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2014-05-25袁新文

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学历职业技能中职

■袁新文

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袁新文

袁新文,北京,媒体工作者

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教育越来越显得重要。最近我国准备大规模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但很显然,这不是单纯增加职业人才的数量供给,而是需要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必须摒弃传统的办学思路,推进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全面向农民和农民工开放,将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力量。

职业技术教育密切关系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农村陷入危机,起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观点的因素,也有体制的问题,还有职教政策跟决策的失误。以后,农村职业教育迎来更多机会。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村教育的改革、职业教育法的贯彻实施、职教体制的完善、农科教的联合、创业教育的大力发展等是农村职教走出窘境的希望。

这确实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积极探索。而要让探索收到实效,在笔者看来,必须摆脱“学历教育”思维,真正让农民学到职业技能,提高生产管理经营能力。

有业内人士指出,所有中职都可以向具有初中毕业学历者全面开放,不设年龄限制,教学管理实行宽进严出,重在培养求学者的职业技能。即便最终只有很少一部分获得中职学历,只要所学的课程有实际价值,也对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有实际推动作用。事实上,中职教育除了学历教育功能外,还有职业培训的功能。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虽然要求要以职业、就业为导向,可在实际办学中,还存在学历导向。这造成两个后果:一是由于中职学历层次要比普高低一等,因此中职教育缺乏吸引力;二是有的中职校,追逐提升求学者的学历,读完中职再进高职,反而忽视了基本的职业技能教育,没有有效提高求学者的能力。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摆脱学历导向,切实落实就业导向。目前,在发展职业教育时,有一种值得警惕的观点,即职业教育是“断头教育”,走到高职,就没有路了。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希望续上高职(大专层次)之后的路,包括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这其实走的还是学历路线,无法解决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职业教育必须解决本身的教育质量和特色,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的问题,才能摆脱困境。当然,社会必须创造让职业教育学校安于定位,以及鼓励求学者成为职业技术人才的环境。

如果按照培养职业技能,而不是追求一张文凭的思路来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将获得更大的办学空间。我国在开放中职教育基础上,还有必要进一步开放高职。高职教育应实行申请入学、注册入学,所有农民工和农民工的子女,只要有高中学历,都可自由申请,入校后实行宽进严出。假如高职能开放办学,将解决我国一半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问题(高职招生占到高考录取的一半),同时,如果能实行宽进严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而不像现在,除了回报给受教育一张文凭之外,并没有学到多少货真价实的技能,造成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虽然表面上看,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愁就业,但这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有多强,而是社会紧缺大批职业技术人才,就是职业技术人才能力不强,但用人单位也不得不招募。

此外,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因所处的区域差异而不同。从全国看,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域的差异十分明显。这一经济特征不仅是划分经济区域和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决定和规划经济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层次和类型的主要依据。

具体地讲,区域经济特征对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平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区域经济总量水平使区域教育投入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再次,区域技术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技术结构是指劳动生产中自动化的程度。区域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我国各地、各产业间技术构成水平发展很不平衡,职业教育必然是多层次的。就现实而言,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是专科层次。今后,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逐步增加,高职教育的主体外延将成为我国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猜你喜欢

学历职业技能中职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知识无力感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