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2014-05-26赵春梅
赵春梅
“自主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作用。自主学习的策略表现为 :创设情境,激趣引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建环境,合作交流,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创设练习,拓展延伸,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内驱的、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独立的心理能动状态,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一、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每教一个班级,无论学生的数学基础如何,每一节课都争取充满激情,告诉学生: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能让你变得聪明,睿智;不管原来怎样,只要你现在有进步,在老师眼中你就是最棒的。学生情绪都很高昂,表现出要学好数学争取进步的决心,满分也不是高不可攀。让学生体验: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平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数学记录下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将渐渐提高。
二、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去玩、去动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应顺应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因此,我们将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智慧老人”、“淘气鬼”、“笑笑脸”、“机灵狗”引进课堂,以学生喜欢的“开火车”、“小小购物员”、“找朋友”等游戏展示活动内容,或以闯关胜利可的不同图案奖励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以激发,情感得到交流,个性获得张扬,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学生学得扎扎实实,快快乐乐。
三、带着问号进出教室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不是教师的完全放手,也不是学生的自由驰骋,而是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课堂的外延得到拓展与延伸,增强学生的信息摄入量。其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反而是相当重要了!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生成点加以辨别、取舍、甚至整合,才能使学生的生成有价值。适当的拓展,要使学生带着问号进入教室,解决一定的问题后,又带着一些新问号离开教室,到生活的大课堂去探究和实验,无疑这些也都得益于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生成性资源的重视和利用。
四、关注后进生放大闪光点
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也会与弱势群体相关。在教学中,尤其是一些操作性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后进学生的言行举止。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往往更有用武之地,因为他们与优秀学生的差距通常表现在知识方面,在动手方面并不一定逊色。
课堂教学中的弱势群体会不时地迸发出一丝丝的闪光点,我们就应该抓住它,并将之放大,利用真诚、适时地反馈语,从情感方面激励学生。正如教育家罗杰斯说:有意义的学习只是在教材同学生自身目的发生关系,由学生认知时才能发生。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及时捕捉信息,运用生成性资源激励,帮助学生树立坚强的自信心。
五、使作业评语充满师爱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一定时期内的成长的回顾和评定,是反映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健康等情况了解程度的反映,也是向家长汇报工作的一种方式。因此,写好评语可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在作业本写评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对学生的优点、成绩、进步要充分肯定,对缺点不可夸大、嘲讽,字里行间要洋溢着对学生深深的爱,对缺点多、学习落后的学生,批评要掌握分寸并提出殷切的期望,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坚持定期比,有进步、有提高就应当受到鼓励,即使是学困生,教师也要充分肯定其微小的进步,在提出希望时要多用“希望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同学们都希望你”等用语,年级越低,越要写得具体明了、直观,如:画只鸟,画朵花……,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容易接受,感受老师的关注和关心,不断增加学习的兴趣及信心。
不过,在研究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而合作学习进入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该放手时就应放手,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释放自己的潜能和才华,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大安市叉干镇中心小学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