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性天敌红彩真猎蝽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014-05-25邓海滨吕永华邱妙文陈永明田明义
邓海滨,吕永华,邱妙文,路 征,陈永明,田明义
(1.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广东 南雄 512400;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 510640;3.广东省烟草公司,广州 510610)
红彩真猎蝽(Harpactor fuscipes (Fabrieius))是半翅目,猎蝽科捕食性昆虫,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南方烟区[1]。周忠实等[2]首次对其作为烟田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的天敌进行了报导,我们在烟田调查中发现,红彩真猎蝽不仅能捕食斜纹夜蛾幼虫,还能捕食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和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3],是烟草害虫捕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群。
国内外还没有关于红彩真猎蝽生物学特性的详细描述,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种捕食性天敌,我们在室内和室外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期为该天敌在烟田害虫的生物防治中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虫源
试验于 2010—2011年在广东南雄烟区进行,红彩真猎蝽成虫和斜纹夜蛾幼虫均采自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试验烟田。采回实验室后,斜纹夜蛾以烟叶饲养,饲养出第二代斜纹夜蛾,选取发育整齐的2~3龄幼虫作为红彩真猎蝽若虫的猎物。
1.2 红彩真猎蝽生物学特征研究
1.2.1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观察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将红彩真猎蝽雌雄配对,分别放在室内置有盆栽烟株的120 cm×120 cm×140 cm养虫笼中,烟株上定期补充斜纹夜蛾幼虫作为猎物,观察其交尾、产卵及取食量,每天记录1次,并清理养虫笼,同时补充猎物幼虫。成虫产卵24 h后,把卵块取出,移至直径为12 cm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放1个卵块,观察卵块孵化时间、孵化数量等。饲养条件为(27±1)℃,RH(60±15)%,光照L:D=16h:8h。
生活史:从4月份在田间捕抓到10对红彩真猎蝽成虫,将其放在田间笼罩(120 cm×120 cm×140 cm)烟株上饲养,每个笼放1对,并定期往烟株上补充斜纹夜蛾幼虫,一直饲养到第二年4月,连续观察3年,观察记录各虫态发育情况。
1.2.2 不同温度对红彩真猎蝽发育历期的影响卵发育历期:将产卵 12 h内的卵块,放入直径为12 cm的培养皿中,然后分别置于温度为15、20、25、30、35 ℃,湿度为80%~85%的光照培养箱内,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隔12 h记录卵的孵化情况。
若虫及成虫发育历期:将在同一天内孵化的若虫收集起来,单头接入直径为8 cm的培养皿内,以斜纹夜蛾低龄幼虫喂食,分别置于温度为15、20、25、30、35 ℃,湿度为80%~85%的光照培养箱内,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隔12 h观察记录蜕皮情况。成虫羽化后,将成虫移至80 cm×60 cm×60 cm的养成笼继续饲养,观察记录成虫的发育情况。
试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4],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平均数的极限显著性检验(P<0.05)。
2 结 果
2.1 形态特征
成虫(图1左):成虫体长12.5~14.2 mm,头长2.5~2.8 mm,头宽1.11~1.25 mm,腹部宽3.6~4.8 mm,体重48~62 mg;触角4节,均为黑色,第1、4节等长,约等于第2、3节长度之和;喙为黑色,第1节达复眼的前缘;复眼黑色;头部背面于复眼后部有三角形黑色斑纹,单眼两个着生于黑斑内;前胸背板分成前、后叶,前胸背板长3.0 mm左右,前叶短于后叶,前叶前缘角成锥形突出,后叶前半部黑色,后半部红色;小盾片基部黑色;前翅膜质区黑褐色;前、中、后足均为黑色,各腿节内,外侧间有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腹部红色,2~7节腹面各节两侧有白色椭圆斑1个,各斑之间相连处为黑色;雌虫体型较雄虫大,雄虫生殖节后缘中央呈舌状突起。
卵(图 1右):多产于烟叶背面,刚产下时卵块呈浅黄色半透明状,卵粒呈柱形紧密竖立排列成卵块,每个卵块由 25~65粒卵组成,单卵长约1.05 mm,宽约0.34 mm,卵上端有白色的圆形卵盖,后期卵块颜色变红褐色,孵化时,若虫刺破卵盖而出。
图1 红彩真猎蝽成虫和卵块形态特征Fig.1 Adult and eggs of Harpactor fuscipes.
一龄若虫(图2):刚孵化时,虫体颜色半透明或浅黄色,体长约1.5~1.9 mm,头宽约0.25 mm,体最宽处约0.95 mm,头部和中间部位较窄,尾部稍大,腹部末端背部及足为暗褐色,头胸及腹中部和口器为淡红色。
二龄若虫(图2):体长2.5~3.2 mm,体最宽处约1.02 mm,头部和中间部位较窄,尾部较宽大,腹部末端背部及足为暗褐色,头胸及腹中部和口器为暗红色。
三龄若虫(图2):体长4.1~5.6 mm,体最宽处约2.15 mm,腹部较宽大,开始出现翅芽。
四龄若虫(图2):体长6.5~8.1 mm,体最宽处约2.25 mm,有翅芽,但中胸芽不超过后胸末端。
五龄若虫(图2):体长8.5~10.9 mm,体最宽处约2.55 mm,翅芽比4龄的更长更大,中胸翅芽已显著过后胸末端。
图2 红彩真猎蝽若虫形态特征Fig.2 Nymphal instars of Harpactor fuscipes.
