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2014-05-26计欣
计欣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和各类读物普遍的今天,如何把握小学生的阅读方向,提高阅读能力,是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探求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曾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中重要步骤,本文就是以文本细读的多元化、多角度化、体验化等多方面去深入挖掘文本的特点,通过日常教学中的实例,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
由于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重要性。文本材料的阅读教学,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因此,细读文本是师生之间通过阅读,在思想和情感活动中与作者对话,并对文章所表达的事物和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感受,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研究策略,从主题阅读,分类阅读,体验阅读,和情感阅读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主题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题目就是按照给出的材料,分析总结文章的主题,给出中心思想。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只是让学生为了阅读而读,为了记忆背诵而读,完全无法做到理解。那么在遇到分析主题时,学生往往抓不住文本的主题是什么。因此,在细读文本中我们首先要重视起来的就是主题阅读。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教会学生文本细读的方法,并且通过对文本意思的总结和分析,理解文本的主题,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讲述的是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不同的植物妈妈通过什多种不同的方法将他们的种子带到任何地方,语言生动形像。全文没有明确指出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是什么,而让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到文章的主题就是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这就是细读文本中主题阅读的意义所在。
二、分类阅读
语文文本的来源是多元化的,多层面的,多种类别的,有可能是来源于课本文,也有可能是相关资料阅读,在强调和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时,要注意到材料的不同,阅读方法的相应调整。散文、诗歌、古诗等等,对阅读的要求也不同,分类阅读,有助于学生对各种材料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如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占据一定地位的古诗文本。《春晓》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世人皆知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而《春天来了》又是现代儿童文学家陈伯吹的一首歌颂春天的诗歌。同样都是描写春天事物的文章,那么这两篇文章中,不同的写作内容和手法,带给学生的阅读感觉也是不同的。因此分类阅读文本能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不同形式的文章对同一事物的描写方法的不同。
三、体验阅读
在新课程中也曾指出,文本阅读要让学生获得更到的体验和感悟。通过深入的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作者的心得体会,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描绘中,积累有益的经验。
如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乌鸦喝水》,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得出问题,乌鸦是怎样喝水的,为什么要那样去做呢?有的同学说,小乌鸦很聪明,想出了绝妙的办法喝到了水。有的同学说,小乌鸦很笨,衔那么多石子才能喝到水也不嫌累,可以去别的地方再找水嘛!也有的同学说小乌鸦真不讲卫生,石子放到水进而还怎么喝呢,太脏了吧。通过细读文本学生得出了多种想法,这也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得出的看法。针对多种不同的看法,笔者试着引导学生,乌鸦是在特点的环境下,想出的这样一个喝水的办法,学生也恍然大悟,无不为乌鸦的聪明智慧鼓掌,这也是体验阅读得出的结论。
四、情感阅读
有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学生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本,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尝试去理解和感受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能够投入感情的去阅读一篇好的文章,等于通过文章与作者的心灵对方,可以感悟对方的思想特点,情感变化,同时也可以带动和影响自己的感情变化。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通过作者的一个用词,一句意思,来揣摩作者这样用词的含义,从而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到作者的用心。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心灵。因此,有感情的去多读书,读好书,是指导学生成长的最好方法。
如《阳光》这篇文章中,佳子的奶奶因为腿不方便,出不了屋子,享受不到阳光,佳子就想到了要将阳光包在裙里子带回家,送给奶奶。这在有了一点生活常识的小学生眼里,佳子的这种做法是很不现实的。但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奶奶说已经感觉到了佳子送给她的阳光,也感染了学生的心灵。因为奶奶所说的感觉到了佳子送给她的阳光,是因为通过佳子的做法,奶奶感觉到了佳子带给他的温暖。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文章中描写的事物的美好,更多的是佳子对奶奶的一片爱心,这是值得每一个孩子去学习的。细读这类的文本,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更多正面的情感的影响和带动。
【作者单位:包头市包钢二十四小 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