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4-05-25张桂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
关键词:家属小儿肺炎

张桂珍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桂珍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份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肺炎患儿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健康教育;小儿肺炎;应用研究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小儿肺炎的临床发病率也开始逐年上升。小儿肺炎作为小儿呼吸道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主要以冬春季节为多发时间段。患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以及发热等,患儿如果得不到尽早的诊断和治疗,将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以及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影响[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增加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提高治疗工作的效果。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患儿实施分组研究,实验组在常规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份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有102例,女性患儿有98例。年龄范围为3~8岁,平均年龄为5岁。患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气促、咳嗽、肺部干湿性啰音、呼吸困难以及发热等症状,胸片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肺部感染。经过临床诊断,所有患儿均确诊为小儿肺炎。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10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临床上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①一般介绍:患儿在入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向患儿以及患儿家属进行自我介绍,并对主治医师以及相关人员进行说明。同时还需要对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事项进行说明,包括抗感染、平喘、止咳以及祛痰等,从而让患儿以及家属认识和了解其作用和意义,消除患儿的恐惧和紧张心理,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对各项治疗方法以及作用进行解释,并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加强与患儿和家属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患儿以及家属对治疗工作的信心[2]。②家属健康教育:对患儿家属说明护理工作的相关事宜和要点,对家属存在的疑惑和问题进行说明和解释,并鼓励患儿积极配合围手术期工作,提高护理工作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和质量。③心理护理:疾病会给患儿带来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患儿一般表现为紧张、不安以及恐惧等,出现焦虑和沉默现象。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与患儿以及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对患儿的病情以及疾病的知识进行讲解,从而降低患儿以及家属的心理负担,缓解患儿不安的情绪。治疗护理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关仪器和设备进行说明,同时嘱咐患儿家属多给予患儿鼓励,提高患儿的安全感。④饮食指导:患儿的饮食需要遵循营养丰富以及全面的原则,从而实现食物的合理搭配,饮食护理过程中还需要依据患儿的口味对食谱进行制定。患儿 因自身胃肠功能较差,因此严禁选择具有刺激性以及辛辣生冷的食物。一些患儿因喜爱零食,因此饮食上存在明显的厌食、挑食以及偏食情况。可见,饮食上需要注重食物的新鲜、刺激性小、消化性好以及干净卫生,防止患儿的胃肠道受到刺激,避免病菌进入机体,导致二次感染,之后还需要对患儿的零食进行控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奖励策略,比如告诉患儿吃一碗饭可以奖励一次零食等,循序渐进,从而使患儿的零食得到控制。最后还可以尽可能改善食物的口味,从而增加患儿的食欲。食物不可以过于精细,要注重粗纤维食物以及粗粮的搭配,并对患儿说明营养的重要性,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自觉性[3]。⑤运动指导:儿童的运动量与环境因素存在联系,这是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电子娱乐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儿童自愿呆在室内。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儿童室内游戏时间的管理,并鼓励儿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一般儿童的运动不需要以锻炼为目的,而是通过室外活动让儿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增加儿童与其余儿童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儿童的机体得到锻炼,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家属也需要加强对儿童的体育活动指导,从而促进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使儿童更好的成长。⑥预防指导:对于患儿以及患儿家属,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预防指导。例如告知儿童在日常生活应该做什么事情和不该做什么事情,从而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饭前便后要加强双手的清洁,防止机体受到感染。在疾病的高发季节,需要限制患儿的外出活动,并对衣服进行合理的加减等。需要告知患儿家属儿童肺炎诱发因素以及疾病的临床症状,家属还需要加强对儿童衣食住行的管理和安排,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家庭卫生的重视。并告知患儿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从而使诱发因素减少,使患儿的保健意识得到提高。⑦随访调查:患儿在出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进行探访,并对患儿出院后的情况进行了解,包括临床症状、疾病体征以及并发症情况等。同时与患儿和患儿家属交流和沟通,了解患儿和患儿家属对此次护理工作的看法,记录相关的意见,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完善[4]。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包括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其中满意度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统计,满意度级别包括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

2 结 果

两组患儿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可见,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健康教育是一门通过研究分析并进行普及宣传的技术,通过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讲解,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降低人们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对预防疾病有一定的作用,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小儿肺炎的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护理人员要认识到患儿在护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人性化地提供有效任务。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自身的健康教育意识决定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好坏,护理人员的自身语言沟通技巧和气质吸引力也决定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健康教育意识和沟通水平,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气质魅力,从而让手术能够顺利进行,让患儿能够更快地康复。另外,患儿在治疗期间,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心理上难免产生孤独感,因此护理人员在平时需要加强与患儿的交流和沟通,可以以日常生活为话题,使患儿从疾病的不安中转移情绪。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患儿的言语分析和脸色观察,从而了解患儿心理情况。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一方面体现在宣教内容的合理性上,一方面则体现在实施方法上,因不同患儿的个体差异,健康教育的工作在实施上也会出现无法落实的情况。因此在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对宣教方案进行规划,并充分发挥家长的重要性,在家长的影响下逐渐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率。

此次临床研究中,实验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采用健康教育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1] 杨勇.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危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498-1450.

[2] 王嵘娟.对小儿肺炎护理措施的探索与体会[J].医学信息,2010, 23(11):4058-4059.

[3] 唐月嫦.小儿肺炎的健康宣教[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 127-128.

[4] 徐秀云.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2,2(25):201-203.

R473.72

B

1671-8194(2014)23-0334-02

猜你喜欢

家属小儿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儿涵之三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