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中心与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在林学专业课教学的应用与问题

2014-05-25杨海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林学专业课教学法

杨海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林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

学生中心与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在林学专业课教学的应用与问题

杨海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林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

本文对学生中心与教师中心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要介绍和分析,阐述了林学专业课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并将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应用到林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本文对于今后在大学专业授课中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林学专业;专业课

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外的大量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不断地引入我国,如近年来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引入、应用和发展。通过不断地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在大学的专业课授课中,传统的教师中心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理念和要求。尤其对于现代大学中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我们需要引入并发展学生中心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学生中心式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发展起来,目前已得到广泛认可。这一模式在我们的林学专业课的教学中也得到了应用,但由于课程性质、学生情况等各种原因导致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发展该教学模式。本文将对学生中心式和教师中心式教学模式予以阐述,根据林学专业课教学中的课程特点和大学生的学情,针对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个人观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

教师中心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其特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气氛以及教学评价的标准甚至教学评价的实施等都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教”重于“学”,学生的学习多是通过刻板地练习和死记硬背而完成的[1]。教师中心式的教学模式,其代表人是赫尔巴特,他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该理论强调教师及书本的作用,格外重视知识传授、怎样有效地传授以及传授的结果如何等问题,在这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但是,如果教学活动仅围绕教师而开展,则教学活动重点转移,就会产生重“教”轻“学”的问题。学生中心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引导协助作用,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对自己的学业进展负责,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信息与知识的传递者,更主要的是评估判断、建议和指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重于“教”,注重课程的灵活性与个性化,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创新性,承认学生之前的经验和技能,学生的自我评估具有重要作用。该理论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杜威发展而来,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忽视学生的特点、突出教师的权威角色等做法,他提出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与需要作为课程核心,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到决定作用[1,2]。学生中心式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发展促使我们认识到,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学生的学是关键问题,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发挥主观积极性,才能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林学专业课特点及学情分析

林学专业主要研究森林结构与功能、林木生长发育遗传特性,探求如何培育林木优良品种和森林的形成、培育、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解决林业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每年都为我国林木良种选育、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培养大量的一线人才,属于专业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应用学科范畴[3]。

林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专业课程主要涉及树木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测树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造林学和森林病虫害及保护等方面。这些专业课程理论性较强,需要理解掌握的科学理论内容较多,同时课程的应用性也比较强,要求掌握相应技术知识并能够应用,而且需要对本学科的发展和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林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基础课知识储备较好,大学前两年开设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气象学等基础课程,这些基础课程的开设为我们专业课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大多基础课教学仍采用教师中心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适应了该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多靠死记硬背、刻板地练习等方式学习,导致学习模式僵化,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习氛围不浓,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等现象,而且关键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发展,仍然是被动式的学习。学生的这种学情状况对后续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和困难。

三、学生中心式教学法在专业课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在我们的专业课授课中,我们采用了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具体应用了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方法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该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探讨。首先,授课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问题。林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多数都不是由专业的师范院校毕业,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专业训练,对于教学的理念模式和相应教学方法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系统的认识,这使得这些教师在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遵循着教师中心式的教学模式。即使授课教师采用了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但是该教学模式涉及的教学方法很多,如小组讨论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等,在形式上虽然教师由主导变成了指导,似乎教学任务更为轻松,但实际上对教师的基本素质,对课堂的整体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个人认为对于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应当定期给予一定程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培训工作,让授课教师系统性地认识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和发展。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组织者,更是学习过程中的交流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要认识到教学中心的转变、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调整等问题。其次,授课规模及课程问题。林学专业课的授课班级里学生人数一般约60人左右,人数较多,为大班型的授课。而在欧美国家高校里,应用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授课班级规模一般多在20~30人。尤其典型的是斯坦福大学,全校共有6000多名本科生,2000多名教师,开设了6000多门本科课程,平均每个学生可以单独享有一门课程,这样小型的授课班级里,能够确保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交流,确保了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4]。而我们大班型的授课班级里,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与教师间互动交流,不利于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而且在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上,近年来授课学时被压缩,授课内容较多,任务繁重,这些问题使得教师在课上疲于完成授课内容,往往忽视了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应用。在学生成绩考核方面依然拘泥于旧式的期末考试形式,平时学习的考核方式简单,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的考试,并不注重平时的主动性学习。上述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没有真正地应用起来,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真正地发展。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个人认为这并不是教师本身所能解决的,需要学校、教师和授课对象的共同努力,通过教学改革等途径来解决相应问题。

通过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在林学专业课中的应用,遇到了一些值得我们去探讨解决的问题,但同时也促进我们对该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教学模式由教师中心式发展到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这是一种进步,而且仍在进一步发展中,这让我们认识到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辩证统一体,是一个双向交互的活动过程,绝不是两个对立的过程,其核心理念就是学习。因此,我们在林学专业课的授课中,一方面应用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和理念开展专业课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更需要充分认识到“学习”这个核心问题,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真正体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1]耿玉香.“学生中心论”教学模式浅析[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17(3):58-59.

[2]任丹丹,徐媛媛.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及其整合发展趋势[J].邢台学院学报,2011,26(1):45-47.

[3]张启昌,刘盛,孙广仁.林学专业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实习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6):1-5.

[4]蒋桂莲.学生中心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建构[J].河南教育(高教),2013,(8):40-41.

G424.1

A

1674-9324(2014)20-0261-02

杨海峰(1975-),男,博士,主要从事林木遗传育种、林木基因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林学专业课教学法
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构建高效的职业院校林学教学课堂
地方民族院校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