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疗性触摸”在PICU患儿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2014-05-25汪慧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
关键词:疼痛患儿儿童

汪慧利

(郑州市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3)

“治疗性触摸”在PICU患儿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汪慧利

(郑州市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3)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并运用“治疗性触摸”进行护理干预,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个性化的对PICU住院的儿童、学龄前儿童、婴幼儿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给予“治疗性触摸”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PICU患儿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72 h后婴儿-学步儿童社会和情绪评估量表(ITSEA)、COPPT分值较24 h内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心理威胁,PICU患儿存在哭闹、对环境陌生产生的恐惧、抑郁及疼痛的刺激等各方面心理问题,在救治危重患儿的同时及时给予“治疗性触摸”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患儿与医务人员积极配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治疗性触摸;心理护理;干预

触摸疗法也叫治疗性触摸(therapeutic touch),是美国纽约大学护士学校的多洛斯·克里罗博士首创的[1]。这种方法对患者既能起到安慰作用,又能起到治疗作用,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治疗时,医师或护士通过手的触摸使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产生亲切感,当人得到抚摸后,会下意识地激发体内抑制系统,同时使脑分泌出更多的脑腓肽和内腓素,这是一种类似吗啡的物质,能够缓解疼痛,兴奋人的精神,并通过人体传导系统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从而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疗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重点收治急危重症患儿(不包括新生儿),由于小儿危急症来势猛,变化快,病死率高,而PICU原则上必须取消陪护[2]。患儿由于常和父母隔离,频繁的各种侵袭性操作如:机械通气、吸痰、静脉注射、采血等带来疼痛及不适,饮食睡眠生物钟被打断,大量陌生面孔和仪器的出现,使得入住PICU的患儿较普通病房更加焦虑、恐惧和疼痛,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干扰,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患儿的康复,对疾病和预后的影响不容忽视。患儿由温暖的家来到陌生的无陪病房,已经习惯的环境产生了变化,加之身体的不适,及儿童生长发育的周期性,故应根据不同年龄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本文运用“治疗性触摸”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选择PICU住院患者60例,其中年龄0~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进行护理,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和病情观察。满足患儿的各种需求,

表1 两组患儿心理评估情况比较

②观察组采用每天对患儿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给与他们15 min轻柔触摸,抚摸他们的头部、小手、背部和四肢,能像他们的母亲一样关心他们,成为他们心理上的母亲,这样就能给治疗带来许多方便之处,应具备慈母般的心,在治疗中做到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力争手法稳,准,一次成功,使他们消除对各种操作所带来的疼痛产生的惧怕心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ITSEA、COPPT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儿心理评估情况比较见表1。

3 结 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研究儿科患儿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PICU患儿认知能力及心理特点还很原始,又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只有感知反映,以情绪体验为主。抚触的研究已历时百年,它对人类的影响,尤其在婴儿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和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有得到认同的趋势[3]。PICU护士不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前,要温柔对他们亲切的轻拍、体贴、搂抱和触摸等,这看起来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他们心目中无异于治病的良药,不仅满足患儿皮肤的需要,还具有治疗功能,甚至能起到药物所无法达到的作用。对婴儿期患儿,可多给与抚触,抚触可以促进婴儿睡眠、抚慰疼痛,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和增加体质量、减少哭闹[4],提高免疫力[5];对幼儿期的患儿,在监护过程中可给与抚摸、搂抱,使患儿从心底产生莫大的心理安慰,感受到母爱一样的关怀,由此产生一种安全感,主动与护士亲近,并积极配合治疗。不仅可改善患儿的烦躁情绪,减少哭泣,同时也给患儿带来被爱的满足感。临床实践还证实,采用这种触摸方法能减轻人们因焦虑和紧张引起的疼痛,具有精神安慰作用,有时还能缓和心动过速或心率不齐等症状。“治疗性触摸”在PICU患儿心理护理中使我们做到了体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更科学、更专业地为患儿减轻病痛,使患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1] 江城.神奇的触摸疗法[J].健康博览,1997(9):87.

[2] 杨姮.舒适护理在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护理,2006,12(27):112.

[3] 梁爱民.婴幼儿抚触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1): 143.

[4] 雪丽霜,叶梅艳,杨巧玲,等.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0):728-730.

[5] Ironson G,Filed T,Scafidi F.Massage therapy is associaled with enhancement of the immune system’s capacity[J].Int J Neurosci, 1996,84(1/4):205-207.

R473.72

B

1671-8194(2014)23-0357-02

猜你喜欢

疼痛患儿儿童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