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时代精神,唱响民族之音
——歌曲《红土香》的创作特征和演唱探析
2014-05-25马纳
马纳
(梧州学院艺术系,广西梧州 543002)
彰显时代精神,唱响民族之音
——歌曲《红土香》的创作特征和演唱探析
马纳
(梧州学院艺术系,广西梧州 543002)
由张俊以作词,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谱曲的《红土香》近年来引起了音乐界热烈的反应并获得高度评价。此曲不但经众多歌唱家演唱,而且在青歌赛、金钟奖等大型声乐比赛中,也受到众多参赛歌手的青睐。该曲目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的创作特征赋予其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红土香》典型的艺术特征体现在旋律与歌词的融合上,使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红土香》;徐沛东;创作特征;演唱探析;
一、歌曲《红土香》的创作背景
21世纪文艺向多元化发展,新生的音乐作品主要以强调个性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强调国家和民族精神的音乐作品越来越少,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正在逐渐淡薄。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开展了全民重唱红色歌曲的运动,社会上继而掀起了“红歌热”。红歌激起了亿万民众对祖国对党的又一次热情,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响应。《红土香》正是在红歌热的背景下应运创作的。词作家张俊以满腔的热情写出《红土香》的歌词为祖国和党献礼,而后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为之谱曲[1]。此曲一出便受到高度的评价,并引起热烈的反响。不仅歌唱家竞相在各大音乐舞台上演唱,而且在青歌赛、金钟奖等大型声乐比赛中,也受到众多参赛歌手的青睐。从该曲的受欢迎程度不难看出,本曲的创作特征赋予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不仅与时代相携,而且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可谓是民族之声。
《红土香》的艺术特征无论从旋律的创作手法方面还是旋律与歌词的融合方面,都赋予此曲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笔者以徐沛东在《音乐创作》上发表的歌谱为例,具体分析《红土香》的艺术特征和演唱特点。
二、歌曲《红土香》的创作特征
(一)与时代相携,凝聚民族力量
艺术来源于生活,优秀的艺术家们总是注重从社会中,从生活中提炼创作元素。徐沛东老师正是在全民唱红歌运动的浪潮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国人内心深处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将其提炼升华,以高超的创作手法完成了《红土香》的创作。此曲给人们的心灵以洗礼,增强了听众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凝聚了民族力量。
(二)以高超的作曲技巧,鲜活每个音符
在音乐的创作中,作曲家只有扎根于民族音乐的土壤里,吸收千百年来民族音乐的精华,才可以创作出成功的作品[2]。该曲的旋律创作源于江西曲调,给人一种亲切感,尤其在歌曲高潮的部分运用了富有江西特色的经典衬词“哎呀来”,这样就给本曲奠定了一个标志、一种江西烙印、一种民族情结。徐沛东老师采用民族调式与借鉴西洋作曲手法使此曲既富有明显的民族韵味又具有时尚感。这也恰恰验证了徐沛东老师作曲的经验。一、善于捕捉时代风貌;二、善于运用民族音调;三、善于借鉴[2]。这三点是徐沛东老师创作成功的关键,也是其作品中最有吸引力之处。《红土香》这首曲子的创作刚好符合以上三点,堪称民族音乐的范例。笔者以徐沛东在《音乐创作》上发表的歌谱为例,具体分析《红土香》的艺术特征和演唱特点。
从曲式上来看,此曲为三段曲式,由41小节构成,分为前奏、A段、B段、A’段,见图表1。
图表1《红土香》曲式图
A段长8小节,是规整的乐段,分为2个乐句,每个乐句由4小节构成。旋律以主音bB开始,较为平稳,富有亲切感,但又不失活跃的元素,如首句第3小节中的五度大跳,使音乐极富发展潜力。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模进,不同的是尾音提高一个八度。第二句在旋律上出现了六度和七度的大调,恰当地为后面的高潮起到了推动作用。如谱例1所示。
谱例1
B段是一个展开性乐段,旋律由十分紧凑的乐思构成,无法再进行分句,属于一句体乐段。本段与A段相比旋律更为舒展,如在虚词“哎呀来”上
两次各停留6拍,凸显了民族特色。本段中的八度大跳,使音乐充满了动感,让我们激情澎湃,兴奋不已。如谱例2所示。
谱例2
B1段另一特点是最后一个音既是主调bB羽调式的商音又具有再现段bE羽调式主音的属性,为再现段开始的转调做铺垫。如谱例3所示。
谱例3
A’段是A段的变化再现,旋律创作使用了A段旋律的变化模进手法,节奏上呈现出A段较平稳的特点。但由于调式调性在bE羽上延续,使音乐的动力更强,更富有深情。结尾句落在高八度的主音上,使歌曲的情绪达到顶点,做到了完美的收拢。
