动。自己选编了“鱼鳍的再生”、“蚂蚁的鼻子在哪里?”、“茎会弯曲吗?”等50多个小实验,不定期的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写出实验小报告。经过小实验的训练,学生走上了明目标、细观察、勤记录,善分析、得结论写文章的自我发展之路。
三、“科学小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设计能力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动植物标本制作方面的内容,可是标本制作方法与技巧讲得很简单。我把教材中简约的制作方法变为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在教学标本制作课前,我提早一个星期要求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双休日在父母的陪同下到田间山野亲自采集一些动植物,然后带回课堂,再教他们如何压制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的技法。最后,让学生根据教材介绍的方法和步骤独立探究标本上台纸、防腐处理、塑封装盒等工事。当一张张、一盒盒、一瓶瓶“鲜活”的标本出自于学生自己的手时,学生们感到无比的快慰和兴奋。通过生物标本小制作,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科学精神和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四、“科学小考察”—培养关心生态环节意识和参与社会决策能力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关心生态环境就是关心人类自己。”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我还常常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小考察”活动。如利用双休日时间带领学生去60里开外的新昌地质公园进行“古生物木化石小考察”、“新昌万马渡冰川遗迹小考察”;还有学生自行组织的“家乡长毛兔养殖推广小考察”、“家乡野生珍稀动物小考察”等等。一次次考察,一次次苦与乐的锤炼。学生的科学品质、意志得到了磨练。
五、“科学小试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摇篮
“小试验”为学生打开了小课题研究的大门,将学生推上了自我发展的轨道。几年来,同学们坚持搞了多种小试验,成功率达70%多。如“无土栽培草莓娃娃试验”、“透光条件下抑制绿藻滋生试验”、“菊花无性嫁接试验”......等等都获得了成功。从中无不体现出同学们那种客观公正,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同学们深有感触地说:“科学小实验让我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搞科学研究。我们从科学指导老师的身上看到了作为一名科学研究者必须具有的可贵品质,那就是一丝不苟,严谨求真的工作作风。
通过为学生搭建科学探究的实践平台,给学生及时提供充分的直接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广为激发,探究能力不断地增强,创新能力日益提高,最主要的是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已经形成,科学课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自己为学生搭建的科学探究平台正在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然而,我们在科学教学中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五小”探究平台有待于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多种探究活动途径有待于我们努力去开拓。
【作者单位:新昌县青年路小学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