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使课堂更精彩
2014-05-26张启华
张启华
“矛盾生成”就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本文主要讲述了通过在课堂上制造“矛盾”,激起学生思维间的“矛盾”,课堂上的“争论”。从而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
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核心课程。科学素质的其中之一就是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觉得,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方法有很多,比如丰富有趣的教具、游戏、神秘的导入、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鼓励的眼神等。不过还有一种方法也能使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并且有积极的探究欲望,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制造些“矛盾”——矛盾生成。
“矛盾生成”就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课堂教学是一对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流畅与停滞,有序与无序,协调与冲突,简单与复杂——始终交替出现并且互为作用。而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也需要依靠矛盾,在不断努力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将得到螺旋式的提高。 学生在解决矛盾中进行思考和交锋,课堂自然更加精彩。
制造“矛盾”,也就是在学生的探究活动、学习过程中,老师设置不同的实验内容或者是学生自己实验产生的(尤其是特别需学生注意的),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出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而在研讨时引发学生间的“矛盾”、课堂上的“争论”,本来很难突破的知识点也在同学们的争辩中迎刃而解。
在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有磁性》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的物质”这一性质的理解,并增加课堂兴趣,在做完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的实验后,我拿出一块瓦楞纸问同学们,这块瓦楞纸磁铁能吸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能吸”。于是我给每个小组一小块瓦楞纸(但在其中几块里藏了回形针)让他们实验。实验结果令同学们大为惊讶,有的能吸,有的不能吸,这是为什么呢?不用我再说什么了,学生之间已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且有了新的发现。“老师,我知道了为什么有的能吸,有的不能吸了。因为你在瓦楞纸里藏了回形针,所以能被磁铁吸。”“真的吗?那你把回形针取出来吗,看看磁铁还能吸瓦楞纸吗?”“不吸了”。“看来,磁铁吸的不是瓦楞纸,而是瓦楞纸里面铁做的回形针”。经过这样一个“矛盾”实验和激烈的讨论,同学们对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的物质这一性质认识得更加清晰了。
课堂上制造一些小“矛盾”,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更精彩。在上《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在瓶子内吹气球的实验,其中有的瓶底有孔,有的瓶底没有孔。为了激发课堂气氛,我先让同学们来预测实验结果,并说明理由。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吹了起来,有的吹不起来,看到‘矛盾“的结果,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自己就开始探究,找原因了,事实上还真让他们找到了,能吹起来的瓶底有孔,不能吹起来的瓶底没有孔,这一发现为接下来解释空气占据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上创造矛盾,不断揭示矛盾,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利于打破惰性思维,激起创造的热情。否则学生的思维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无法真正进行探究。
“矛盾”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是对比,比较出真知,比较出智慧。通过对比,同学们可以知道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行不通的。在对比中不但能轻易突破知识点,记忆深刻,又能极大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在给同学们上实验课时,同样的材料,有的小组做的很成功,有的小组却不是很成功,这不正是很好的教材吗?通过“矛盾”的对比、讨论,同学们就会很容易知道,成功的因素是什么,而不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三年级下册活动课《种植我们的植物》,安排了两个种植活动,一个是把种子种植在泥土里,学习播种;另一个把种子种植在透明杯子里,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几天后,有的同学种的种子发芽很好,兴高采烈;有的同学种的种子却没有任何变化,特别沮丧。我让同学们相互对比、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找到了种子不萌发的原因。
在上六年级《月相变化》一课时,学生总是对月相的位置、朝向混淆不清。当然这种天体课,实际观察最重要,不过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要是让他们坚持观察一个月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让学生贴月相,找问题的办法。我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天空轮廓图,从初一到十五,请同学们到前面贴出这十五天的月相,不同意的再贴,于是出现了一个位置旁有若干个形状不同、朝向不同的月相,不用我再多讲,同学们就会联系实际,自己讨论,最终得出合理的结论,很多学生还真懂得了月相的变化规律。有的同学为了验证规律的正确性,还三五成群的在课后观察月相,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利用矛盾生成组织教学,让教学过程成为矛盾生成、呈现与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走向深层的思考,课堂教学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我们的教学流程看似很流畅地“流”动,可教与学依然存在着“隔”,学生的思维处在“疲沓”状态,惯性前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并没有发生。久而久之,这种“惰性”思维方式,最终会蛰伏于学生身上,茧缚了学生的创造性。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本领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现和把握矛盾,利用矛盾生成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展开思维,体验、感悟实验,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