从旋律的创作特点上看,这首歌曲的另一特点在于旋律和歌词完美融合。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一是旋律的创作特点符合“依字行腔”倾诉式的抒情方式。歌曲的第一部分以亲切的口吻讲述在红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歌词为“爷爷对我讲,先有红土香,才有祖祖辈辈的五谷杂粮;奶奶对我讲,先有红土靓,才有唱不完的山歌震天响”。徐沛东老师把“讲”、“粮”、“响”等字以二分音符长音的方式表达,便于语言的归韵。这体现了汉语语言的特点,使音乐在富有亲切感和质朴感的同时,又表达出人们对红土地的无限热爱和崇敬。第二特点是音乐和地方性语言的巧妙配合。歌词中有多次出现江西赣南客家方言“哎呀来”,对于作曲家是不小的考验。徐沛东老师巧妙地运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突出了“哎呀来”的江西标志,使“红色革命精神”又一次深深地熏染我们的灵魂。
另外此曲的钢琴伴奏的创作也非常值得一提。首先前奏以如水般的琶音流动,即右手是一个常常的颤音,再加上一个还原A,使得音乐呈现出清新如山水画般的意境,妙不可言。接着模进式的音符使得音乐逐渐进入A段主旋律。A段伴奏的和声看似简单,但却十分的典型。伴奏织体以右手以均匀的十六分音符与左手柱式和弦为主,和声主和弦与属和弦交替使用,突出了主音和属音,音乐形象鲜明。到了B段,伴奏织体变为快速的琶音为主,突出了与A段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使听众产生一种心潮澎湃的情感共鸣。再现段的伴奏织体是A段的变化重复,区别在于左右手伴织体的互换,此外右手和声色彩加强,使音乐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歌曲《红土香》的演唱特点
该曲曾由廖昌永、王红星、王丽达等名家演唱过,他们的演唱都富有情感,令人感动。徐沛东老师也亲自演唱过,更富真情。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首歌曲是出自他本人,他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更加真深刻,在情感的表达上更具有感染力。无论是廖昌永等人还是徐沛东老师的演唱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原因在于他们演唱的共同特点在于情感充沛,唱出了地方特色。演员想要演绎好此歌就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此曲以便获得更为真切的情感作为歌唱基础。笔者认为演唱此曲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刻了解作品
“音乐是表演艺术,一个歌唱家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会用歌声去表达作品内容、思想感情,这是歌唱者应具备的表现能力。”[4]所以在准备演唱此歌曲的时候,在开始识谱歌唱之前,首先要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再朗诵歌词,深刻体会歌词的涵义,把对歌词的理解融进歌唱中去,进而在把握歌曲风格特色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歌曲情境完美地演绎歌曲。
(二)歌唱时力求声情并茂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情为基础。”[5]怎样做到声情并茂呢?演唱这首歌时一方面要注意体会歌曲中最真实、最自然、最细腻的情感,另一方面要会用歌声将歌曲的情感恰当地表达出来。具体就是根据此曲的歌词进行联想,从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亲切感上升到对“深情、伟大”的敬佩,再扩大到对“万里长”的祖国山河的崇高热爱,最后到“无边的狂想”。歌者要感受歌曲层层递进的、从小到大的爱,继而通过科学的发声将情感表现出来。
(三)唱出民族特色
这首作品运用了江西特有的方言“哎呀来”,在歌曲B段中应该有多次甩腔和“假声高位置”演唱,如“lu……哎呀来”等唱句,在演唱的时候要体现地方特色就必须反复琢磨其中韵味,唱出歌曲潜在的精气神儿。
无论从时代意义上还是从歌曲本身的美上来说,《红土香》可称经典之作,笔者也曾被此曲深深打动,并将此曲作为个人硕士毕业音乐会的演唱曲目,颇有感触,现在回想还觉得余味无穷。此文一方面期望让更多的声乐爱好者了解、认识此曲的无限魅力,给声乐演唱者提供一些帮助,另一方面希望此曲的民族情结和革命精神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继承红色精神,创新红色文化。
[1]王长安.红色魅力,激情奔涌[J].音乐创作,2009(3):101.
[2]彭小誌.徐沛东谈歌曲创作[J].歌海,1998(5):25.
[3]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4]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J642.51[文献标示码]A
1673-8535(2014)01-0063-04
马纳(1985-),女,河南周口人,梧州学院艺术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理论。
(责任编辑:覃华巧)
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