2.2 生活史
根据室外笼养观察结果,掌握了红彩真猎蝽的年生活史(表1),由表1可知,红彩真猎蝽在广东南雄1年发生2代,成虫从11月中下旬开始越冬到次年 3月上中旬,3月中下旬可见第一代卵,4月上旬见第一代若虫,5月下旬见第一代成虫。7月中下旬可见第二代卵,9月下旬见第二代成虫,11月份后成虫进入滞育越冬期;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气温回升,越冬成虫开始活动。
表1 红彩真猎蝽年生活史Table1 Life history of H.fuscipes.
2.3 生活习性
成虫:成虫羽化后,可以作一定距离的飞翔迁移。觅食时通过不断舞动触角进行猎物的搜寻,发现猎物后,成虫捕食时喙向前伸,选择合适的位置把喙刺入虫体吸食猎物的体液,通常会用第1和第2对足紧紧抓住猎物,第3对足跟随猎物的挣扎而移动;成虫羽化10 d后,开始进行交尾,交尾在白天和夜晚均可进行,交尾时间通常维持在5~12 h;交尾后48 h即可产卵,产卵时先产下1粒卵,然后再紧挨着第1粒卵继续产卵,初产卵粒淡黄色,渐变成暗红色,一个卵块常具25~65粒卵组成;每头雌虫一生可以产 2~4次卵,累计产卵量为 52~256粒左右。
若虫:初孵若虫具有群集性,活动力很强,1龄若虫必须捕食猎物后才能蜕皮,能捕食低龄斜纹夜蛾、烟青虫和烟蚜等害虫,蜕皮后开始分散独立活动,2龄若虫在饥饿条件下会出现互相残杀现象;在不供给食物的情况下,低龄若虫通常可以耐饥存活3~7 d。若虫的捕食量随着虫龄增大也明显增加,1龄若虫一天可以捕食1~2头若蚜,2龄若虫可以捕食2~5头若蚜或1~2头低龄斜纹夜蛾幼虫,5龄若虫一天可以捕食3~10头若蚜或2~6头低龄斜纹夜蛾幼虫。
2.4 温度对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影响
不同温度对红彩真猎蝽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温度对卵、若虫和成虫的发育均有影响。低温15℃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时间最长,需135 d左右;25 ℃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90 d左右;30 ℃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72 d左右;35 ℃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最短,需67 d左右。在15~35 ℃温度范围内,红彩真猎蝽均能完成生长发育,但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表2 不同温度下红彩真猎蝽各虫态发育历期(平均值±SE)Table2 Effect of temperatures on the developmental durations of H.fuscipes.
3 讨 论
红彩真猎蝽在广东南雄1年可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其中第一代的若虫和成虫发生时间在4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这个时间段刚好覆盖整个烟草大田生长期,可以充分利用其对烟田害虫进行生态控制。红彩真猎蝽的成虫体型较大,体长可达12.5~14.2 mm,腹部宽3.6~4.8 mm,决定了该天敌有能力捕食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等烟田害虫的高龄幼虫,这与田间调查所得结果相一致。
为了合理利用天敌,并确定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以及在生物控制过程中应用这些捕食性天敌的可行性,需要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种群空间动态格局等有相当多的了解。本研究结果发现,温度是影响红彩真猎蝽发育及繁殖的重要因子,其在低温15 ℃和高温35 ℃条件下均能完成生长发育,各虫态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烟田捕食性天敌资源丰富,任广伟等[5]报道了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作用,官宝斌等[6]研究了烟盲蝽对斜纹夜蛾和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对捕食性天敌的研究,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天敌对烟田害虫的生态控制作用。本研究田间的观察结果表明,红彩真猎蝽成虫和若虫的活动能力强,喜食烟田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且对猎物的搜索效率高,捕食量大,是一种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天敌昆虫。
[1]吴钜文,彩万志,侯陶谦.中国烟草昆虫种类及害虫综合治理[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9.
[2]周忠实,陈泽鹏,邓海滨,等.不同干扰因素对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和红彩真猎蝽(Harpactor fuscipes)捕食作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27(8):3341-3347.
[3]邓海滨,王珍,吴文斌,等.红彩真猎蝽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捕食功能反应[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3):107-109.
[4]刘小虎.SPSS12.0 for Windows 在农业试验统计中的应用[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
[5]任广伟,申万鹏,马剑光.异色瓢虫对烟蚜捕食作用的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1998,19(4):15-17.
[6]官宝斌,陈家骅,陈乾锦,等.烟盲蝽对斜纹夜蛾幼虫和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J].中国烟草学报,1999,(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